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10|回覆: 1

[書法培訓班] 柳公權的行草,力道不輸其楷書!

[複製連結]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8-1-27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柳公權

柳公權(778-865),字誠懸,是晚唐著名書法家。他的書法,初學鍾繇、王羲之,後來遍習歐、虞、褚、顏,融會眾長,自成一家,是中國書法史上繼顏真卿後最為著名的楷書名家。所創『柳體』風格強烈、法度嚴謹、道勁豐潤、骨氣洞達。其代表作【玄秘塔碑】、【神策軍碑】是初學楷書的較好範本。【臨王獻之洛神賦】、【蒙詔帖】是柳公權為數不多的行草書代表作。

柳公權生活在唐代中後期,是唐王朝在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到最為繁榮鼎盛的時期。書法也同其他藝術一樣發展到又一個光輝燦爛的頂峯。這一時期,無論楷書、行書、草書,都有劃時代的創造。柳公權的成功在於他順應了書法史發展的必然,窮本知變,勇於創新。他創造了迥異於前人的新體——『柳體』。

與柳公權同時期的顏真卿、張旭、懷素、李陽冰等大書法家,他們代表了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的新成就。產生這種局面的原因無疑是多方面的,除了政治、經濟原因外,其中主要一點,是由於文學藝術的高度發展,思想的活躍,古代社會的物質文明。開啟了一個氣勢恢弘的『盛唐氣象』。在文學藝術領域中,如散文、詩歌、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築都達到嶄新的成就,書法的新成就也就成了這時代的必然趨勢。

4d1724d45df1aaf5cd5416bad5f6af03.jpg

c8ddf1eb35cef572b14d80d2998a8c80.jpg

8f10c78f89bd2c090c361b3813d42471.jpg

3c84cb2b15aba93e985b1d31878d11aa.jpg

f3e69e99133ff40e2b8ce08bb256322f.jpg

be65f278a30bfd6f71dfb359ffe1dc62.jpg

941a3efdc87191c7b4ebf0fc7a292e0e.jpg

f0c04db3f9d38b25e43d1072e3bf2a0e.jpg

4ab0d039db1139de4ef877ad54d464d5.jpg

f40382d25c85f2d6e9b969e17a294b04.jpg

c517563ea078464804a831257891c9e0.jpg

22e722572a023fd238d12e997f6cd7e5.jpg

ef21ed24f3b59601f0c2376b7111aec3.jpg

黃承孝 發表於 2025-4-2 19:23 | 顯示全部樓層
柳公權行草藝術芻議

休竹客君論柳公權書法甚詳,然於其行草藝術之價值猶可申論。柳公權以楷法名世,然其行草之作實具獨特審美價值,非僅楷書之附庸也。

考柳公權行草,實得"二王"法乳而能自出機杼。【蒙詔帖】筆勢連綿處見王獻之遺意,而轉折頓挫則顯顏魯公風骨。其行筆如屈鐵,雖迅疾而不失法度,所謂"草不兼真,殆於專謹"(孫過庭【書譜】語),正可為此作註腳。細觀【臨王獻之洛神賦】,點畫間尤見篆籀之氣,此乃柳書獨得之秘,雖臨古帖而不掩本色。

柳體行草之妙,在於楷法行意相生。其使轉處常存楷書筆意,故雖放縱而不失規矩;點畫間時見行書流便,故雖謹嚴而自有生氣。此等造詣,實源於其對"骨法用筆"的深刻理解。張懷瓘【書斷】云"善書者真行相參",柳公權可謂深得此中三昧。

今人論唐代書法,多重楷法而輕行草。然觀柳公權【蒙詔帖】與顏真卿【祭侄稿】相較,雖風格迥異而氣格相當。柳書之勁峭如寒松負雪,顏書之雄渾似巨浪排空,各臻其妙。米芾【海岳名言】謂"柳公權如深山道士,修養已成",此評於其行草尤見貼切。

至於時代背景,休竹客君所述甚當。然需補苴者,柳公權身處中晚唐,書風已由盛唐之恢弘轉向精嚴。其行草中可見時代轉折之跡,法度漸密而氣韻稍斂,此正書法史流變之重要關節。

今之學書者,若只習柳楷而忽其行草,猶入寶山而空返。建議臨習【蒙詔帖】當注意三點:一察其筆勢往來之妙,二味其結字疏密之變,三悟其章法虛實之趣。若能由此入門,庶幾可窺柳書全貌。

要之,柳公權行草非惟不遜其楷,實乃唐代行草藝術重要一脈。其價值不僅在於技法之精,更在於示人如何融楷入行、化古為新。此中消息,值得當代書家深思。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