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46|回覆: 0

[何新西方偽史考] 何新讀世界史札記· 國人一直不理解的猶太、以色列與錫安...

[複製連結]
何新 發表於 2017-12-1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何新讀世界史札記:

國人一直不理解的猶太、以色列與錫安主義運動

(2013-04-20)

  中國精英受困於意識形態,對真實的西方歷史多有誤解,尤其關於猶太問題、以色列復國問題和西方宗教問題長期弄不清楚。因此中國精英難以理解共濟會的存在和作用。許多問題需要正本清源地從頭研究和思考。

【來自神話傳說的古代以色列】

  以色列的歷史不是真實的歷史。

  以色列最初僅是聖經中的一個部族而非國名,可查考的最早傳說,西方認爲出現在公元前1200年。

  聖經中許多記述是來自傳說和神話,並非信史。實際上關於大衛王、所羅門的傳說都非有據可考的信史,而只是聖經舊約中的故事。

  但是,猶太人把傳說現實化。他們認爲自己是聖經傳說中以色列民——希伯來人的後裔——?但是否確實,這是有待考證的問題。在過去上千年的歷史中,猶太人一直視中東的巴勒斯坦——以色列地——即聖經中的迦南地,爲猶太民族的故土和精神生活的核心,稱之爲『聖地』或『應許之地』。

7e0fabe71a870a45408e28f5054c3340.jpg

  迦南地,也叫迦南美地。這裡古代居住的先是本土的迦南人--埃及人。後來遷入外來的希伯來人。

  據西方史學認爲,古希伯來人是閃族語系的一支,他們最早來自美索不達米亞,因爲據聖經記載,希伯來人的先祖亞伯拉罕家族起源於蘇美爾。

  據聖經,希伯來人認爲自己是亞伯拉罕的後代,據說亞伯拉罕得到上帝耶和華的指示,大致在公元前1900年至1500年之間,他們逐漸由美索不達米亞的烏爾遷入地中海東岸叫做『迦南』(Canaan)的地區。

  迦南的希伯來語言意思是海邊低地--這塊低地大致相當於今日以色列、西岸(約旦河)和加沙,加上臨近的黎巴嫩和敘利亞的臨海部分。據聖經記載,這是一塊『流著奶和蜜』的土地。迦南原來的居民稱這批從東邊越河過來的人爲『希伯來』--意即『渡河(約旦河)者』。

  渡過河的希伯來人與未渡河的閃族人屬於同一血緣,都是亞伯拉罕的子孫。留下的人就是後來的阿拉伯人。而渡過河的希伯來人就是猶太人的先祖希伯來人。

  迦南原有土著居民,曾經是在埃及治下。後來腓力斯人(即巴勒斯人)先於希伯來人進入地中海沿岸,控制了加沙到雅法的海岸線,把他們占領的地方叫做『巴勒斯坦』,意爲『腓力斯人之地』。因此,巴勒斯坦乃是這個地區的古名。

  但猶太教正統派不接受巴勒斯坦這個詞,認爲它是『反猶太名詞』。希伯來人進入低地後稱這個地區爲迦南美地,在這裡建立以色列王國,把這裡的耶路撒冷作爲猶太教的聖地。傳說中的大衛王的繼承人所羅門在這裡建立第一聖殿--所羅門聖殿,作爲祭祀上帝耶和華的神廟。

  [第一聖殿又稱所羅門聖殿,聖殿長約30米,寬約10米,高約15米。聖殿落成後,隨即成爲敬奉上帝耶和華的崇拜場所,也成了以色列人民族的象徵。]

  猶太教的傳說,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王國摧毀耶路撒冷,燒毀聖殿。公元前539年,波斯帝國推翻了新巴比倫王國。波斯王居魯士大帝頒旨,讓猶太人在公元前537年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第二座聖殿於公元前515年完工。公元前37年,聖殿由以色列的大希律王擴建。

  公元70年,羅馬帝國提多將軍率軍圍攻耶路撒冷,聖殿再度被焚毀,僅留下西邊一道圍牆(即耶路撒冷的哭牆)。焚毀第二聖殿後,羅馬帝國在以色列的聖殿遺址上蓋了一座羅馬的太陽神朱彼特之神廟,將猶太省改名爲敘利亞-巴勒斯坦。

  公元637年,伊斯蘭教的阿拉伯帝國興起,占領巴勒斯坦後,在聖殿遺址上興建奧瑪清真寺,在毗鄰處興建阿克薩清真寺。

  因此,耶路撒冷成爲不同宗教認同的共同聖地。

【猶太人的流散】

  羅馬人進入迦南--耶路撒冷後驅逐希伯來--猶太人,希伯來--猶太人從此逃散四方。公元1世紀以後猶太人和迦南--耶路撒冷基本不再有任何聯繫。

  但是,以色列一直在猶太教中具有特別的含義,包括所羅門聖殿遺蹟和相關的宗教禮儀,猶太教徒認爲自己是聖殿、約櫃和聖杯的守護者。猶太人相信,在公元前1200年開始,一系列的猶太王朝在以色列這一地區存在了1000年以上。猶太教最重要的兩本經籍【密西拿】和【塔木德】經也是在這裡寫成。因此以色列-耶路撒冷被猶太人認作故鄉和聖地。

  公元638年,穆斯林從東羅馬帝國奪取了該地區的控制權,之後數個穆斯林君主統治這個地區;包括了倭馬亞王朝、阿拔斯王朝,以及花剌子模和蒙古帝國,在1260年至1516年間由馬木魯克統治,接著在1517年成爲奧斯曼帝國一個省份。

【錫安主義】

  錫安是以色列的聖山之名。錫安主義就是捍衛猶太教和回歸聖地的極端主義猶太教。

  流亡海外的猶太人一直試圖返回以色列。18世紀便有數波小型的回歸潮,從數百到上千人不等。在1878年,巴勒斯坦的佩塔提克瓦出現了第一個大型的猶太人農場殖民區。

  第一次大規模的回歸浪潮則始於1881年,散居在世界其他地區的猶太人開始回流到巴勒斯坦,即古猶太國之地。

  猶太人從奧斯曼帝國和阿拉伯人手中購買土地並且定居。隨著猶太居民的增多,他們與阿拉伯人之間的關係也日趨緊張。

  1896年,維也納記者和劇作家西奧多·赫茨爾正式發起錫安主義運動(又稱『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號召全世界猶太人回歸故土,恢復本民族的生活方式。

  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爾,他召集了第一屆『世界錫安主義大會』,大會決議建立『一個得到公眾承認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園(或國家)』。『猶太國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開發公司』等相應機構成立,幫助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

  錫安主義運動的發展推動了第二次回歸浪潮(1904-1914年),約有四萬名猶太人返回定居。1917年,羅斯切爾德家族授意英國外長貝爾福發表【貝爾福宣言】:『英王陛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家園(Jewish national home),並將盡最大努力促其實現』。

  1920年,國際聯盟委託英國管轄巴勒斯坦。1922年英國將託管地劃分爲兩部分:東部(現約旦)爲阿拉伯人居住地,西部爲猶太居民區。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猶太人掀起了第三和第四次回歸浪潮。在1929年爆發的一場巴勒斯坦暴動中,阿拉伯人殺死了133名猶太人。接著在1936年-1939年又有數場暴動發生。對此英國在1939年頒布了一份白皮書,規定39年後的5年內猶太人可再移民75,000人,此後不再接受猶太移民。這份白皮書被許多猶太人和錫安主義者視爲是對猶太人的背叛,並且認爲那違背了貝爾福宣言。阿拉伯人也並沒有就此平息,他們希望完全停止猶太人的移民。

  1933年,納粹黨在德國執政,掀起第五次猶太人回歸浪潮。1940年,猶太人已占當地居民總數的30%。後來在歐洲發生的猶太人最終解決方案,進一步推動了猶太人回歸。1944至1948年之間,約20萬猶太人通過各種途徑輾轉來到巴勒斯坦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移民建立了新以色列,即現代的以色列。

  (本文2013年4月20日刊於何新網易博客)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