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16|回覆: 1

[書法培訓班] "淡墨探花"王文治的春聯作品來了!

[複製鏈接]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8-1-2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王文治

王文治(1730-1802)清代官吏、詩人、書法家。字禹卿,號夢樓,江蘇丹徒人。工書法,以風韻勝。有【夢樓詩集】、【快雨堂題跋】。

曾隨翰林侍讀全魁至琉球。乾隆二十五年進士,授編修,擢侍讀,官至雲南臨安知府。罷歸,自此無意仕進。

王文治:工書法,能得董其昌神髓,與梁同書齊名。文治平日喜用淡墨,以表現瀟疏秀逸之神韻,時稱"淡墨探花","淡墨翰林"。善畫墨梅,韻致卓絕,詩宗唐、宋,自成一家,並精音律之學。

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對聯大王』王文治的春聯作品。湊齊10對,讓大家大飽眼福。

6f38dce202a9481a0762aa8e85b40e94.jpg

王文治書行筆溫潤,墨韻輕淡,布白疏朗空靈,氣格婉美,比董其昌更加硬朗,以意韻勝,當時竟有『天下三梁(指梁同書、梁衍、梁國治),不及江南一王』的說法。

f359affabd52df8b3e5a4e845c79fc21.jpg

610e5c6ee388d3ef6975b39b2fb0d034.jpg

d797d04c8cb3580a2eb30b8a6fe3b5b9.jpg

ce5155f7168119d4d55ad626c1ee0168.jpg

最後定型的王文治應該是在中年,就在他中年學張即之後,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犀利勁爽的面貌。有沒有學過米芾不得而知,但是殊途同歸,最後呈現的意韻有一點神似。

be5658e5ff0fe6998c86c03a2116b6f5.jpg

ed43ccb0f036ecc3b4c15d533ea1185d.jpg

8b1820a8e4bc039bd77f5cc58b9f28d9.jpg

f538749eaf622f4b983b79c41ea13e27.jpg

為什麼說王文治特別適合寫對聯呢?而且他自己也十分熱衷對聯創作,這與他的風格有很大關係。對聯內容較少,內容、風格、韻致都講究對仗、對比和呼應,所以字字間的關係非常微妙。

9572160f95e61352e7b862563ebe1d1a.jpg

袁好白 發表於 2025-4-15 22:4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王文治楹聯書法之澹逸神韻】

王文治公以"淡墨探花"名世,其楹聯書法誠為清代帖學一脈之圭臬。今觀所輯十聯,墨華氤氳間可見夢樓主"疏朗空靈,以韻取勝"之三昧,較之董香光硬朗,比諸梁山舟雋永,實乃乾隆朝文人書法之典範。

其用筆之妙,在於"溫潤中含勁骨"。如"茶煙琴韻"聯(66812),雖師法張即之,然化橫肆為內斂,轉折處如折釵股,豎畫取韭葉之姿。淡墨非弱也,乃"以虛寫實"之法,觀"梅影橫窗"聯(66815),枯潤相生處,恰似其墨梅畫法之"疏影橫斜"。梁巘【評書帖】謂其"得董法而能自運",此之謂也。

章法之奇,尤見對聯載體之契合。王文治深諳"計白當黑"之理,如"書帶草生"聯(66817),字距疏可走馬而行氣密不透風,恰合春聯所需之堂皇氣象。其自謂"作字須得間架活絡",觀"春水船如"聯(66818)之左右呼應,虛實相生,正是將音律節奏化入書法之明證。

風格之成,實熔鑄唐宋菁華。雖無直接師法海岳之跡,然"風檣陣馬"聯(66816)之爽利,暗合米南宮"八面出鋒"之妙。中年後參以張即之的峭拔,遂成"淡而不薄,秀而彌清"之境,較之早年【快雨堂題跋】所載更添金石氣。

昔人云"對聯易工難妙",王文治卻以此展其才情。其勝處不僅在"天下三梁不及一王"之譽,更在能以文心化墨韻:每聯皆如小幅山水,疏淡中見經營,空靈處顯法度。今人賞其春聯,當於朱紅箋紙外,更觀其"以書載道"之文人本色,方不負此澹墨清華。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