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17|回复: 1

[武术视频] 成龙大哥打出真正的“醉八仙”拳,搞笑中带着霸气!

[复制链接]
传统实战武术 发表于 2017-12-21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梁姑 发表于 2025-4-3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醉拳之"醉":论成龙银幕武学中的虚实相生之道

成龙在《醉拳》系列电影中所演绎的"醉八仙"拳法,绝非简单的武术表演或喜剧桥段,而是深得中国武学虚实相生之三昧的艺术创造。表面观之,其步履蹒跚、身形摇晃,似醉汉般滑稽可笑;细究之下,却是以虚掩实、以柔克刚的上乘武学展现。这种"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的表演艺术,恰是中国传统武术哲学"外示安逸,内实精神"的绝佳诠释。

考诸武术史籍,醉拳实有其源。明代戚继光《纪效新书》已载有"醉八仙"之名,清代武术典籍更详述其招式要诀。然银幕上的醉拳与实战武术终究有别——成龙创造性地将传统武术套路与戏剧表演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银幕武学"体系。他饰演的黄飞鸿醉酒练拳,看似东倒西歪,实则每个动作都暗含攻防转换的机锋。这种表演既保留了武术的实战内核,又通过夸张的肢体语言赋予其喜剧色彩,可谓深得"寓庄于谐"之妙。

细察成龙醉拳表演的节奏把控,尤见功力。他往往以踉跄步法迷惑对手,在对方轻敌松懈之际骤然发力,恰如《孙子兵法》所言"能而示之不能"。那些看似偶然的跌倒、碰巧的闪避,实则是精心设计的战术陷阱。这种表演方式不仅制造喜剧效果,更暗合中国传统武术"后发先至"的战略思想。观众在笑声中,不知不觉已领略到中国武学的智慧精髓。

尤为难得的是,成龙的表演超越了单纯的技巧展示,达到了"神形兼备"的境界。醉酒状态下的武术表演,要求演员同时把握两种矛盾状态——既要表现醉意朦胧的外形特征,又要保持武术动作的精准控制。这种"双重表演"的难度,非深谙戏曲"手眼身法步"要诀者不能为之。成龙早年受训于京剧戏班的经历,使其能够完美驾驭这种高难度的表演艺术。

当代观众透过银幕欣赏成龙醉拳时,获得的不仅是视觉娱乐,更是一次中国传统美学的熏陶。那种似倒非倒、欲进还退的身法,那种虚虚实实、真假难辨的战术,无不体现着中国文化中阴阳相济的哲学智慧。成龙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将这种深奥的武学哲理,转化为普罗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让全球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中华武术的独特魅力。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