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天宝十四年,安禄山率兵自渔阳郡直逼长安,唐玄宗仓皇出走,逃入四川,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绘安史之乱爆发时,没有写胡人铁骑,没有写金戈弓箭,仅仅“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一句,战争的警报奏然拉响,敌军之凶猛、皇宫之混乱跃然纸上。 鼓的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面鼓的形状,右边是一个人手拿鼓槌在击鼓。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由于形制构造和演奏技巧的不同,可产生相当丰富的音色变化。在《诗经》、《史记》等古籍中,有“鼍鼓逢逢”、“鞉鼓渊渊”、“振夔鼓之镗镗”、“坎其击鼓”等数十种形容鼓声的象声词,妙趣横生。 鼓的声音激越雄壮而传声很远,在古时首先被用于战争中。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神器,“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牛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在黄帝与蚩尤的大战中,黄帝从东海流波山上猎获了一只叫作“夔”的神兽,将其皮制成鼓,敲打起来,顿时声似雷霆,直传千里之外,天地为之变色,最终帮助黄帝战胜了蚩尤。先秦时期,鼓已作为壮音,出征先要击鼓,如《诗经·邶风·击鼓》中有“击鼓其镗,踊跃用兵”。战鼓与战旗、战金一样,是指挥军队作战的号令,“师之耳目,在吾鼓旗”,将帅指挥千军万马,需要借助于金鼓和军旗传递信息。士兵们看见军旗前进、鼓声大作,遂热血沸腾、勇气倍增,奋勇前进冲向敌军,这就是“击鼓进兵”;一听见鸣金,则知道是撤退的号令,即所谓“鸣金收兵”。《国语》中说:“鼓无退声”,鼓声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士兵们只要听闻鼓声,就会义无反顾地挥戈冲向前去。 除了战争,古代的礼与乐也都离不开鼓。鼓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诗、乐、舞及宫廷宴集、庙堂祭祀等各种仪典中。《诗经》中有“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年轻的小伙子会通过鸣钟击鼓以取悦心仪已久的美丽姑娘;“钟鼓既设,一朝飨之”,文人雅士则常在酒席宴上摆放钟鼓,即兴弹奏以助饮酒赋诗之雅兴。此外,鼓还曾被用作“更鼓”:古代的城市,早上敲钟,城门开启,万户活动;晚上击鼓,城门关闭,宵禁人息。这种以晨钟暮鼓作为重要起居信号的社会管理方式,至少延续了千年之久。后来,人们便借“晨钟暮鼓”来形容时光的推移,例如汪元亨在《朝天子·归隐》中就写道:“暮鼓晨钟,秋鸿春燕,随光阴闲过遣。” 今天,鼓在社会生活中依然十分重要,逢年过节、喜事庆典,倘若听不到振奋人心的鼓声,仿佛就少了喜庆热烈的气氛。这是因为自古以来,老百姓们就对鼓怀有特殊的感情。《说文解字》中说:“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也。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鼓乃“春分之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呢?许慎解释说,春分时节,植物的种子扩张开它们的皮甲,从土中萌生出来,听到鼓声就好像听到植物种子扩张萌生的“春分之音”。可以看出,人们把天上雷霆的轰鸣、春天气候的温馨、万物生长的动态等,都融会于鼓字中。鼓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因此,逢有喜庆总想捶打几声以抒发内心喜悦之情。而它的简单纯粹,让许多即使不知宫、商、角、征、羽为何物的平民百姓,拿起鼓棰来照样能擂得眉飞色舞、鼓声震天。人们往往一边打鼓,一边随之起舞,鼓的节奏与舞的力量结合,便有了振奋、激励的作用,我们现在使用的鼓舞士气、欢欣鼓舞等诸多词汇,都由此而来。 隆隆鼓声中,传来的是历史的袅袅回音,是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张扬。从神鼓到战鼓,从战鼓到乐鼓,从乐鼓到更鼓,鼓总是在重要的时刻敲响,伴随着我们,从远古走向现代,从蛮荒走向文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郝思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