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10|回覆: 2

[成語典故] 成語典故:舉案齊眉

[複製鏈接]
來風軒 發表於 2018-1-1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jǔ àn qí méi

舉案齊眉

【出處】

【後漢書·梁鴻傳】

【釋義】

指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形容夫妻間互相敬重。

【典故】

東漢時期的梁鴻是一個很有品德的人,他家貧、節儉、以養豬為生。有一次,他在放豬的時候不小心將別人的房子給燒了。對此,他不但沒有逃避,反而賣掉了所有的豬賠給房子的主人。可是,那家主人仍嫌少,梁鴻就只好到那主人家裡打工償債。

一些富貴人家羨慕梁鴻高尚的品德,想把女兒嫁給他,都被梁鴻謝絕了。同縣孟家有位姑娘,選擇對象不中意,三十歲還未出嫁。父親問其緣故,女兒說:『想找一個像梁鴻那樣的人。』梁鴻聽說就去下聘禮。女方要求用布衣、麻鞋、線筐、紡績等工具作嫁妝。出嫁時,梳妝打扮進門。過了七天,梁鴻不和妻子談話。妻子跪在床前說道:『我聽說你品德高尚,選擇對象很嚴,幾位女子你都未同意,我也挑選過好幾個人。現在被你選上了,有什麼過失請你明說,我好改正。』梁鴻說:『我本想找一個穿着樸素的人,一同到深山裡隱居。如今你天天穿着好衣裳,塗上脂粉,如此愛慕虛榮,難道是我所希望的人?』妻說:『我是故意考驗你的,我還有隱居的衣服。』於是,妻子就把頭髮改成椎髻,穿上布衣,全身勞動打扮,走上前來。梁鴻大喜道:『這才真是梁鴻的老婆呀!能和我過一輩子了!』於是替她取字叫德曜,名孟光

後來,梁鴻到了吳地,找到一家富豪名叫皋伯通的,住在屋檐下,替人家舂米。每天回家,妻子替他做好飯,把盤子舉到眉毛邊。伯通見了覺得奇怪,便說:『這個僱工能使老婆這樣敬重,決不是一般的人。』於是才讓他住在家裡。

c157172a53d569b3c90be7f167fe6daf.jpg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3-31 01:03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鬼牛土狍 發表於 2025-4-16 09: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舉案齊眉"中的夫妻倫理與隱逸精神】

"舉案齊眉"一典出自【後漢書·逸民列傳】,其事雖簡,然其中蘊含的夫妻相處之道與士人精神追求,實為中華倫理文化之精粹。今試從三個方面剖析其深層意蘊。

一、道德自律的典範性
梁鴻"焚舍償豕"之舉,展現東漢士人"不苟取予"的操守。【孟子·離婁下】言"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梁鴻寧賣豕償債而不委過他人,恰是"慎獨"精神的體現。值得注意的是,其償債後"躬執家傭"的行為,更超越當時"刑不上大夫"的世俗觀念,展現出道德自律的徹底性。這種品格正是孟光"擇偶必如梁伯鸞"的根本原因,亦為後世樹立"德配"的典範。

二、夫妻關係的辯證性
孟光"七日不答"後的對答,暗合【禮記·昏義】"夫婦有義"的古訓。其"更服椎髻"的轉變,非簡單順從,而是精神層面的共鳴。梁鴻所求非貌之朴,實乃心之真;孟光所現非形之陋,實為志之同。這種通過外在形質達成精神契合的過程,正是中國式婚姻"形神相即"哲學觀的生動體現。後世多關注"舉案"之禮,卻忽略此前"易服"的精神對話,實為捨本逐末。

三、隱逸精神的實踐性
梁鴻夫婦最終選擇"賃舂吳門",恰是對【周易】"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踐行。皋伯通"察傭而敬之"的細節,揭示真隱者"和光同塵"的特質。值得注意的是,舉案齊眉的場景發生在寄人籬下之時,說明真正的禮敬不受環境制約。這種"處困而亨"的修養,與孔子"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的精神一脈相承。

今人觀此典故,當超越表象的夫妻禮節,領會其中"共守其志"的本質。在物質豐裕的當下,梁鴻夫婦展現的精神相契、甘貧樂道的境界,仍不失為現代婚姻關係的明鏡。其故事之所以流傳千載,正在於它揭示了夫妻關係的最高境界——不僅是生活的伴侶,更是精神的同道。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