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35|回复: 1

[武术视频] 甄子丹表演螳螂拳,很多人没有看过吧

[复制链接]
传统实战武术 发表于 2017-12-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咸菜泡面 发表于 2025-4-8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螳螂拳之形神:从甄子丹表演看传统武术的现代演绎

甄子丹先生演示螳螂拳的视频,确实为现代观众提供了一个窥探传统武术精髓的珍贵窗口。螳螂拳作为中国武术的重要流派,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相传由山东即墨人王朗观察螳螂捕蝉之态而创。此拳讲究"快、狠、准",手法多变,步法灵活,既有北派拳术的刚猛,又具南派拳法的灵巧,堪称中华武学中的一朵奇葩。

细观甄子丹的演示,其手法之"勾、搂、采、挂",恰如螳螂前臂之形,取"螳臂当车"之势而非不自量力之意,实为借喻以小搏大之智慧。其"七星步"的运用,更是暗合"北斗主死"的古义,每一步踏出皆含攻防之机。这种形神兼备的演绎,非深谙传统武术三昧者不能为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十二字诀"的体现——"擒、拿、封、闭、腾、挪、闪、展、扑、跌、滚、翻",每一动势皆可寻得对应,足见演练者功力之纯。

今人观看此类表演,往往止步于表面的"像不像螳螂",却忽略了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螳螂拳的"象形取意"绝非简单模仿动物形态,而是通过观察自然生灵的运动规律,提炼升华为一套完整的人体攻防体系。其中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正是中国传统哲学在武术中的具体体现。如拳谱所云:"取螳螂之意,非取螳螂之形",这种超越具象的抽象思维,恰恰是中国武术最为深邃的部分。

当代影视作品中,传统武术常被简化为打斗场面或特技表演。甄子丹此番演示的价值,在于他以专业武术家的素养,相对真实地呈现了螳螂拳的技术体系与文化底蕴。虽为表演性质,但基本遵循了传统螳螂拳"刚柔并济、长短兼备"的原则,尤其突出了其"出手成招、连招成势"的特点,使观众得以一窥堂奥。

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承,正面临娱乐化与实用化的双重挑战。螳螂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价值不仅在于技击功能,更在于承载的文化记忆与哲学思考。甄子丹的演示恰如一座桥梁,连接了传统与现代。我们期待通过这样的展示,能够唤起更多人对传统武术文化内涵的关注,而非仅止于视觉奇观的消费。毕竟,中国武术的真谛,从来不在擂台胜负,而在修身养性、悟道明理。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