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大寒,冷作一團。【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小寒,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小寒節氣的來臨,意味着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了隆冬季節。
小寒三候
中國的先民將天文氣象與物候相結合用來指導農事活動,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因此一年有二十四節氣,共七十二候。
小寒的三候,也就是小寒節氣中物候的變化。古人認為小寒有三候:雁北鄉,鵲始巢,雉始鴝。
雁北鄉 雁北鄉。鄉,通向。秋風乍起,大雁成群結隊飛往南方,等到春風送暖,它們又飛回北方,古人認為,冬至以後,陽氣回升,鳥兒是最先感受到這一點,便開始了向北的征程,到立春前後,差不多就都回來了。 鵲始巢 鵲始巢。鵲,也就是喜鵲,冬至以後,喜鵲也感受到陽氣的回升,便開始築巢。 雉始鴝 雉始鴝。雉也就是野雞,古人認為雉是陽鳥(即鴻雁之類候鳥),雉鳴叫,是感於陽而後有聲。
唐代詩人元稹的【詠廿四氣詩·小寒十二月節】就寫出了小寒三候的景象: 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 拾食尋河曲,銜紫繞樹梢。 霜鷹近北首,雊雉隱叢茅。 莫怪嚴凝切,春冬正月交。
 小寒花信
這是三九隆冬天,春天離得卻並不遠。冬去春來,從小寒開始到穀雨,一共有四個月、八個節氣、二十四物候,每候五日,以一花之相應,每候都有一種花赴約而來、綻蕾而開,因此稱為『二十四番花信風』。
花信風,即花開時節吹過的風。在最嚴寒的隆冬裏,風若不信,則花不開,風若守信,則花不負約定,應期而來。小寒時節有三信:梅花、山茶與水仙。
先是梅花,獨步早春、傲霜鬥雪,點點掛疏枝。
梅花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在中國文化中,一直是帶着傲雪的風骨,孤傲而清高,宋代林逋的梅花詩,影響尤為深遠。他的那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寫梅花疏疏落落,斜橫的枝幹投影在水中,寫梅花散發的香味清幽,浮動在黃昏的月下。有梅花之風骨,也有梅花的韻味。蘇軾、黃庭堅、陸游等詩詞大家讀此都曾爭相讚譽,後人更是將其譽為『絕唱』,明代李東陽在【麓堂詩話】中說:『天文唯雪詩最多,花木唯梅詩最多。雪詩自唐人佳者已傳不可屢數。梅詩尤多於雪,唯林君復暗香疏影之句為絕唱,亦未見過之者,恨不使唐人專詠之耳。』
山園小梅(其一) 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 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須檀板共金樽。
而後有山茶花,艷麗的花色裏藏着剛強,潔白的雲朵裏包含溫柔。
山茶 宋·劉克莊 青女行霜下曉空, 山茶獨殿眾花叢。 不知戶外千林縞, 且看盆中一本紅。 性晚每經寒始拆, 色深卻愛日微烘。
人言此樹尤難養, 暮溉晨澆自課僮。
山茶花冬末春初次第盛開,在古人的記載中,有大如蓮、紅如血的鶴頂茶,有紅、黃、白、粉為心的瑪瑙茶,有千葉攢簇、色深少態的寶珠茶等等,不可勝數。
山茶 宋·王之道 開花不與眾芳期, 先得江梅破白時。 犀甲鶴頭微帶雪, 畫屏曾見兩三枝。
再後來,又有水仙,清而不凡,秀而淡雅,飄然欲仙。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會心為之作詠 宋·黃庭堅
凌波仙子生塵襪, 水上輕盈步微月。
是誰招此斷腸魂? 種作寒花寄愁絕。
含香體素欲傾城, 山礬是弟梅是兄。
坐對真成被花惱, 出門一笑大江橫。
水仙之所以叫水仙,一是因為其離不開水,二是因為其有仙人之姿,故有『凌波仙子』的雅號。古人觀其傲霜鬥雪的風姿,賞其清雅出塵的神韻,認為水仙有着獨特人格象徵——清貞。
山下
宋·宋伯仁 山下六七裏,山前八九家。 家家清到骨,只賣水仙花。
在梅花的幽香、山茶的艷麗和水仙的淡雅之中,不經意間,農曆的一年又將過去。舊歲已近暮,新歲將登場,雁北飛,梅先開,春天,已經不遠。(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施希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