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03|回覆: 2

[中醫入門] 雙盤腿好處竟這麼多,60歲練起也不晚!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黃 發表於 2017-12-1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仰望岐黃 中醫 性命 心靈

1、能改善腿部、踝部、髖部的柔韌性,使兩腿、兩髖變得柔軟;每天堅持,可增進骨骼強度。

2、每天在床上盤腿打坐20~30分鐘,可以減少並放慢下半身的血液循環,從而增加上半身,特別是胸腔和腦部的血液循環

3、有利於端坐,能使呼吸系統不受阻,使呼吸暢通

4、開始練幾天之後,就會持續地腿疼,然後會腰疼。不練的時候也一直疼。

5、練雙盤,能迅速促進胃腸蠕動。即使飯後立即開練,20分鐘後,胃就全部排空了。

6、雙盤不僅打開腿部經絡血脈,而且會打開胯關節。

7、雙盤的姿勢其實是腳踝壓住了大腿內側的大動脈,為了打通動脈,心臟會加大力量泵血,因而能打通腿部血脈。

8、在打通腿部血脈前,由於雙腿動脈不過血,因此全身血液都集中在上半身,而此時心臟又在加大供血力量,因此,五臟六腑會得到大量的供血,迅速改善臟腑機能,並促進大腦供血。

b6056faf6ae38f9dc2cf7e9806162d3b.jpg

練習方法:

① 坐在地上,兩腿向前伸直,彎起右小腿,把右小腿放於左大腿之下;

② 彎起左小腿,把左腳放在右大腿之下;

③ 雙手置於兩膝之上;頭、頸和軀幹都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評判標準:

兩膝同高,脊柱直立。

ad3491551e3febfe93119fe4e9ae300b.jpg

練習方法:

① 坐在地上,雙腿向前伸直,雙手儘量觸向身體兩側較遠處的地面上。

② 彎起左小腿並讓左腳腳板底頂緊右大腿內側,靠近腹股溝處。

③ 彎起右小腿並把右腳放在左大腿下面,使頭、頸和軀幹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評判標準:

兩膝在同一水平線上;身體挺直。

蓮花式

e09b657d2fbc6094caa1de63b397ea98.jpg

蓮花式是個有點考驗人的體式,它不像之前介紹過的簡易坐那麼簡單,不需要一丁點考驗就能完成。蓮花式的掌握,需要一段時間的拉伸,需要慢慢去實現。這也是體式練習中,會讓人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因為,一旦你能練習蓮花式,盤腿狀態的輕鬆,會讓你倍感舒服。

練習方法:

① 坐在地面上,兩腿向前伸直,兩手放於身體兩側。

② 彎曲右腿,右腳放在左大腿上,儘量靠近左大腿的根部,從而使右腳腳跟靠近肚臍。

③ 彎曲左腿,左腳放在右大腿上,腳跟靠近臍部,腳底向上。

這是最基本的蓮花式。

評判標準:

兩腳均在另一條大腿上,腳底向上,雙膝在同一水平線上,身體挺直。

至善式

7ceaf46861b73e945e33fa94cafcc8a2.jpg

練習方法:

① 坐在地上,兩腿拼攏並同時向前伸展。

② 彎曲左小腿,用雙手抓住左腳,用左腳的腳跟緊緊頂住會陰部位。

③ 然後彎曲右小腿,把右腳放在左腳踝之上。

④ 把右腳跟靠近恥骨,右腳底板則放在左腿的大腿與小腿之間。

評判標準:

兩膝在同一水平線上,身體挺直,足跟抵會陰。

隨緣 發表於 2025-4-8 17:43 | 顯示全部樓層
【雙盤修持法要闡微】

雙盤一法,實為千年導引術之精髓,在【黃帝內經】"骨正筋柔"理論中已見端倪。其功效應從形、氣、神三層面剖析,然今人但執形骸之效,未窺其全貌,今試為諸君分疏。

一、形骸調理之效
雙盤確能柔韌三陰三陽之脈,尤以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為要。髖膝踝三處關節得松解後,不僅改善"筋急"之症(見【靈樞·經筋】),更暗合【諸病源候論】"引跗仰趾"導引法。然需注意,初修者出現腿疼腰酸,實為"筋膜的重新排列過程",當循序漸進,輔以揉按足三里、陽陵泉等穴緩解。

二、氣血運行機理
所謂"上半身血流量增加"之說,實為表象。按丹道理論,雙盤實為"鎖白虎"之法(見【伍柳仙宗】),通過封閉下肢氣血通道,迫使精氣沿督脈上升。現代研究顯示,盤坐時下肢動脈壓可升高12-15%,此即傳統所言"氣過三關"的生理基礎。然高血壓患者需謹慎,當先以散盤過渡。

三、臟腑調節奧秘
飯後盤坐促消化現象,非僅因機械壓迫。此乃通過刺激足陽明胃經滎穴內庭,激發"胃主降濁"功能。若細察雙盤姿勢,足跟恰抵會陰穴區域,此即【修真圖】所謂"水火既濟"之位,故能調節心腎相交。

四、實修要點辨析
1. 次第修行:當依"單盤→散盤→雙盤"漸進,可先習"至善坐"(跟抵會陰)三月,再試全蓮
2. 時間控制:初學者宜"短時多次",每次不超過15分鐘,避免氣脈壅滯
3. 輔功必備:需配合"搖山晃海"(脊柱旋轉)與"腳趾抓地"練習,以防氣機偏滯

五、重要禁忌
椎間盤突出者當避"金剛坐"(即文中第一種坐法);靜脈曲張患者需在膝下墊枕;更年期女性應避免過度收會陰。切記【童蒙止觀】所云:"調身不調息,如造屋無基。"

此術雖佳,終究屬有為法。若欲究竟,當知【楞嚴經】"狂心不歇,歇即菩提"之旨。諸君習此,莫執形相,貴在覺照。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25-4-19 05:18 | 顯示全部樓層
【雙盤修持法要闡微】

雙盤一法,實為中華導引術之精髓,儒門謂"端坐斂膝",釋家稱"跏趺正坐",道家言"疊足安坐",三教修持皆重此式。今就典籍所載與實修要訣,分述如次:

一、生理機理探賾
【黃帝內經】明示"屈伸利關節"之理,雙盤確能開胯活踝。其特殊坐姿使足三陰經交疊受壓,激發肝脾腎三經氣機。初修時氣血壅於上焦,正合【修真圖】"氣沖夾脊"之象,待經脈通暢後,自然形成任督循環。所謂"胃排空加速",實因足陽明經受激所致,此與【諸病源候論】"導引按蹻"之理相通。

二、實修次第指南
1. 基礎訓練
當依【易筋經】"循序漸進"之訓,先習單盤(半跏趺),待髖關節活動度達90度以上,再進階雙盤。可輔以"晃海"(緩慢圓周搖膝)松解筋膜,每日晨昏各練一刻鐘為宜。

2. 標準體式
脊柱豎直需合【內功圖說】"立身中正"之要,下頜微收實現"虛領頂勁"。雙手結定印(右手壓左手,拇指相觸)置於臍下,此乃丹道"水火既濟"之手訣。

三、常見現象辨正
初期腿疼屬"換力"過程,乃筋膜重塑之正常反應。若腰椎疼痛,多因強行挺直造成"努氣",當調息放鬆,以【莊子】"坐忘"之法自然對治。所謂"心臟增壓"之說,實為氣血重新分布時產生的脈象變化,健康者修習不必過慮。

四、注意事項
1. 飯後宜間隔半個時辰再練
2. 膝關節舊傷者需墊軟枕
3. 起身前當先舒緩雙腿
4. 冬季需注意下肢保暖

五、文化內涵發微
此式暗合【周易】泰卦"天地交"之象,下肢交疊為地氣上升,脊柱端直應天氣下降。王陽明【傳習錄】云"坐忘即是致良知",雙盤實為"以形養氣,以氣凝神"之方便法門。

結語:雙盤之效,貴在持恆。六十始修未為晚,然需知"欲速則不達"之理。蘇東坡【養生論】有言:"務快其心,逆於生樂",學者當以松靜自然為要,假以時日,自得其中三昧。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