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791|回复: 0

[训诂学] 《每日一字》源·为有源头活水来

[复制链接]


053ac047a6027dc0e3c95ceb506b6bd3.jpg
a6b6a0926311bc6c523c2401975ad11a.png
1d3e437fee39485e380fe8de6b36eab1.jpg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了一个与世隔绝、未受战乱破坏的理想社会,它风景迷人却人迹罕至,里面的人们安居乐业、其乐融融。后世便以“世外桃源”来指不受外界影响或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5b0ede3808a0efa5fe7c56ecb64f3f64.jpg

  源,本写作原。金文中的原字,从厂从泉,表示山崖之下有泉水叮叮咚咚流出,也就是说水的源头。因此原的本义就是指水最初流出的地方。现在我们所用的原,可以用来表示最初的、开始的等意思,但这个意义的原,原本是由“元”来承担的,到了明朝,因嫌与元朝的元相混,而原与元读音相同、意义相近,故明以后便将这个“元”改作“原”。所以其实“原来”一词本写作“元来”,陆游诗里所写的“死去元知万事空”的元并没有写错。而由于原越来越多的承担了这个引申义,人们便在“原”字上加义符“水”写作“源”,用来承担原的本义,源便从原字中分化出去了。

cc251e36d3a33890090520312e9433f3.jpg

  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这样写道: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首小诗,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却只大不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池塘水为什么能这么清澈?因为有源头不断地送来活水、不断地注入其中。而人的学习、知识积累也是一样的道理,找到获取知识的源头,从源头处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

a46dd0534972f79d0c56cb989e47cbed.jpg

  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对于河流而言,发源之处的水清澈,那么流出来的水就清澈,反之,源头的水污浊,流出来的水也就不干净了。本茂条荣,源澄流洁。茂盛的根系带来繁盛的枝条,干净的源头带来清澈的流水,万物的根源对万物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此,处理事情也要从根源上处理,整顿事物也要从根源上整顿,我们说的正本清源、端本澄源,都是这个道理。而人之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对于个人而言,要常怀敬畏之心,常修仁义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养浩然之气,正心正德。

3dc8acba3473f055f10203eae61006b0.jpg

  士人对于源清源浊,也是有所看法、有所取舍的。傅玄有诗言:“清浊必异源,凫凤不并翔。”直接表明,就好像水鸟不会和凤凰一起飞一样,如果两条河水一清一浊,那么他们的源头必定也不一样。王建则说“火山无冷地,浊流无清源。”火山处并不会出现寒冷的土地,污浊的河流怎么会有清澈的源头?王维的“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更有一种深切的感慨:凤凰非梧桐不息,怀有耿介之心的士子则是休息也要选地方,绝对不会在不好的树下休息,喝水更是一定要喝来自源头干净的水。士人以此表达志向,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操守。

17712c838d17976d03dbc38c5736358c.jpg

  世人常常探讨源与流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源与流常常连起来使用,作为一个词语,源流本义是指水的本源和支流,引申则用来比喻指事物的起源和发展。万事万物各有其源,也各有其流。比如文字,我们祖先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沿用至今,从殷墟甲骨文到今天的汉字,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文明脉络。我们所写的每日一字,其实就是追源溯流,探寻文字的源头活水,试图展示文字的源与流,这个源即文字的初形及本义,流即文字的演变。再比如文学里说诗词的源与流,语言学里说语音的源与流,哲学里说某种思想的源与流……都是如此。

0b7b982b8635393fda953929e5da0484.png

  探讨这些源与流,其实是在摸索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从而使自己理得清楚、看得明白,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而正是在这种追源溯流之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fa71abd1ce69802572c8fe8e73754ca5.jpg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扎根这个生我养我的伟大民族,我们才能在前行的路上站住脚跟,才能有底气、有生气、有活力。(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施希茜)

ccabeecb854404fdfe073447f0984f8c.jpg
1dd91cec9b20c2b70e8b0bce74ca47f4.jpg
f8feb935359ab0115f857c10f0c06bde.jpg
8d7642e794822448f47b129bf52cbd1b.jpg
aeb2b9e2382cddb6cfc56c5c28ba1763.png
7dc5bdff0cc5378d0b8d0ac094102630.jpg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