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終身,就是指一生、終竟此身,中國人習慣將婚姻大事稱為終身大事,大抵因為婚姻關係一生。【孟子】中曾說過一個故事,說有一個人每次出去,都吃飽喝足才回家,妻子問跟他一起吃飯的都是些什麼人,他說都是達官貴人,可後來卻發現他每天都在墳地裏乞討。故此,他的妻子嘆:『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原本是我們指望依靠過一輩子的人,沒想到卻是這樣。
終,本字是『冬』,甲骨文字形好像一段繩子或一捆絲兩端打結,表示終結。『冬』被假借為冬天的『冬』,就給本字加上『糹』變成『終』,來表示終結的本義。
終與始相對,是結束,是終了。從哪裏來?到哪裏去?何時開始?何時終了?這幾個問題,是人類世世代代探索着的問題。宇宙的無限和人生的有限,帶給人類對於宇宙開始與終結這個大命題的探討,人類渴望不斷認識這個宇宙,渴望突破時間與空間的界限,來了解宇宙真諦,也認識在宇宙之下生存的自己。然而宇宙浩大,時間與空間的無限延伸,看不見如何開始,也望不到何日終結。古今中外,誰都難以具體地回答這幾個問題。
錢穆先生在【中國思想史】中的一段話,很有意思。錢穆先生認為,思想家之所以成為思想家,就是因為能對『一事實一問題,窮年累月,不斷注意思索,甚至有畢生竭精殫慮在某一問題上』,當然有一些事情有一些問題,是窮盡一兩個人無法解答的,於是後人便沿着他們開創的路繼續深入,『如是般想去,便成為思想史』。這裏雖然談的是思想家和思想史的形成,其實也涉及到了始和終的問題:有思考的開始,有思考的結果,這就是有始有終;有思考的開始,一代人沒能有思考的結果,下一代人繼續思考,這就是終而復始。
有始就有終,有生就有滅,但終而復始,生生不息,這才是人生。荀子說:『始則終,終則始,若環之無端也。』程頤言:『夫有始則必有終,既終則必有始。』說的其實正是始與終相接相續、循環往復、生生不息的道理。當我們跳脫出宇宙時空這個大命題,回歸到人類自身,從人類自身找尋答案,對於始和終的問題,或許就能看得更透徹一點。
我們常說善始善終,孟子曾說孔子是集大成者,並用『金聲玉振』來解釋:『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以鍾發聲,有條不紊地開始,以磬收韻,有條不紊地結束。這可以說是有始有終、善始善終了。
但事實上,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詩經】裏就說『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做事無不有個好的開端,但很少有堅持到底的。善始考驗的是勇氣和果斷,善終考驗的卻是耐力、恆心與智慧。勇氣和果斷,人人都可以做到,然而持久的耐力、堅定的恆心、一定的智慧,卻少有人能做到,更何況是持之以恆地做到。或許有人開始鬥志昂揚,卻在時間的流逝和光陰的消磨之中漸漸萎靡;或許有人在追求夢想的路上因為路邊的風景迷人而失了神,虎頭蛇尾,半途而廢,有始無終。
也因此,善終較之於善始更加重要。【老子】說『慎終如始,則無敗事』,【說苑·談叢】說『慎終如始,常以為戒』……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裏,不斷地告訴我們要慎終如始,像開始那時候一樣慎重、小心翼翼。
【周易·乾卦】中說『君子終日乾乾』,君子從始至終都自強不息,整天都是健健自強,勉力不有止息。今天,我們站在新的起點,有了好的開始,更要有堅持下去的動力,初心不能忘,追求夢想的腳步不能停,以持久的耐力、極大的毅力、堅定的信念,做到有始有終,善始善終,自強不息,不斷前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