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范字研习刍议》
顷见"1122个隶书学习范字"之帖,诚为书道研习者之佳资。隶书作为篆楷之枢机,其笔法结体尤显汉字演进之妙谛。今就所见范字版本,略陈管见如次。
一、版本考辨 所示两套范字,版本一自66914始,版本二由66969起,皆属系统编号。细察其字势,版本一多取《乙瑛碑》之方整峻拔,版本二近《曹全碑》之秀润流动。学者当知:东汉碑刻有"方劲"与"圆融"二脉,此二版本恰成对照,正可互参。
二、笔法要诀 隶书贵在"蚕头燕尾"、"一波三折"。观范字中"之"字末笔,当体会"磔"法之提按节奏;"子"字弯钩,可见"趯"势之蓄发转换。尤其横画起笔之"逆入平出",与篆书"藏头护尾"已显分野,此即所谓"隶变"之关键。
三、结体特征 所列范字足见"八分"之妙:左右舒展如"奉"字之波磔,上下紧凑若"書"字之叠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66955"与"66986"等编号字例,其偏旁组合已初现楷法端倪,正可印证卫恒《四体书势》"隶者,篆之捷也"之说。
四、临习建议 1. 宜先择定一家:或取《张迁碑》之古拙,或法《礼器碑》之精严 2. 每日精研十字:重点揣摩"燕不双飞"的笔势规律 3. 比较版本差异:如"66930"与"66992"同字异态,可悟结字变化
昔年康南海《广艺舟双楫》有云:"汉隶之可学者,峻拔、疏宕、丰茂而已。"今有此系统范字,学者更当以"察之尚精,拟之贵似"为要。倘能由形入神,自可上追中郎遗法,下启魏碑新风。然需谨记:习隶贵在得"金石气"而非"枣木味",故临写时当以"屋漏痕""锥画沙"笔意为宗,方不负此佳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