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服饰共性与衣(汉服)的审美和文化意义 ——生活上的那些见衣见文—— 文/谯皓中(时空整理公约) 当今,关于服饰特别是汉服的考据和文化意义的阐述越来越多,日常课件和讲座虽涉其面积越来越广、越来越精细,却时感到始终在生活上敢于穿汉而迈出去的人总是少数,同袍中就其华夏文化不能不说了解太少的缘故,也非不方便之借口,亦非‘从众为上’之马虎等等。其核心问题还是在‘审美意识’和‘思维’上。当今我们所受‘日风西下’的误导太多,打开手机和电视,其新闻和事件还是处于“损心耗神”的无意识阶段,去纠正这个问题改变这样的思维意识,是极其艰难的。兼之汉服运动之内部思潮之风起云涌,存异太多求同太少,加之商业时代的人心浮躁,亦是乱象堪忧。但总归越来越好,有作为有思想的年青人越来越多,此乃势也,中国之福也,人类文明之新思正冉冉升起。于此,在下从人类的角度和生活实际情况来简述、分享给众人一个‘思维方式’去自思,方可破而立之。 凡为思想都能在物体上找到一个解,同理,通过物体也能反映出思维意识与思想…《理平治》言:“服饰自避寒遮羞之后,便为文化之彰,衣乃视觉第一感官主体和感知反应,就是通过人的自然反应到人的心性。比如见红尘烟花或裸露的女人,其身自然勃起、其思在邪淫;而着广袍素颜之风者,其身自仰其神自信其思无邪。”由此人类一直在其中而进行身份定位和意义表达。即族群礼仪、历史和习俗的见证和延续。也就是常言说说的一方水土一方人。 有人说服饰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的,服装作为思想文化的一个载体,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以及一种文明的反映,更是人类对美乃至“至美”的审美和终极表达,不但是意识的直接反映,也是潜意识乃至无意识的天然流露。比如那些从古至今的人类领袖或能人爱穿大衣、整衣,一眼可知区别于常。一件衣映照着太多的内容,通过布料和颜色,可知其此民族或国家的工艺和掌握的制造技术怎样!通过纹饰可知此民族或国家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识!通过服装的制式可知此民族或国家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相处所呈现的智慧!通过服饰历史的发展或多变,可知此民族或国家的文明发达程度如何?通过发饰、化妆和装饰品等可知此民族或国家的礼仪风俗和对美的理解。再通过综合的分析,从而可知此民族或国家乃至这类文明的音乐、舞蹈、美术等一切生活方式和文明创造成果。也只有服饰是人类文明的表象见证和反映生活艺术水平的钥匙,去打开饮食、建筑、艺术、体育、娱乐、交通工具、科技和思想文化等内容。 同样,服饰也是国家兴亡衰败之表征,通过服饰是可以反推出当时的思想意识,《礼记·大传》:“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易冠服”成了每一个创业继统之君安邦定国最重要的政治措施之一。所谓“一代之兴,必有一代冠服之制”,其文化意蕴就正在此。这种文化的起源是来自远古人们‘敬畏贤能’,其服饰类似一种‘奖励’;后来演变为治理天下的制度和特征识别,比如当今的军队制服和各行各业的制服。只是在中国,这种礼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人成了不能僭越礼制的牺牲品,从而物极必反被当做糟粕一棍打死,因为服饰生来就是为人而服务的。据于此,中国自古也有“服妖”之说,是指某地出现盛行奇装异服或奇异装扮的现象,被认为一种五行不和的异像,是天下大乱的征兆。《尚书大传·洪范五行传》说:“貌之不恭,是谓不肃,厥咎狂,厥罚恒雨,厥极恶。时则有服妖。”虽然有所夸张,但切中要害,服饰之乱必起于制度或思想之乱,人心不古,纲常尽失,其灾乱不远矣。 于东方而言,文明最悠久的当属中国,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主要是起点型开创性的。此国的主体民族是汉族,服饰是汉服(本族人的自称),亦称华服,从古至今服饰千变万化,属于古代文明最巅峰的文明之首。汉服,全称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和“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三十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部分)。其实,自“汉”成为异族对中国及此地域的统称后,是没有细分区别性的。国内的少数民族在华夏文明的孕育中又保持了一种民族特性,第一要性就是服装,故“华服”又属于东方中国的服饰总概,核心为汉。其华服和汉服的特征就可概括了。汉服以“交领右衽”、“褒衣广袖”、“系带隐扣”为主要特征,其华服则为“韵中和线条美”、“整蔽覆极纹饰”、“察色形遵礼制”为基准。即为中国各民族的服饰均遵其华服特征。 汉服自三百多年前被政治用屠刀折断,百年前的救国仿西等都不曾再彰显,时至今日汉服重新出现,承载的是汉文明的崛起,在崇尚个性化的时代,汉服固然是衣,但也不仅仅是衣,通过了解汉服背后的文化,指向的是一种东方思维、中国思想的体现。以美国为主的西欧霸权主义思维,已经物极必反,世人皆知不会长久,需要新的思想、新的解决方案。于是,上天让东方崛起,找回自己,兴起由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式“文艺复兴”!人类之大势也。 一、文明共性对于成千上万的人类来说,创造了无数的文明。由此我们主要从比较熟悉的原创文明上进行分析。 图1-2,特色民族服饰与当今人口与民族分布图。1.1、陆地六州我们从六大洲的主要常驻人口列个序: 图3-8,地球各州主要人口与民族。 从区域来说,欧亚大陆是重点。因为从服饰演变来看,或扩大到人类文明史的演变上看,欧亚大陆的历史演进特征显著,层次分明;其服饰风格跨度很大,而且始终未停歇演进的步伐,不光是厚实的,还是千变万化的,当然千变有宗、万化有法。故欧、亚服饰的演变代表了人类服饰的文明高度。初此的非洲、美洲、澳洲等地的服饰,与欧、亚来比,自古至今,虽有变化,但变化跨度很小。比如非洲的服饰基本上的停滞的状态,后来被殖民者的枪声打破宁静后,便开始被同化了。那些地处偏僻的人民虽有保留,但其自身的演变极其缓慢。另外在太平洋岛屿,海几乎保持原生态,也就是说没有撒文明。 1.2、文明摇篮古国大家常说的四大文明古国(文明发源地或文明摇篮):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 图9,四大古文明摇篮古国的衣物。古巴比伦阿摩利族《汉莫拉比法典》上的人。兴盛期约处于公元前19世纪;现已绝种,建筑摧毁,经过考古才得以知道。古埃及的图特摩斯三世属于兴盛期的开创人,约处于公元前16世纪;现已绝种,只留建筑(金字塔),风俗礼仪宗教政治全部消失。古印度兴盛期的孔雀王朝阿育王(真实性存疑),古印度的起源时间是吠陀时代,约处于公元前17世纪;在孔雀王朝之后成为一盘散沙,风俗礼仪宗教政治人种全部按照外来习俗走。中国商周时期属于中国文明继承、新造的大成期,约始于公元前17世纪。 在地理条件上,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服饰主要特点是宽敞、轻盈、省布。其领袖比如法老,已是细软的亚麻布制作,还用金丝来装饰。在纹饰上主要表现狮尾或毒蛇等图案。对于印度,是一种多方面呈现的复杂多样,不同宗教的传播和外来文化的侵袭都留下了曾经的烙印。通过现代绚丽的传统着装可知其古代便是‘繁复’的‘色彩’的,是一种‘妖娆’的风格,比如披肩和花朵纹饰。在中国,自黄帝始其汉服便有定制,服饰风格讲究整体、自然和护体,呈现出‘以文化美’和‘威严’感,纹饰上日、月、花、草、虫、兽、山、川等都是素材。其上衣下裳不分男女亦无尊卑,腰间一腰带系束,尊贵者用丝。 1.3、盛名的大帝国从古国角度看了,我们从几大强盛帝国再列一序。比如亚历山大帝国(时长14年)、西汉帝国(时长210年,总420年)、罗马帝国(时长422年)、唐帝国(时长289年)、阿拉伯帝国(时长626年)、蒙古帝国(中国时长97年)、奥斯曼帝国(时长623年)、法兰西第一帝国(时长10年)和德意志第三帝国(时长12年)。 图10-12,九大盛名帝国的时代服装。从人类处于最顶尖的国家而言,在期间的疆域和文化输出或交流带动都是非常巨大的事件。这些民族的文化自然不用多讲,其服饰都是形成了完备的体系,其文化和制度意义体现非常明显,层级化和区别性也是极其显眼。对比当今还存在的一些部落,除了原始和御寒功能外,其服饰文化始终没有形成体系,因为文化本身就没有做到。 在此只论一个共性和服饰展示,服饰体系越宽大或配饰精细,具有浪漫风格的,其人文主义更重,社会制度较自由,所持续的统治时间相对较长。比如罗马、阿拉伯、奥斯曼,其服饰制度不受严格限定,服饰和配饰不是很繁复。 服饰体系越宽大或配饰精细,具有威严和英雄主义风格的,社会制度重导向,等级意识更森严,所持续的统治时长次长。比如西汉、唐朝、蒙古,其服饰制度有着严格的礼制限定,配饰体系繁复。 服饰体系紧窄或配饰不是很精细或较简单,其追求现实价值更重,更有破坏性,社会制度较短视人心浮躁,其统治时长较短或很短。比如亚历山大、大秦、法兰西、德意志,主要是开国者的雄心和杀戮性(经常穿战服)太强,而随之开创者一死亡便政熄玩完。 1.4、世界主要宗教图13,几大主要宗教的创始人的后人想象画像图14,当今教内或行业人士的主要服饰。当今教内或行业人士的主要服饰。伊斯兰、道教和儒者本就是本民族的民族服饰之一,并不算严格意义的教服。但因长期穿着在整体形象上使得具备了特殊识别性。佛教自中国化,衣服也有着汉化特性,比如海青衣实际是汉服而做改动和定色,再加缦衣成为佛教的特定服饰。 在宗教体系当中,在服饰上的表现是自然的宽袍大衣为表现,亦为意识中天然首选,其纹饰及配饰体系如同风水(环境共生学)之功用。如此才适配教义中长久性、整体性以及高瞻远瞩的思想表达同时也是自我时刻之警醒为大、为广、为久。我们常说道家的仙风道骨,那就是因为取自然也,褒衣广袖,发须尽留自成也。 1.5、当今强国及人口大群的服饰中、美、俄;英、法、德、日、印、澳、巴等是为当今世界强国一列。人口上的阿拉伯民族群体、西欧基督教民族群体、南亚的印度民族群体、东亚汉民族群体是过了十亿级别的人口群体,将来依然会在这几类人口大群体之间较量。 图15,影响当今世界的‘西服’标配样式。首先从男人身上、国家管理者群体来看,欧、亚皆是以便捷、束身的短装“西服”为主流,也就是说“西方文明”是当今人类世界的最大奉献者,是其他所有民族的学习对象和模仿对象。为此‘西服’和‘英语’是为当前人类的审美标配和蓝本。 图16,西方文明代表人物次序:但丁-拿破仑-罗斯福的服饰风格变换。至少说在罗斯福时代的现代西服已经备制,彰显出“有文化、有教养、有绅士风度、有权威感”等标签。从长衣到短衣、从宽松到紧身,是整个文明背景的演变,乃工业革命的翻新快速和高效率需求而决定。损失的是生活的质量和缓慢的节凑、诗意的情趣。《理平治》言:“紧身短衣专为效率而生,重短视现利,扬其智巧且美感不足。”那么表现在社会上便是投资短利、情爱求快、快餐文化无所不在,商业无所不用其极,人心无畏无不狠! 图17,清末贵族-抗战时期-新时代的服饰变迁。中国百年变迁和未来的可能,女装旗袍继承来自满清,除了越做越短、开叉位置越来越高,要展现出身韵,其厚重感和文化意义并不大。随着近几十年来国人的自强,逐步追赶上西方文化的‘工业体系’,但随机发现我们的文化已经荡然无存,找不到‘中国人’的定位了。故开始反思个人的民族特性,从衣服上体现出不同,传达出‘中国理念’。这个反思只是起点…… 图18,日本原始衣和日本社会的日常与传统节日衣。日本的地理位置,处于太平洋之上亚洲之西,算是一个文化影响的终点站,自唐以来,学习汉文化使得日本开始了文明开化,十九世纪通过明治维新开始脱亚入欧,成为了亚洲最早进入近代化的国家,成为亚洲以及世界的强国。但在文化上,保留了旧制和传统和服、传统节日等,凡在传统节目基本都会穿和服行礼仪,对比东方中国的极其激进的做法却非常平和和理性。这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在中西的融合交流中颇有心得,其由东至西接受的终点站又成为近代由西至东输出的起点站。对中国文化的保留和改进又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图19,印度传统服饰和日常装与现代阿拉伯民族主要服饰。印度和阿拉伯服饰,保留自己特色最多的便是阿拉伯民族和印度,也意味着受西方文明不太多。印度的服饰特别是传统莎丽是非常繁复的,《理平治》言:“繁复华丽之衣,庄严威相不存,均使世道更艰,攀来比去又危乱生灾。”从而也意味着民族众多、信仰众多,后来在殖民者之下大体比较统一,但依然如散沙。而阿拉伯民族服饰上变化不大,其颜色主要在白色、黑色之间,呈现出的是一种极端状态或是极端的文化。超强的自我意识在当今成为与西方文明的文化对抗态。 在当代服饰风格是瞬息万变的,世界各个区域内部都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异。随着国与国之间的差异程度越来越呈模糊形态,杂糅、同化的服饰形象一直影响到北极洲。 二、文化、生活之类比除去特殊制服之外,谈谈衣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在生活、人体健康和文化意义的影响。 2.1、衣之不同图20,当今三个典型服制。西服谓之立体剪裁,修身塑型。一个明显的特征是紧凑,接臂。体现的是工业文明下的便利性、工种性。通过这样的服装我们可以看到善于“算计”、便于“批量”、在乎‘形象’的“快餐文化”和精明人的形象!首先是根据人体尺寸来量身打造,多一寸少一寸都不行,即是极其善于‘计算’的特征,一是一,二是二。为此主要依靠计算的行业,如金融、科技行业发达,其在文化、制度和生活上很死板和乏味。手臂接缝只考虑了体面,而难以向上活动、左右摇摆,体现出思维尚单一。所谓领带之饰,尚点缀,极其像“绞命索”,束自己之食管,指自己之出口(领带尖),虽然表象的是一种契约和遵守的精神。衣形重不褶皱的整洁肩部有垫肩支撑,即是很在乎自己形象且是过分做作的表现,无自然、从容之味;衣色单一无纹饰,即是简单粗暴又便于制作批量的快速风格、精明的嘴脸。 中式唐装(改良后的马褂),源自马褂是满清服饰中的‘行装’之褂。后逐渐成为日常穿用的便服,至民国时期又升格为礼服,统用黑色面料,织暗花纹。后来又经布料和审美上的改动成为现在的一类款式,有传统之风,但无文化之实;虽有着“黄马褂”荣誉的前身,也是工种性服饰,虽无西服所表现出精细化的算计文化,依然有着精明的利己主义体现。服饰形制上中规中矩,诸多民族也是各文明的普遍制式,不值多谈。 汉服短打/裋褐,在古时也是劳作性工种性服饰。但透露出文化底蕴和厚重感。华夏文明从一开始其思维方式于当今的西方思维有区别的,一个重整体全局性,一个重专业单面性。总体来说,重专业单面的玩不过重整体全局的,其中文化艺术和技艺上的贡献始终是整体全局性的贡献更大、更多样也更顶级。比如中国的服饰、中国的饮食、中国的建筑营造、中国的武术、中国的艺术(兵马俑、书画、石刻等等)在这方面是任何其他民族难以望其项背的。一件衣服与自然、人体健康以及体育运动一脉贯之,与《黄帝内经》、五禽戏和思维方式等相辅相成。华夏文明中讲天地、阴阳、中和和五行等内容,中医所表现的阴阳辨证观病、调理法和经络思想的内核,汉服中均隐藏其对策。衣形重整体不讲修身紧缚(非西方的布块裁缝),袖乃接缝(不是在臂膀处接袖),不用纽扣用布绳系结都是一种自然的状态、便于活动、舒适相处的态度。衣形宽大又可大可小是充分为人体而服务,练习武术或打太极可随意活动,而不受衣服的束缚和扭曲。衣前的两片布料重叠,即是保护丹田和防受凉的人体侧重保护,也是考虑到审美之用,不必穿太多,即阴(被盖住的为阴)阳自在其中矣。整体而言,体现了一种大气、随意随和的生活品味、基本上没有精细化的算计想法,而是‘顺理活动型’的文化,绝不死板单面,是一种人生品味、从容的文化气象。 2.2、汉服(华服)之养图21,人体内脏与穴位在服饰文化上的分割运用。 对人体是按照上下、左右而分,其汉服的形制是过中有余,即是按照内脏和经络两体系来看,从而成衣。汉服的两襟重叠以及汉服腰带,对女体的保护是非常特别的,其好处不言自明,不多做阐述。在道家中,对丹田的助力与保护也形成了对人体的养生学,其中服饰就是重要的一环,守好了丹田,其人的精气神自足自明。道家在修炼的实际总结中,认为中丹田为胸中膻中穴处,为宗气之所聚;下丹田为任脉关元穴,脐下三寸之处,为藏精之所。刚好汉服通过交领其中丹田和下丹田均被保护。“气沉丹田”是许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唱歌的、吹管乐的、练武功的、练气功的、练呼吸的、吐纳的……凡与呼吸有联系者提到此,无不滔滔不绝,理论翔实。丹田作为经络的总枢,“气沉丹田”就是调节阴阳,沟通心肾,使气血充实,通八脉,恢复生理机能,促进身体再生力量。 2.3、裤之不同图22,四种类型的裤子。西裤包括牛仔裤,与西服是配的,裆很浅且裤身紧挨着腿,活动空间极其狭小,俗言道:步子迈大了,就要扯到蛋。是很痛苦的体验,裤腰带勒得紧紧的是为人为强加的约束;上大下小,两腿如圆规,其整身效果是上大下小,很不协调,如人不经风之模样,轻浮重表面,韵味不足! 中国古代多穿下赏(衣和裳象天和地)或裩裤,共同特点是宽大,充分显出裆的位置。是为尊重人体之适,具备广阔的活动性。中国文化讲究和谐和四平八稳,特别是腿脚功夫,从来都是余地充分、以大气为重,其整身效果是下身上体和谐或下体略大,即是稳重如山,承载得住,是值得信赖的,展示的是一种厚重或飘逸的韵味。现在的大直筒裤是练太极或武行和文艺青年的常服,裆比西裤高,比西服宽大,便于做各种腿部技巧,所呈现的也有一种轻松、健康、有力的生命活力和高生活品味。 2.4、被误导的着装,被误导的世界图23,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时尚着装。当今随着所谓‘越少越潮流之风’的影响,紧身裤和超短裙等,实际是一种文化误导以及导向断子绝孙的行为。是一种短视的、激起男女邪淫的一种风俗,美其名也是展示身材和骨感美,殊不知其背后多少血流,而不知从何而来?所谓世风日下到时是什么?自己是否又‘盲目攀比性的贡献’了多少素材和陈旧的故事。到底什么才是优良的着装文化,什么是富贵之相,都从来没有深思过。这种思想不转变,其着装依然向‘邪恶’方向走,则男女之间的性乱伦和不负责事件越来越多,医院打胎流产和妇科病越来越多,同时也是“不孕不育”的根源,社会问题不解和道德伦理差的本质。 紧身裤对皮肤的长期压迫会造成视觉紧张,根本不会缓解运动疲劳,特别在上厕所或久蹲等情况下,头晕眼花冒星星就是这个带来的。并且一些姑娘蹲下后裤子连屁股都遮不到,不但非常不雅,而经常裸露的腰部,使得肾脏得不到养护,是不育、精神低迷的一个主要因素。严重的有泌尿不常,眩晕、耳鸣、疲乏,记忆减退,以及包括感冒或哮喘等。这些都是“代价”换来的,那些年青的可能觉得没知觉,那么老了就会感觉到恼火。 所有的紧身衣裤,都如同绳索在捆绑身体,都是反自然的行为。在社会和文化上,这等同贫苦之命,犹如奴隶被束缚而工作,很难发财发家。凡富贵相富贵之人都有种雍容、自在之形。再扩大延伸,一个富贵或幸福的家庭是男女搭配适宜,诸如男主女辅,男外女内,男女各修阴阳之德是其规律也,除此外数千年无数事实证明,其婚姻和家庭生活是不和谐的,是各类悲剧的开头。 图24,近现代西方服饰变迁。图25,近现代中国服饰变迁。近现代以来,以西方文明为代表的服饰变换,从传统现代装变为简洁和轻便方向,趋向于随意、自由。这种服饰的释放和大胆,标志着脱离传统,向个性的思想,60年代是“性解放”运动时期的开始,以女权运动在性权利方面的具体体现。其社会道德风气以及夫妻的行事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此时,中国尚处于‘蓝海洋’时代和文革时期,自改革开放提出,80年代初开始向台湾、日韩和西方学习和引进(喇叭裤,健美裤,牛仔裤,蝙蝠衫),没多久西服开始了被全民所接受。后来随着网络的大发展,21世纪初唐装、旗袍在向世界输出了一小段时间,但国内更主流的是内衣外穿、露脐装、超短裙是见怪不怪,虽然中国女权运动没有崛起,虽然个性和性的开放度不及欧美但完全已放开了。二奶、情人和性服务等屡屡成为全名热词。总体来说,欧、亚世界的百年左右的进程,是“纵欲思潮”,是“物质/金钱至上”的时代,是“享乐型利己主义思维”,因为在服饰上的变化体现得淋漓尽致。 图26-27,汉服的主要形制和款式。正因为21世纪初唐装的热门,随后关于中国民族服装的讨论和定义开始小众的崛起,“汉服运动”如星星之火。因为在此之前,课本里没有,身边也没有人讲述,完全不知道中国自己的服饰是什么?一般大家所认为的古装、戏服等等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汉民族的民族服饰之一。也逐渐才知道汉服背后的文明智慧。它是近现代“纵欲思潮、物质/金钱至上、享乐型利己主义思维”的解药;更是人类追求生活品质和幸福的不二选择,是思想上的解药。因为汉服(华服)的思想意识是“没有违和感”,源自自然,不与自然环境违和;源自生活,不与生活违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