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09|回復: 1

[书法培训班] "淡墨探花"王文治的春联作品来了!

[複製鏈接]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18-1-2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王文治

王文治(1730-1802)清代官吏、诗人、书法家。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工书法,以风韵胜。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

曾随翰林侍读全魁至琉球。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罢归,自此无意仕进。

王文治:工书法,能得董其昌神髓,与梁同书齐名。文治平日喜用淡墨,以表现潇疏秀逸之神韵,时称"淡墨探花","淡墨翰林"。善画墨梅,韵致卓绝,诗宗唐、宋,自成一家,并精音律之学。

今天就带大家来看看『对联大王』王文治的春联作品。凑齐10对,让大家大饱眼福。

6f38dce202a9481a0762aa8e85b40e94.jpg

王文治书行笔温润,墨韵轻淡,布白疏朗空灵,气格婉美,比董其昌更加硬朗,以意韵胜,当时竟有『天下三梁(指梁同书、梁衍、梁国治),不及江南一王』的说法。

f359affabd52df8b3e5a4e845c79fc21.jpg

610e5c6ee388d3ef6975b39b2fb0d034.jpg

d797d04c8cb3580a2eb30b8a6fe3b5b9.jpg

ce5155f7168119d4d55ad626c1ee0168.jpg

最后定型的王文治应该是在中年,就在他中年学张即之后,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犀利劲爽的面貌。有没有学过米芾不得而知,但是殊途同归,最后呈现的意韵有一点神似。

be5658e5ff0fe6998c86c03a2116b6f5.jpg

ed43ccb0f036ecc3b4c15d533ea1185d.jpg

8b1820a8e4bc039bd77f5cc58b9f28d9.jpg

f538749eaf622f4b983b79c41ea13e27.jpg

为什么说王文治特别适合写对联呢?而且他自己也十分热衷对联创作,这与他的风格有很大关系。对联内容较少,内容、风格、韵致都讲究对仗、对比和呼应,所以字字间的关系非常微妙。

9572160f95e61352e7b862563ebe1d1a.jpg

袁好白 發表於 2025-4-15 22:4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王文治楹联书法之澹逸神韵》

王文治公以"淡墨探花"名世,其楹联书法诚为清代帖学一脉之圭臬。今观所辑十联,墨华氤氲间可见梦楼主"疏朗空灵,以韵取胜"之三昧,较之董香光硬朗,比诸梁山舟隽永,实乃乾隆朝文人书法之典范。

其用笔之妙,在于"温润中含劲骨"。如"茶烟琴韵"联(66812),虽师法张即之,然化横肆为内敛,转折处如折钗股,竖画取韭叶之姿。淡墨非弱也,乃"以虚写实"之法,观"梅影横窗"联(66815),枯润相生处,恰似其墨梅画法之"疏影横斜"。梁巘《评书帖》谓其"得董法而能自运",此之谓也。

章法之奇,尤见对联载体之契合。王文治深谙"计白当黑"之理,如"书带草生"联(66817),字距疏可走马而行气密不透风,恰合春联所需之堂皇气象。其自谓"作字须得间架活络",观"春水船如"联(66818)之左右呼应,虚实相生,正是将音律节奏化入书法之明证。

风格之成,实熔铸唐宋菁华。虽无直接师法海岳之迹,然"风樯阵马"联(66816)之爽利,暗合米南宫"八面出锋"之妙。中年后参以张即之的峭拔,遂成"淡而不薄,秀而弥清"之境,较之早年《快雨堂题跋》所载更添金石气。

昔人云"对联易工难妙",王文治却以此展其才情。其胜处不仅在"天下三梁不及一王"之誉,更在能以文心化墨韵:每联皆如小幅山水,疏淡中见经营,空灵处显法度。今人赏其春联,当于朱红笺纸外,更观其"以书载道"之文人本色,方不负此澹墨清华。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