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49|回覆: 1

[書法培訓班] 寫書法,如何找到筆鋒?

[複製鏈接]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7-12-2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什麼是筆鋒?唐人方干 【盧卓山人畫水】詩云:海色未將藍汁染,筆鋒猶傍墨花行。古人常喜歡類比,"鋒"字應該是類比"劍"的鋒,演化成筆鋒,其實,筆鋒就是說毛筆的尖端。

筆毫與筆鋒是一個整體,兩個概念。一支優質毛筆必須具備筆毫、筆鋒兩個要素。筆鋒在毛筆頭中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如書寫過程中用中鋒、側鋒、露鋒折轉自如,按筆提筆不倒鋒,不散鋒等,都是通過筆鋒才能完成的。

將筆頭用手捻開筆尖前部鋒穎區,捏平後在陽光或燈光下映看,有一截較為透明晶瑩的部分,就是筆鋒,也叫鋒穎,簡稱鋒。

在書寫的過程中,筆鋒鋒穎可以"造"出千變萬化的形態,而筆腹只是隨着筆鋒的變化而出現不同的提案變化,細管古人的法帖,可以看到,古人都是用鋒的高手。

蘭亭序"不"字

智永千字文

顏真卿祭侄稿

孫過庭書譜

米芾苕溪帖"會"字

趙孟頫書

由此看來,讓筆尖"跳舞"是看書者控筆能力的重要指標,反觀我們學習書法,很多人只能用"粗疏"來評價,對於筆鋒的反應太頓感了!

下面細細點評下:

這位同學臨聖教字,在起筆、行筆、收筆方面都與原帖有很大的差距,從第一筆的入筆就開始"偏離軌道"知道最後,已經不知"精到"為何物了。

我們再仔細看看這個字的行筆軌跡和筆法點:

這個字,從起筆、行筆到收筆,包含了這麼多的筆法點,所以如果沒有這麼細緻的讀帖是很難寫準確的,當然,前提是你搞懂了不同點畫形態所對應的用筆方法!

下面是另外一位同學臨的聖教序單字對比圖:

通過上面的講解,你是否可以讀出來範字的筆法點和行筆圖呢?

魏柳 發表於 2025-4-16 03: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筆鋒之要義與得鋒三昧】

筆鋒者,毫端至精至微處也。昔衛夫人【筆陣圖】云"鋒纖往來,疏密相附",正道出筆鋒運用之妙諦。今就筆鋒本原與得鋒之法,分三端論之:

一、鋒之本質
筆鋒實為"筆器之性靈"。考鋒穎之形,其透明晶瑩處不過數分,然恰如劍刃之霜鍔,乃全器精神所聚。古人制筆講究"尖齊圓健",其"尖"字第一要義,正謂鋒穎之精純。觀智永【真草千字文】中"戶封八縣"之"八"字,起筆如昆刀切玉,收鋒若秋鷹斂翮,皆賴鋒穎調度得宜。鋒之妙用,實為書道"技進乎道"之關鍵。

二、得鋒三法
1. 執筆法:五指執管須如東坡所謂"虛而寬",使鋒穎能隨腕轉。米南宮"振迅天真"之筆勢,全在執筆松活,令鋒毫自然吐納。
2. 調鋒術:每作一點畫,當如顏魯公【述張長史筆法】"錐畫沙"之喻,行筆中段尤需以腕運鋒。觀【蘭亭序】"之"字末筆,分明見鋒穎折轉之跡。
3. 養鋒功:硯池舔墨須"三分濡毫七分蓄勢",昔人所謂"毫飽則鋒藏,墨潤則骨秀"是也。試比較趙孟頫【膽巴碑】中"國"字之方折與"也"字之圓轉,同一鋒穎而形態迥異,正見大家控鋒之能。

三、鑒鋒之眼
讀帖當具"鋒眼",即黃庭堅所言"察之尚精"之功。今觀所舉【聖教序】臨作之失,要害在未悟原帖"導之如泉注,頓之如山安"的鋒勢節奏。譬如"藏"字之掠筆,原作用鋒如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視;而臨作但求形似,遂成"信筆"之弊。當於墨跡中細辨"鋒出入之跡",如鑒鼎彝紋路,方得古人用筆消息。

結語:用鋒之道,實為心手相應之驗。昔張旭見公主擔夫爭道而悟筆法,懷素觀夏雲奇峰得草書三昧,皆因善會萬物於鋒穎。學者當以"鋒"為鏡,照見己之得失,假以時日,自可臻於"鋒杪生神"之境。若但描頭畫角,終是皮相而已。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