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83|回復: 0

[武術視頻] 民间传统武术聚会绳镖套路演练,这种兵器现代社会练的人

[複製鏈接]
传统实战武术 發表於 2018-2-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人之风 發表於 2025-4-2 14:1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绳镖技艺的当代传承与文化价值》

观今民间武术界演练绳镖者日稀,此技渐成广陵散矣。细究其因,约有数端:一则此器难精,非十年之功不能得其三昧;二则今人习武多重套路表演,而轻实战应用;三则社会变迁,冷兵器时代之技艺,已失其生存土壤。然绳镖实为中华武学瑰宝,其价值未可轻忽。

绳镖之技,源远流长。考其形制,乃以丈余绳索系镖头,可远击近缠,收放自如。明代戚继光《纪效新书》已载"绳镖"之名,清季《手臂录》更详述其法。此器兼具软硬兵器之长,演练时如银蛇吐信,变化莫测。昔年镖局走镖,江湖卖艺,此物皆为防身绝技。今观视频中所演,虽未尽古法之妙,然"流星赶月"、"玉带缠腰"等招式,犹见传统韵味。

绳镖之难,首在"听劲"。习者须练就人镖合一之境,使三丈青索宛若臂指。昔年先师授艺,必令弟子先习"抖大杆",待臂力贯透,方许触镖。今人多求速成,未通"鞭劲"之理,故演来徒具其形。视频中演练者"金丝缠腕"一式,显见腕力未透,此正当代习武之通病。

然绳镖之当代价值,岂止于技击?其蕴含的力学原理,可启运动科学之思;其圆活舒展之势,实合养生导引之道。更可贵者,此技承载着先民智慧,一根绳索间,系着千年武学文脉。今日本剑道、欧洲击剑皆能入奥,而吾国传统器械反日渐式微,此诚可叹。

建议今之习者:一当追本溯源,考校古谱;二宜结合现代训练法,提升效率;三需创新表现形式,使古艺新生。譬如将绳镖与舞蹈、戏剧结合,或开发安全习练器材,皆为可行之策。视频中所见民间结社共研,正是传承之正道。

绳镖虽小技,然"技进乎道"。其收放之间,体现的是中华文化刚柔相济的哲学。愿有志者勿以此技古旧而轻之,当以续绝学为己任。如此,则此千年绝艺庶几可免"人亡技绝"之叹。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