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衢州,地處浙皖贛閩四省通衢之地,歷史上名醫輩出,湧現出劉光大、徐用宣、楊繼洲等名醫。明清以來傷寒學派與溫病學派兩大學術思想的不斷爭鳴,給衢州雷氏醫學創立一個較完備的外感病學理論體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發端於新安醫學的『衢州雷氏醫學』,迄今傳承200多年,目前仍是衢州的主要中醫流派。
以治時病見長的『衢州雷氏醫學』,考其源流,爲清·嘉道年間,雷豐之父雷逸仙師從新安名醫程芝田爲始肇端。雷逸仙熟讀中醫經典,博覽唐末以來諸名家醫著,吸取各家之長,對治療時病頗有心得,著有【醫博】、【醫約】等。雷豐是衢州雷氏醫學學術思想的主要構建者,幼承父訓,以【內經】爲依託,參考各家學說,結合臨床實踐,條分縷析,融會貫通,著成一部時病論證經典【時病論】。雷豐第三子雷大震,與雷豐弟子江誠、程曦,曾合纂【醫家四要】,與【時病論】、程芝田所著【醫法心傳】合刊,稱爲【雷氏三書】。龔香圃,雷豐之外孫,受雷氏影響,取百家之長,編著【六一草堂叢書】一書。其子龔生四、徒兒林欽甫繼承兒科事業。後又傳業於林元秀、邱根祥等。
雷氏醫學的主要內容
學術觀點 將傷寒、溫病、瘟疫的概念進行了區分和定義,爲傷寒與溫病並列而論,奠定了理論基礎,更爲瘟疫學說獨立於溫病學說之外提供了理論支持。創造的時病辨治體系切實可用,其學術思想歷久彌新,即使在現代臨床外感病的診治中,仍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
診斷特點 對外感病的辨證提出了按四時五運六氣分治的分類方法,提出多層次的知時識病、知時論證、按時分病。
治療特色 對外感病的治療提出『以法統方』,並善於化裁成方,根據不同病症,因時因地因證因人制宜,抓住病機,隨機立法。
用藥特點 重視養陰護津,獨創芳香化濕之法,重視因人制宜的原則,用藥具有『輕、靈、精、專』特點。
雷氏醫學對中醫學的貢獻
尊四時六氣,建時病辨治體系 雷氏醫學把各種時病按照時令節氣劃分四季外感病,集中討論了72種外感熱病和外感寒病的因機證治,指出時醫要正確掌握一年四季溫熱涼寒的變化,二十四節氣的更換以及五運六氣的流轉運行規律,根據季節時令的變化,結合疾病證候特點、辨別疾病的特性、分別新感或伏氣、判斷病位的表里深淺、分析體質的強弱特點等來確定外感病的病種劃分、診斷和治療立法,從而將運氣學說的精髓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構建了全新的『知時論證、辨體立法』時病辨治體系。豐富了中醫學理論寶庫,爲平息傷寒、溫病派之爭做出了貢獻。
按以法統方,立時病治療60法 治療時病時層次井然,診療過程可概括爲『論證、立法、成方、治案』四個步驟。其論治時病的一大特色是『以法代方』,認爲立法尤其重要,提倡用法而不用方,以法統方。【時病論】中概括了治療時病60種治法,並在治法下列出藥物組成、藥量、藥引、煎煮方法,同時簡述了諸法的立法依據、治療主證及方藥淺析。這種『以法代方』的特色爲醫家所推崇。
在衢州雷氏醫學學術體系的形成過程中,造就了一大批臨床經驗豐富,又有創新精神的醫家。他們以雷豐、雷大震、江誠、程曦、龔香圃、林欽甫等爲代表,提高了浙派醫家的聲譽,豐富了浙派中醫的內涵。
衢州雷氏醫學對中醫外感病理論證治進行了系統而全面的論述,彌補了歷代醫家對外感時病論述的局限性,對現代診治時病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中醫流派中具有重要的一席。(邱根祥 許寶才 衢州市中醫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