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17|回復: 0

[训诂学] 【每日一字】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複製鏈接]
中央纪委监察部 發表於 2017-12-2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心总是缠绵的,温柔的,又是坚韧的,不屈的。缠绵的好像先秦〖越人歌〗中唱: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山上有树,树有枝丫,而我心中喜欢着你,你却什么都不知道。坚韧的好像〖子夜四时歌〗里唱: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我对你的心如同那长青的松柏。

4a67e2f6126bd0cbdddc037d8f178d46.png

  心的甲骨文就像心脏的形状,本义即为心脏。很早的时候,古人认识到心在身体中所处的主导地位,将其看作主宰身体的器官,『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心之役也。』

d4ed7f7e7a58f76b1fbd0ea59fce624e.png

  心,主于中而应于外。心在身体中占主导,但是这种主导并不是孤立的,还是需要外界、外物的刺激和触动。〖礼记〗中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通过心,人对外界的各种刺激、触动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表现自己的所感所思所想。比如音乐,就是人心感于外物而产生的。

  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上,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大学〗讲正心,孟子讲尽心,张载讲大心……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更是直接被称为心学。这是因为,古人认为,思维的器官在心而不在脑。孟子言『心之官则思』,心脏的主要功能便是思维。由此引申,心方才有了心思、思想、精神、意念、性情等等意义,有了思虑、谋划等义。而但凡是从心的字,也都与人的心理、心境、心态、心情、心思有关。翻开〖说文解字〗,思念怀想、恩爱情意、忧愁悲愤……几百个从心的字跃入眼帘,都在心上,都从心起,都带来无边的遐想,从中折射出古人对于心的认识和理解。由此,引发了中国哲学史、思想史对于心的思考、讨论。

c5e63767faa9e07f09a53aac84b44497.png

  在古人看来,心志、情感由内而外的运行源自内心,其发生又离不开与外物的接触,但还是需要个人的修习,人在不断地学习中修炼自己、成就自我,才能拥有坚定的心志、纯正的情感。所以〖大学〗强调心的重要性,说修身在正其心,因为『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心若不在,便无法发挥其他器官的作用,心若不正,修身便无从谈起。

  正心,需要的是一颗善良的心。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之心何以见?就在人心的善念之间,人心之善端便是天地之正理。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根于心,心是道德善性的源泉,人心固有的善要通过尽心、存心、养心来实现,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并说『养心莫过于寡欲』,要将本心妥善安放,好好保护,不被欲望控制,不为利益左右。

  张载说『为天地立心』,这个心,就是人的善良、恻隐、仁德之心,为天地立心,就是通过孔孟之道、先圣之道,为社会建立一个以道德为核心的价值体系,让人们有一颗向善向美的心,为自己的目标和信念而努力。

  王阳明则认为心是性、情的统一,主宰着性情,主张以居敬、穷理的方法来涵养心性,专心致志,深入研究,通过格物,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

d589cbebdbbd85e510e6f3b2568642c1.png

  ……如此种种论述不一,但都是为了正心,为了发掘心中的善、呵护心中的善,为了使人心的本真得以显现、人性的光辉得以彰明。而这样一种具有内在仁义与博大情怀的心,可以与天地并参。

5db4faebe58847b27d8c8fa6d4c38ec8.png

  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民心,就是人民的心声、心愿、心念。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民心一直处于重要地位。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是否安居乐业,人民的心愿是否得以实现,是政治好坏的标准。

6d97a5521472a045facc59bf0d9af4e3.png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清华简中有〖厚父〗篇,其中有一句话:『民心惟本,厥作惟叶。』意思是说民心是政治的根本,民心的向背决定着政权的兴替,而人民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有什么倾向,都是从人民心里生发的,民心决定着人民的趋向和发展。所以为政就要顺应民心、得民心,而要得民心,就要以百姓之心为心,就要把心放在人民身上,倾听人民的心声、心愿,知道人民想些什么、需要什么。心系百姓,心念苍生,心怀天下。

5f11b0ff7b6e2b813acfe76ed638ed86.png

  人之为人,在于人心存高远的理想,愿意为人类社会用心,愿意为天下人民尽心,愿意激发善心、仁心、爱心,永葆赤子之心。人生路漫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施希茜)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