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与宋明理学的关系 儒学讲究“内圣外王”。 内圣的重点,在心性之学,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外王的重点,在于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讲修身、齐家、治国而平天下, 儒家的外王之学,经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等古圣先贤的探究发扬,到汉代时,已经趋向成熟, 儒家的内圣之学,从孔子,到曾子,再到子思,传到孟子那里时,传不下去了,一下中断了一千多年。直到宋朝理学的兴起,儒家内圣这门学问,才得到复续,并逐渐趋向成熟完善。 因此,宋明理学从表面上看,似乎专于心性之学;但如果深入其中,就可以发现,它并非仅仅局限于心性之学的探究,而是贯通内圣外王,发展完善了儒学的整个思想体系。 这也决定了儒学的发展,在历史上有比较明晰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在孔子之前,从尧、舜、禹,一直到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父子,可称为原始儒学。 第二阶段,为孔、孟时代。儒学在这一阶段大放异彩,开始有意识地走向体系化。 第三阶段,为汉代儒学。汉代儒学受子夏、荀子等人的影响,以董仲舒为代表,将儒家的外王之学推向成熟。 第四阶段,为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别称宋明新儒学,它基本贯通了内圣与外王,使儒家的整个思想体系得以构建完成。 对宋明理学做出卓越贡献的学者非常多,但概括起来,其代表人物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宋代的朱熹,一个是明代的王守仁。 朱熹强调“格物”的重要性,可勉强称之为格物派;王守仁片面地强调“格心”,可称之为格心派,或心学派。 宋明理学有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极为重视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在理学兴起之前,《论语》虽然也是经,但属于“准经”,比“正式的经”略低一格;而正式的经只有诗、书、礼、易、乐、春秋。 那时,《大学》与《中庸》,还仅仅只是《礼记》当中的篇章,没有被独立单列出来。而《孟子》只是“子”,尚在经的范围之外。 而理学兴起后,《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的地位迅速升起,被称为“四书”;地位等同于“五经”。 甚至有人认为,“五经”属于未经加工过的粗米,而“四书”是经过加工过的精米;有了精米吃,这粗米就可以暂且放一放。这等于说,学习儒家经典,首先要读“四书”,至于“五经”反而次要一些,等学“四书”有了余力,再学亦可。 为什么在理学兴起后,“四书”如此受重视呢? 这是因为理学主要是解释“四书”的,理学的整个学说,都依附在“四书”之上。理学,实际可称为“四书”之学,舍弃“四书”,理学就不能存在。 例如,朱熹的思想虽然博大,但其要旨主要凝结于《四书章句集注》之中;王守仁的思想,则主要凝结在《传习录》之中,而《传习录》主要依附的也是“四书”。 现在传统文化复兴,大家非常重视对“四书”的研读,却对宋明理学不很用心,这其实是一种相当错误的学习方法。 学习“四书”,必须同时学习宋明理学;如果不通宋明理学,就不可能真正读懂“四书”,因为宋明理学就是“四书”的解释学,而且是迄今为止最好、最完备的“四书”解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