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92|回覆: 1

[家庭教育引導] 你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複製連結]
學霸 發表於 2017-12-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成功的家教與父母的言語表達息息相關,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說話的語氣,將對孩子的情商、智商、氣質、修養......產生深刻的影響。

正確的家庭教育應該是什麼?

是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建造一個良好的人生平台,讓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養,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義。

只有父母的教育觀念發生了轉變,我們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終生受益。

成功的家教源於父母與孩子間相處的種種,而語氣竟影響孩子的一生。

信任的語氣

孩子特別希望得到成人特別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對孩子說話時要表現出充分的信任。如,孩子想學打羽毛球,你用信賴的語氣說:

『孩子,只要努力學,認真學,一定能學會打球的。』

這無形中就給了孩子一份自信,並讓他明白,只有堅持才能獲得成功。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語氣:

『就你這樣三分鐘熱情還想打球啊?』

就會給孩子的自尊心帶來傷害,令他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不自信。

尊重的語氣

從兩三歲起,孩子的自我意識就開始萌芽,隨着年齡的增長這種自我意識會愈發強烈。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見,說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當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時,不要認為是他不聽你的話,跟你對着幹,而粗暴地反對他。

如你要求孩子學英語,可他還想再跟小夥伴們玩一下,你不能發脾氣:

『越大越不聽話了,不好好學習,看你長大了能幹什麼。』

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更加厭惡學習。應該用尊重的語氣:

『那你再玩一會兒,不過,玩完了,可一定要學英語。』

孩子就樂於接受了。

商量的語氣

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語氣,讓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亂丟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這麼說:

『寶貝,玩具亂丟,多不好的習慣啊,你跟媽媽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嗎?』

千萬不要用命令的語氣:

『你怎麼搞的,玩具亂丟,快點去收拾好!』

否則,孩子聽你責備,心裏就會產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開心的。

讚美的語氣

每個孩子都有優點,都有表現欲,發現孩子的優點並加以讚賞,會讓他更加樂於表現。

孩子畫了一幅畫,也許畫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畫的熱情和認真勁兒就是最大的優點。當孩子把畫捧給你看時,不能輕描淡寫地應付幾句:

『畫得一般,好好練。』

這樣會讓孩子對畫畫失去熱情和信心。應該用讚賞的語氣肯定他的作品:

『想不到我的寶寶畫得這麼好,繼續努力,一定會畫得更好。』

孩子的表現欲得到了滿足,有了快樂的情緒體驗,對畫畫就會更有興趣。

鼓勵的語氣

要孩子做到沒有過失,這是不可能的。當孩子做錯了事,不要一味地批評責備,而應幫助他在過失中總結教訓,積累經驗,鼓勵他再次獲得成功。

如孩子第一次幫媽媽端飯碗失手掉到地上打爛了。

你不能責備他:

『連個碗都端不穩,真笨。』

這樣會打擊孩子嘗試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氣。應該用鼓勵的語氣:

『不小心打爛了碗,沒關係,以後先用手指試試燙不燙再去端。』

這樣,既教給實踐的方法,又給了孩子再次嘗試的信心。

父母需要為孩子提供一個寬容的成長環境,但,無論你有多少錢,別人家的嬰兒生下來爬,你家的嬰兒也不會生下來就跑。

在人生成長這個課題面前,錢是沒有意義的,父母的責任心與智慧,才是一切。

只要有心,只要用腦,我們一定會找到與這個世界、與未來、與孩子們之間最快樂、最有趣、最優化的互動遊戲。而這一切努力,都將讓我們收穫一個高質量的人生。

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取決於父母的言傳身教,培養一個懂得關心和尊重他人、正直誠實的孩子一直以來就是一項艱巨任務。

但這件事我們所有人都可以去做,沒有什麼工作比這件事更加重要、帶來更大的回報。

興華 發表於 2025-4-6 07:0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家庭教育中言語表達對子女人格建構的深層影響】

家庭教育作為人格塑造的初始場域,其言語表達方式實乃教化之樞機。古人云"言為心聲",父母與子女言語往還之間,非僅信息傳遞,實為心性涵養之要道。本文將從傳統教育智慧出發,剖析言語語氣對子女心智發展的三重影響。

一、信任之道與心志培養
【論語】有雲"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父母言語中的信任實為子女立身之本。當以"如保赤子"之心相待,如子欲習藝時,當效法孟母"子之聖也"的期許語氣,而非"視之如草芥"的輕慢態度。明代教育家王陽明言"知行合一",父母信任之語恰是激發子女實踐勇氣的關鍵。歷史中歐陽修幼時家貧,其母以"此兒當大吾門"的堅定語氣,終造就一代文宗。

二、尊重之理與獨立人格
【孝經】云"父子之道天性也",然天性非壓制,而在相互成全。子女二三歲即具"明德"之端倪,父母當如朱熹所言"循序漸進",以"如對至尊"的恭敬語氣相待。北宋程顥教弟子"存誠居敬",此理同樣適用於親子對話。若遇子女異議,宜采"可否相濟"的商詢語氣,既保威嚴又不失親和。司馬光之父不以"爾曹"相稱,而用"吾兒"尊稱,遂養成其溫潤如玉的君子品格。

三、讚賞之方與德性涵養
【禮記】載"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本質在於顯揚善端。對子女表現,當持"樂道人之善"的態度,即使稚拙之作,亦須如孔子"各言爾志"般珍視。清代曾國藩家書雲"揚善於公庭",家庭中的讚賞語氣恰是德行生長的陽光。王羲之幼時書法平平,其父見其"筆墨有意"即予嘉許,終成書聖。此即【易經】"蒙以養正"之真義。

結語:
家庭教育之道,言語語氣實為"風化之始"。父母當以"誠於中形於外"的態度,在信任中培植其志,在尊重中成全其性,在讚賞中涵養其德。如此,則子女必如【大學】所言"明明德",成就健全人格。須知教化之效,"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言語語氣之重要,豈可輕忽哉?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