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28|回覆: 0

[訓詁學] 【每日一字】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複製連結]
中央紀委監察部 發表於 2017-12-2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心總是纏綿的,溫柔的,又是堅韌的,不屈的。纏綿的好像先秦【越人歌】中唱: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山上有樹,樹有枝丫,而我心中喜歡著你,你卻什麼都不知道。堅韌的好像【子夜四時歌》裡唱:我心如松柏,君情復何似。我對你的心如同那長青的松柏。

4a67e2f6126bd0cbdddc037d8f178d46.png

  心的甲骨文就像心臟的形狀,本義即爲心臟。很早的時候,古人認識到心在身體中所處的主導地位,將其看作主宰身體的器官,『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心之役也。』

d4ed7f7e7a58f76b1fbd0ea59fce624e.png

  心,主於中而應於外。心在身體中占主導,但是這種主導並不是孤立的,還是需要外界、外物的刺激和觸動。【禮記】中說『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通過心,人對外界的各種刺激、觸動做出相應的反應,從而表現自己的所感所思所想。比如音樂,就是人心感於外物而產生的。

  在中國哲學史、思想史上,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大學】講正心,孟子講盡心,張載講大心……王陽明的哲學思想更是直接被稱爲心學。這是因爲,古人認爲,思維的器官在心而不在腦。孟子言『心之官則思』,心臟的主要功能便是思維。由此引申,心方才有了心思、思想、精神、意念、性情等等意義,有了思慮、謀劃等義。而但凡是從心的字,也都與人的心理、心境、心態、心情、心思有關。翻開【說文解字】,思念懷想、恩愛情意、憂愁悲憤……幾百個從心的字躍入眼帘,都在心上,都從心起,都帶來無邊的遐想,從中折射出古人對於心的認識和理解。由此,引發了中國哲學史、思想史對於心的思考、討論。

c5e63767faa9e07f09a53aac84b44497.png

  在古人看來,心志、情感由內而外的運行源自內心,其發生又離不開與外物的接觸,但還是需要個人的修習,人在不斷地學習中修煉自己、成就自我,才能擁有堅定的心志、純正的情感。所以【大學】強調心的重要性,說修身在正其心,因爲『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心若不在,便無法發揮其他器官的作用,心若不正,修身便無從談起。

  正心,需要的是一顆善良的心。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之心何以見?就在人心的善念之間,人心之善端便是天地之正理。孟子認爲仁義禮智根於心,心是道德善性的源泉,人心固有的善要通過盡心、存心、養心來實現,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並說『養心莫過於寡慾』,要將本心妥善安放,好好保護,不被欲望控制,不爲利益左右。

  張載說『爲天地立心』,這個心,就是人的善良、惻隱、仁德之心,爲天地立心,就是通過孔孟之道、先聖之道,爲社會建立一個以道德爲核心的價值體系,讓人們有一顆向善向美的心,爲自己的目標和信念而努力。

  王陽明則認爲心是性、情的統一,主宰著性情,主張以居敬、窮理的方法來涵養心性,專心致志,深入研究,通過格物,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

d589cbebdbbd85e510e6f3b2568642c1.png

  ……如此種種論述不一,但都是爲了正心,爲了發掘心中的善、呵護心中的善,爲了使人心的本真得以顯現、人性的光輝得以彰明。而這樣一種具有內在仁義與博大情懷的心,可以與天地並參。

5db4faebe58847b27d8c8fa6d4c38ec8.png

  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民心,就是人民的心聲、心願、心念。在中國古代政治思想中,民心一直處於重要地位。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人民是否安居樂業,人民的心願是否得以實現,是政治好壞的標準。

6d97a5521472a045facc59bf0d9af4e3.png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清華簡中有【厚父】篇,其中有一句話:『民心惟本,厥作惟葉。』意思是說民心是政治的根本,民心的向背決定著政權的興替,而人民說什麼話、做什麼事、有什麼傾向,都是從人民心裡生發的,民心決定著人民的趨向和發展。所以爲政就要順應民心、得民心,而要得民心,就要以百姓之心爲心,就要把心放在人民身上,傾聽人民的心聲、心願,知道人民想些什麼、需要什麼。心繫百姓,心念蒼生,心懷天下。

5f11b0ff7b6e2b813acfe76ed638ed86.png

  人之爲人,在於人心存高遠的理想,願意爲人類社會用心,願意爲天下人民盡心,願意激發善心、仁心、愛心,永葆赤子之心。人生路漫長,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施希茜)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