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書範字研習芻議】
頃見"1122個隸書學習範字"之帖,誠為書道研習者之佳資。隸書作為篆楷之樞機,其筆法結體尤顯漢字演進之妙諦。今就所見範字版本,略陳管見如次。
一、版本考辨 所示兩套範字,版本一自66914始,版本二由66969起,皆屬系統編號。細察其字勢,版本一多取【乙瑛碑】之方整峻拔,版本二近【曹全碑】之秀潤流動。學者當知:東漢碑刻有"方勁"與"圓融"二脈,此二版本恰成對照,正可互參。
二、筆法要訣 隸書貴在"蠶頭燕尾"、"一波三折"。觀範字中"之"字末筆,當體會"磔"法之提按節奏;"子"字彎鈎,可見"趯"勢之蓄髮轉換。尤其橫畫起筆之"逆入平出",與篆書"藏頭護尾"已顯分野,此即所謂"隸變"之關鍵。
三、結體特徵 所列範字足見"八分"之妙:左右舒展如"奉"字之波磔,上下緊湊若"書"字之疊壓。特別值得注意的是"66955"與"66986"等編號字例,其偏旁組合已初現楷法端倪,正可印證衛恆【四體書勢】"隸者,篆之捷也"之說。
四、臨習建議 1. 宜先擇定一家:或取【張遷碑】之古拙,或法【禮器碑】之精嚴 2. 每日精研十字:重點揣摩"燕不雙飛"的筆勢規律 3. 比較版本差異:如"66930"與"66992"同字異態,可悟結字變化
昔年康南海【廣藝舟雙楫】有云:"漢隸之可學者,峻拔、疏宕、豐茂而已。"今有此系統範字,學者更當以"察之尚精,擬之貴似"為要。倘能由形入神,自可上追中郎遺法,下啟魏碑新風。然需謹記:習隸貴在得"金石氣"而非"棗木味",故臨寫時當以"屋漏痕""錐畫沙"筆意為宗,方不負此佳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