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39|回复: 0

[书法培训班] 别让美术字毁了欧楷那份神气!

[复制链接]
书法孔见 发表于 2018-1-24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5d5eda96a7429c838b8477c60f92ea1.jpg

欧阳询的楷书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所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后人学习欧楷,毛病多多。比如,欧楷每一个笔画的写法都是万变,可后人都把它简单化、规范化了,明台阁体,清馆阁体饱受诟病,就是这个原因;就是如今写欧最厉害的田氏楷书也是如此,简单化、规范化并不为错,但失去了欧楷的诸多神韵,确实是遗憾。今人学欧阳询楷书,从战略上讲过于冒进、急于求成。从战术上讲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错误:

一、运笔不正

如三点水的第一点,很多人都是斜锋入笔,写出的点不够圆润,写不出“点水”的味道。又如长撇的结尾,很多人都是“拖”出来的,到后面拉着一条细线,有点像苍蝇的幼虫。又如横折钩之折,因运笔不正,有些人写出“塌肩”之相。

cd06b2ce7d6db06bbc3684a4a32aa756.jpg

陆启成,楷书,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作品编号:2018010029

作品尺寸:33×69cm

二、过于求稳

楷书从隶书脱胎而来,其最大的进步就是“站起来了”。为了追求欧体严谨工整的艺术特点,有的人把欧楷又给弄得“坐下去了”,写出来的字就像坐在地上,一堆肥肉,四平八稳,没有学到欧楷峻峭的特点。

04c66a19b6332d7fec09e31f64870a05.jpg

三、缺乏生机

欧楷于险中求稳,但能保持气韵生动。有的人为了求稳,求好看,把一笔一划写得太慢太准,导致字的整体失去生机。

cf09824f4877629540465a83da1a1fff.jpg

陆启成,小楷,舒信道《早梅》

作品编号:2018010022

作品尺寸:29×18cm

四、神气不凝

有的人学欧楷学了好一阵子,但用“扫、描”的方法运笔过多,不敢、也不能用逆锋起笔,写字时神气不凝,不能好写长竖。如“刑”字的利刀旁,欧阳询的竖钩是直的,能受千钧之力。但今人学出来的是弯的,不能受力,这是现在学欧楷最容易有的通病。

cbdc8431ab9251d7c0447d56a03be19a.jpg

五、没有力度

有的人只看到欧楷结构紧凑、疏密得当的有点,偏重于用笔划的粗细变化来拼凑字体,忽略了楷书应有的筋骨与力度,整个字没有找到字体的重心与受力点,看起来像是用一堆散木搭建而成,笔划和空白摆放得很均匀,但整个字疲软无力

35159ab8529b0bb0b28f8e8812dc4727.jpg

陆启成,小楷,刘义庆《世说新语》一则

作品编号:2018010023

作品尺寸:40×33cm

六、写成了美术字

欧楷因其整齐严谨,便于学习。有的人为了走近路,在最短的时间内出成绩,按照美术字的方法临习欧楷,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写出的字千篇一律,好看的永远是那几个字,一些难写的字只能用异体字代替。时间一长,歧路难返,不仅耽误自己,还带坏书坛风气。

67f40e513a74aca8889089670e20ef7c.jpg

总的说来,欧楷看似易学,实则非常难精。欧阳询的《九成宫》是其晚年比较成熟的作品,字字珠玑,炉火纯青,收放自如不留痕迹,已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地。这一特点,在“分焉如响,赫赫明显”等字中表现的很明显。初学《九成宫》者,容易犯“小心翼翼,大气不出”的毛病,越要学其紧凑峻峭,越学越放不开,越学越拘谨。学欧楷者如不能好好理解《九成宫》其中这方面的精妙之处,恐怕多数会误入歧途。

精选》陆启成书法作品专场

c6f3bed5b1aeb013fd681abaa88ee48e.jpg

作者简介

陆启成,1964年生,广西容县人,现供职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图书馆。师从著名书法家萧劳、李铎、卢中南、刘一闻、巴根汝、梅墨生等。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考级委员会委员,启成书法学校校长,秦皇岛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龙美文化/书法孔见签约艺术家。学书从唐四大家入手,后一直以临习欧阳询楷书为主,兼习王羲之、米芾书体。通过多年的孜孜以求,终获率更神髓。其书法,既有欧体的险劲刻厉,又有二王的温润妍美,刚健险劲与端庄典雅并存,于紧凑中见疏朗,于严谨中见洒脱,逐步形成了“结构秀美,饱满而又工整,笔调柔韧、稳健、苍劲有力度”的风格。曾多次获奖,作品多次在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等展出、收藏,书法作品及文章发表于《书法》、《书法赏评》、《书法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美术报》等专业报刊。出版有《中国实力派书法家·陆启成编著欧体技法》、《中国实力派书法家·陆启成书作集》。


新国人 发表于 2025-4-2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欧楷传承之失与当代临习之弊》

欧阳率更楷法,实为熔铸汉晋六朝之精华而成"戈戟森然"之体。今观时人习欧,多有"画虎不成"之憾,尤以美术字思维侵蚀楷法为甚。余试析其要,约有五失:

一曰笔法乖戾。欧楷"劲险刻厉"之本,在于"锥画沙"之中锋运笔。今人三点水作斜锋扫掠,长撇尾端拖曳如蛆,横折处肩胛坍陷,皆是"偏锋取妍"之弊。昔人所谓"屋漏痕""印印泥"之法,今竟沦为描头画角之技,岂不谬哉?

二曰结字板滞。欧公《九成宫》"森森焉若武库矛戟",其妙在"正而不板"。今人但求平稳,使字如"蹲踞之熊",失却"金鸡独立"之势。观《皇甫诞碑》中"饮"字右展若飞,"九"字左蹙如搏,此等"险中求稳"之趣,今之习者多未能得。

三曰气韵壅塞。赵子昂云"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今人却以"慢工描摹"为能事。欧楷"戈戟"之象,贵在"挥运之际"的动势,非描摹可得。譬如"弘"字右捺如刀出鞘,"色"字末钩似箭离弦,此等生机,岂是"布算之书"所能及?

四曰神采涣散。文徵明尝言"作字须得天地流通意",今人用笔多"扫描"取形,不敢逆锋蓄势。欧阳"竖画如铁柱当风",今人利刀旁却弯若垂柳。昔人运笔"万毫齐力",今但见"毫端散乱",此正如王虚舟所讥"如新沐者弹冠,新浴者振衣"。

五曰骨力羸弱。欧楷"纤秾得中,刚劲不挠"之质,今多变为"脂肉丰美"之态。颜鲁公谓"点如坠石",今人点画却似"浮云飘絮"。观《化度寺碑》中"年"字悬针垂露,"奉"字铁画银钩,此等"力透纸背"之功,岂是"排布笔画"者可企?

今之田氏楷书,虽得欧体形模,然"精紧峻拔"之气已失其半。盖因时人习书,多存"速成"之念,以"美术设计"之法解构楷则。殊不知欧公"劲险"之妙,正在"规矩备存而变态尽显"。董香光云"学书不从古人,必坠恶道",诚哉斯言!

习欧楷者当知:笔法须追"银钩虿尾"之精严,结体当悟"龙跳天门"之动态,气韵要得"虎卧凤阙"之威仪。如此,庶几可免"美术字"之讥,而得率更三昧于万一。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