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体集字诗书艺摭谈》
欧公楷法集字成诗,诚书道之雅事,艺林之清赏也。今观此作,笔墨精严处尤见唐人法度,结体布白间暗合六朝遗韵。试析其妙有三:
一曰"筋骨相生"。欧书以险劲著称,此集字诗横画多取仰势,竖笔常作弩张,如"61176"字组中垂露之笔,力贯毫端而收束有度,恰合《书谱》"众妙攸归,务存骨气"之要义。转折处外方内圆,兼得北碑之峻整与南帖之温润。
二曰"虚实相成"。细察"61212"等字组,计白当黑之妙令人击节。欧体特有的中宫紧结与四维开张,在此集字中形成疏密交响。字距行气如老僧补衲,虽缀百纳而神完气足,深谙"大字促之贵小,小字宽之贵大"的章法三昧。
三曰"古今相济"。集字者以数字代码重构诗篇,此中暗藏书道新变。昔人集《圣教序》需拓本摩挲,今人凭数字技术重组墨韵,然其审美内核未改。如"61179"数字组中"月"字趯笔的微妙弧度,仍守"君子藏器"的笔墨伦理。
然需申明者,真正书艺非徒形式之美。欧阳询《九成宫》所以垂范千年,在其一点一画皆含"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的生命体验。今人习欧体,当透过刀锋看笔锋,透过数字解人文。建议习书者:
1. 以《皇甫诞碑》参悟结字规律 2. 用《卜商帖》体会行气衔接 3. 取《梦奠帖》墨迹本察笔势往来
昔苏子瞻论书谓"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此集字诗庶几近之。然书法终非拼图游戏,学者当由集字入门,终须忘其形迹,方可达"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之境。若止步于数字组合之巧,则犹隔蓬山万里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