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納托利亞(黃色區域),與希臘半島並無關係
[註:安納托利亞(Anatolia),又名小亞細亞或西亞美尼亞,是亞洲西南部的一個半島,位於黑海和地中海之間。其地處亞洲最西端之半島,北臨黑海,南濱地中海,西邊瀕臨愛琴海。東界是前托羅斯山脈。西部山地有河谷通愛琴海沿岸平原。東部與亞美尼亞高原、伊朗高原相接。東南隅與兩河平原相接。大體上相當於土耳其的亞洲部分,絕大部分爲山地環繞的高原,故又稱安納托利亞高原。愛琴海島嶼及希臘半島上的古文明,多來源於此地。]
爲了把希臘半島人(主要是雅典人)與這個地區聯繫起來,近代西方歷史學家乃虛構了一個關於『大希臘殖民地』的歷史神話。這個神話主要依據是荷馬的神話史詩。但是荷馬並非希臘半島人。據西方的研究,他們自己也承認,荷馬真確身份和年代均不明,未必是一個存在的真人。荷馬史詩作品使用的語言主要可能是安納托利亞方言而不是希臘語言,描寫的事件原型主要也並非發生在希臘地區。
希臘半島多爲山地,土地貧瘠,人口稀少,經濟、交通及文化均極其落後(至今依然)。根本沒有發育出偉大歷史文明的資源和條件。
實際上,古代時期的希臘半島上僅僅存在一些人口很少(約2—3萬人)、規模很小的城邦。其中較著名的城邦爲雅典和斯巴達。
公元前4世紀(前340年前後,中國的戰國時代)巴爾幹半島上(後來的南斯拉夫地區)的一個城邦馬其頓王國(一個專制制度的巴爾幹強國)強大起來。在傳說的亞歷山大三世的領導下,馬其頓王國征服了巴爾幹包括希臘半島地區,後來跨海戰勝了波斯帝國,隨後席捲『赫倫尼克』——小亞細亞、埃及、中東和中亞地區。這就是近代西方史家所謂的『希臘化』運動。
但是馬其頓人與希臘人不是相同的種族和民族,亞歷山大和他的老師亞里斯多德都不是希臘人。亞歷山大的帝國化運動其實與希臘或雅典無關,實際是野心勃勃的幾代馬其頓王試圖統一亞歐接合部的這片『赫倫尼克』地區的嘗試。
公元前168年希臘半島和巴爾幹地區被羅馬共和國征服,成爲羅馬帝國的一個省。公元5世紀前後(中國的東晉南北朝時期),羅馬聯邦在匈奴和日耳曼蠻族打擊下,分裂成東方、西方兩部分。
西羅馬帝國被來自亞洲草原地區的匈奴人滅亡。以歐亞接合部的君士坦丁堡城爲中心建立了第二羅馬即東羅馬帝國,希臘半島也曾在其統治下。但是,東羅馬帝國的主要統治區域在亞洲部分(包括安納托利亞,包括後來的東土耳其和敘利亞區域),實際主要是一個亞洲國家。
東羅馬帝國在幾個世紀中抵禦了來自東西兩方的攻擊。但是1204年發生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威尼斯共濟會(康西奇里奧秘密會)僱傭的法國和義大利、日耳曼騎士攻陷了君士坦丁堡。
十字軍騎士撤退後,15世紀突厥——土耳其人占領君士坦丁堡,後來也征服了整個希臘半島,建立了土耳其的奧斯曼帝國。
在15世紀東羅馬帝國滅亡後,17世紀德國歷史學家乃使用一個來自荷馬神話的偽托的希臘名詞『拜占庭』,將東羅馬帝國改名爲『拜占庭帝國』。由於西方史學意識形態對於世界歷史學術的強勢影響,謊言被構築爲歷史——『拜占庭』這個歷史上並未出現過、也未被使用過的假造帝國名詞,現在已成爲各國歷史書中的一個通用名詞。而歐洲人製造這個假名詞,主要是爲了淡化東羅馬帝國所具有的強烈的東方和亞洲色彩,也是爲了掩蓋亞洲的東羅馬帝國對於歐洲文明的深刻影響。
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一直持續到1821年。在國際共濟會和英國人的鼓動支持下,希臘人在歷史上第一次開始謀求政治獨立。1828年希臘獨立戰爭結束,1833年在英國幫助下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希臘君主政權。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希臘被軸心國占領。
二戰後,希臘經歷了一次內戰。1949年內戰結束後的希臘宣布加入北約組織。1967年4月21日希臘軍人發動政變,之後宣布廢黜國王。
軍人政權在1974年垮台,希臘共和國在1975年建立。
1981年希臘正式加入歐洲共同體(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