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673|回覆: 0

[訓詁學] 【每日一字】示·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複製鏈接]


d9091dd15c61cd83baedc799320f84af.jpg
1c24f9cf5862464714fdcf54455de87f.png

  『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從二。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這是【說文解字】對『示』所做出的解釋。小篆字形的『示』,的確是下面有三豎,但從甲骨文字形以及金文字形來看,卻並非如此。


  甲骨文中的『示』,主要有這幾種寫法:

ec17c5649d17a375e61f70f47a382d8b.png
74b9055612eb23a620baf66098d4da28.png
6d5133bf0a870e20c92ed91a434295a8.png
c5a2088e2d8a25b5f7110161414100a8.png
b9c9e2c7231097db06eae0f21f088df4.png
a412f27182d1f72f67fb7ceedecd5a54.png


  可以看到,示基本的構成,是一橫一豎,有時候在上面加一短橫或者兩點(劃),並且這也是比較後面的寫法了。所以【說文解字】所言的『三垂,日月星』並不是本義,其對示的解釋,也應當是引申義。

01e8a1c548f04b8739ec04da44b184fd.jpg


  對於示的字形含義,歷來多有說法,集中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認為示表示設杆以祭天,象徵神祗;二是象神主牌位;三是認為象木表或者石柱,為神主之形,上面的一短橫或者左右兩劃,則是裝飾符號。雖然對字形結構說法不同,但表達的意思基本上是一致的:祭祀,神主。從甲骨卜辭來看,示主要作為神主以及先王的稱呼。在殷商文化中,很大一個特點就是敬鬼神,並且很重要一點就是祖先神,即對祖先十分重視,絕大部分祖先都受到祭祀,卜辭中如三示、四示、五示、十示等等,都是對先王的統稱。就此看來,示的本義應當為神主、先祖,與祭祀有關。

00414daf1b6b4f02ca938495dedae171.png


  當先民對於自然天象不能理解之時,會產生一種敬畏心理,認為有超自然的神靈的存在,並通過祭祀來表達自己的敬畏與祈禱。而當出現某種異常的自然現象,比如歷史記載中曾提及的禾生雙穗、河出圖、洛出書乃至於地震等等,人們便認為這是神靈或者先祖顯靈,向人們垂示禍福吉凶。

b1c71227ce580b621d4ddf8ca03a7784.png


  由此,示才引申為【說文解字】中的『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之義。也正是因為如此,在中國文字中,凡是以示為意符的字,都和鬼神、祭祀、吉凶、禍福有關。清朝康熙帝深受漢文化影響,其兒子名字的第二個字都是示字旁的字,如大家比較熟悉的胤禔、胤礽、胤禛、胤禩、胤祥、胤禵,這些字雖然不常見,但從字源來說都與祭祀或鬼神有關,並且都帶有福佑美好之義。

e5c0a72a986ece0019bb0c95311ffd44.jpg


  再進一步引申,示才表示給人看、讓人知道、告訴別人,【玉篇】就說『示,語也,以事告人曰示也。』如此,方才有了今天我們所說的表示、告示、指示、展示、示範等等意義。

db5a84845bf803e98586dccc6ad05282.png


  【詩經·鹿鳴】中說:『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在座的賓客喜愛我,告訴我至善之道、至真之理。知識的傳承並不容易,真理的大道更是崎嶇,於是前輩們總是願意將自己的所得分享、展示給後人,讓後人在成長的路上能有所警示、少些磕碰。比如在詩詞中的大量『示兒詩』,就是通過詩歌,或誇讚勉勵,或囑咐訓示,來進行對兒女的培養教育。宋代詩人陳俊卿,寫有【示二子】,其詩言:『興來文字三杯酒,老去生涯萬卷書。遺汝子孫清白在,不須廈屋太渠渠。』告誡兒子要清清白白做人。

9a648ea173e124c056d2611c352089a4.png


  宋代詩人陸游也寫了很多『示兒』詩,大多是在傳授知識、教導做人的道理。比如【冬夜讀書示子聿】:『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就是用自己做學問的經驗總結來教育孩子,告訴孩子做學問要堅持不懈、早下功夫,不能滿足於表面的理解,而要在實踐中去加深認識。而那首廣為人知的【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則是傳達出深沉而真摯的愛國之情,在對孩子的諄諄囑咐之中,內含着愛國教育。

2dda58b8a7c6926e9ae32730dd0ca4ab.jpg


  正如陸游的那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前輩的告示、警示是一方面,自己的領悟又是另一方面。通過旁人的好意,我們雖然也可以獲得啟示、得到幫助,但自己能真正領悟才是將知識化為己用。中國的禪宗講究頓悟,【景德傳燈錄】上曾記載舒州天柱山崇慧禪師與一位僧人的對話,僧問,崇慧禪師以一句詩回答,僧又問,師又答,但僧還是不明白,於是『乞師指示』,禪師只以一句『萬古長空,一朝風月』作答,希望僧人能自己體會、自己領悟,而不做更多指示。


  萬古長空,一朝風月。是瞬間中得到永恆,在萬物中化為一體,境界至高,耐人尋味。這時候語言乏力,而只能靠自己神思遨遊去領悟其中的內涵了。而『示』的意義的演變,從神靈到表示、告示,越來越走近人民生活,越來越貼近人的情感表達。(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施希茜)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5 ... ic2knQ/0?wx_fmt=gif);background-size: 100.7329%;background-attachment: scroll;line-height: 1.6;box-sizing: border-box;background-position: 0% 0%;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repeat;">
b3ac7144f963747fbf26c24b62664b19.png
eb24754da2c5f6ede3524f61b33879e7.jpg
8fdf637fcfe47bd84555a257a696781e.png
1fe4751e14b5d7d362b62314734ddc34.png
64f193c053fb1d6dcae6b2af6251f2ad.jpg
267453c0f1e24381356ed8179074870e.png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