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24|回復: 1

[家庭教育方法] 『佛系』家长的执念·出不出息不着急,你得快乐

[複製鏈接]
学霸 發表於 2017-12-1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相比起拼了老命要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

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

牺牲个人时间陪孩子学习特长,

甚至要求孩子要掌握多国语言,

还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

虎系爸妈

佛系爸妈堪称家长界的一股清流。

不气,不怒,不揍。

一切孩子带来的烦恼,皆是虚妄。

种种压力,过眼云烟。

成绩名次,不过梦幻泡影。

调皮任性,菩提静静吃瓜。

自在散养,欢喜圆如。

随缘带孩,善哉善哉。

佛系爸妈一般会这样说:

『成绩看淡,名次看淡。』

『算了算了,尽力就好。』

『家庭作业讲了半个小时也不会。』

『阿弥陀佛,让老师讲吧。』

『吃饭不认真吃一直心不在焉?』

『不吃拉倒,我先把碗洗了。』

-1-

关于『抢跑』

一个剧场,大家都在看戏,每个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员的演出。忽然,有个观众站起来看戏,周围人劝他坐下,他置若罔闻,求助于剧场管理员,剧场管理员却不在岗位。于是周围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最后,大家都站起来看戏了。

区别在哪里?先站起来看戏的人在短时间内能看得更清楚,等大家都站起来了,所有人看的效果和原来几乎相同了。只是所有人都站着看戏,所有人都更累了。

佛系家长也会看戏,只是孩子确实喜欢了就继续看,孩子确实排斥了就结束,一家人回家看电视,其乐融融,不也是种快乐!

会说话就去学唱歌,会走路就去学跳舞,手指灵活点了就去学钢琴,幼儿园之前就要学会写自己的名字。面对『赢在起跑线上』这一句话,佛系家长更相信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孩子多学一门兴趣,就是多打开一扇窗。至于『特长加分』、『才艺长脸』,有当然好,没有也无所谓——孩子能尽早找到自己愿意投入时间去琢磨的事情,就值回票价。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又何必抢跑?孩子才艺霸露那是缘,平平淡淡那是命!

佛系家长语录:『有特长是缘,没特长是命。』

-2-

关于补习班

硬啃下来的知识有毒。

市面上只会教孩子套公式、套解法,而不愿花功夫帮孩子从内在理解知识的补习班,不会进入佛系家长的法眼。

哪怕外面大环境的浪潮,逼着越来越多学生放弃理解知识,只要最后能得分就行,佛系家长依然心如止水:明明一分钟就能背下的公式,花足一节课去理解——有时候,慢即是快。

佛系家长语录:『宁可孩子成绩烂,不送他去补习班。』

-3-

关于假期

今天,孩子放假就是换个地方写作业。前阵子微博上有个张爸爸,当家长群里其他群友都列队报告说『XX同学作业写完了』,他歪楼报告『XX同学作业没写完。』

大家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开始发送自家孩子假期出去玩的照片,震得老师出来肃清群规『不可以发与学习无关的内容!』他淡淡地回复:『放假就是玩儿,玩儿也是学习。』

这个爸爸的举动在微博上引起巨大反响,说明很多家长还是很希望假期孩子的弦能松一松,只不过,以和为贵的『佛系家长』,不会这样正面开炮,他们只会在孩子作业实在写不完的时候,默默让孩子上床睡觉,并给老师发一条私信,『孩子已经尽力了。』

佛系家长语录:『假期就该撒开玩,别管作业写不完。』

-4-

关于保护

天有多大,佛系家长的心就有多大。

孩子书桌凌乱,孩子自己整理!孩子闹脾气,不肯吃饭?没关系,就让孩子饿一个晚上。孩子喜欢拆电器?拆吧,但要把它组装回去,组装不回去也没关系,就只能拆旧电器。孩子爱玩小刀?没关系,记住刀口不要对向自己和他人的身体,不要对刀施加强力就够了。孩子爱拆电器?拆吧,但只能拆旧电器。孩子爱玩火?可以,室外消防条件达标就行。孩子没有驾照就开车?可以,仅限于私家场所……

佛系家长语录:『对你的疼爱是手放开。』

-5-

关于挫折教育

有考试就有可能不及格;有朋友就有可能被排挤;听讲了就有可能会忘记老师说过的知识点;好不容易组织一次的野餐,有可能因为下雨而取消;畅销的玩具,就有可能卖光……别以为只有大人才会闹心,孩子的生活中也有一大堆不容易的事。能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好就已经『阿弥陀佛』了。

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行——佛系家长不折腾自己,也不折腾孩子——天没亮就得去跑步,有机会就去勤工俭学,假期还找个营地来一次魔鬼训练……佛系家长不会要求孩子做这些,除非孩子自己提出。

佛系家长语录:『人生已经如此艰难,何苦花钱送你吃糠?』

总结:

所谓『佛系』,当然只是一种调侃,但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佛系家长也未必不可取,比如佛系家长的杰出代表林则徐就曾分享过他的佛系教育理念: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中国有句古话叫『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你永远代替不了你的孩子,他也不是你的复制品。

青春期的孩子既『多愁伤感』也『喜怒无常』,独立意识渐渐增强,希望摆脱成人的束缚。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佛系家长的做法,善于放手,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人生,不也有其的科学性!

为什么中国的『巨婴』那么多?因为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走的是被别人规划出来的人生道路,长大后便成了没有主见的人,不能独立的人,这就是『爱之适足以害之』了,想想有时做一回佛系家长,不也是一种智慧吗?

百般唉叹 發表於 2025-4-11 20:5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佛系家教"中的儒道精神辩证》

"佛系家长"现象实为当代教育焦虑中的反向文化自觉,其表象虽借释家话语言说,内里却暗合传统家教智慧中"不争之德"与"因材施教"的辩证。细究之,这种教养方式恰是《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与《道德经》"无为而无不为"的现代演绎。

一、关于"剧场效应"的庄周之辨
所谓"抢跑"焦虑,本质是《齐物论》中"朝三暮四"的现代变体。道家早有"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之诫,佛系家长不随众站起的定力,实为《周易》"艮卦"止欲智慧的体现。然需辨明的是,其"随缘"非放任,而是如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机锋——在苏州园林般的教育空间里,留白处恰是生机所在。

二、补习班现象的格物之思
拒绝"硬啃知识"的态度,与朱熹"读书须是虚心切己"的训诫遥相呼应。王阳明《传习录》云"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佛系家长深谙此理:当补习班将知识异化为应试工具时,其坚守的正是《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的古训。这种"慢教育"看似逆潮,实则是以退为进的教化智慧,犹如书法中的"涩笔",在阻力中见真章。

三、假期哲学的弦歌之雅
张父"作业未完成"的宣言,恰似《世说新语》中"雪夜访戴"的现代注脚。儒家"游于艺"的理想,在当代异化为假期集训时,佛系家长重启了"曾点气象"的教育范式——"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种对生命节律的尊重,暗合《月令》"春诵夏弦"的自然教化观。

结语:
佛系家教的可贵,在于以道家之形载儒家之实。其表面"无为"下,是对《颜氏家训》"夫学者犹种树也"理念的坚守。然需警惕"佛系"沦为怠惰的托辞——真正的教育自觉,当如王夫之所言"即身而道在",在"有为"与"无为"间找到中道。教育的终极境界,终究要回归《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的教化本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