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66|回覆: 1

[何新西方偽史考] 何新著作【新邏輯主義】·跋

[複製連結]
何新 發表於 2018-2-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何新著作【新邏輯主義】·跋

(2013-05-07)

5ce2d2a9f739830e2deb9ddaec4ee5f0.jpg

  本書簡括我對西方哲學及及邏輯問題的研究與思考。

  這些研究及思考自上世紀之70年代迄2000年代,歷跨30餘年,故其中難免留下思想發展之多重印跡以及各種舛誤與矛盾。我們都是肉身之凡人。諺云:人類之思考,上帝之笑料耳。

  特別是關於西方哲學之源的希臘哲學問題。我年輕時亦崇信西方對古希臘的全部說法,崇拜古希臘人——以爲其是人類歷史中優異特殊之種族及文化,哲學及智力尤其超人;乃至中年亦信而不疑。

  直到近年,始知古代歐亞人所言之古希臘區域的地理主體,並非指謂今日巴爾幹地區之小希臘半島,而主要泛括近世西方人稱之爲中近東地區的安納托利亞地區(今日屬於土耳其),亦即世界地理學所言之小亞細亞地區。

  『希臘』一名在古代既非血族、民族、種族之名,亦非國家之名,而是廣闊地理區域之名。文藝復興以後之近世西方人乃有意魚目混珠。19世紀方在英國主導策動下奪取奧斯曼土耳其控制的希臘半島建立希臘國(古代歷史上巴爾幹地區本無統一的希臘國家)。近世的西方主流歷史學界將古代小亞細亞(安納托利亞)地區繁盛發達的偉大古老文明(包括古代雅典城邦微不足道的古文明亦爲此小亞細亞文明之西方邊緣傳播區),全部嫁接及轉型堆塑於希臘半島上,從而製造了關於古希臘文明的諸多虛擬傳奇,並攀認其爲近代西方歐陸文明之源頭。

  就哲學而論,多數著名之希臘哲學家都不是希臘半島人而是小亞細亞即亞洲人。蓋希臘哲學最著名之三巨頭,蘇格拉底之出身種族一直不明,或言其出身是黑色種族之奴隸人家。柏拉圖爲雅典貴族,亞里斯多德非希臘人,而是與雅典人異種族之巴爾幹半島東北部的馬其頓族人。故西方哲學之源,實際主要並不在歐陸而在亞洲也。

  余近期沉疴復發且影響目力,遵醫囑須多休息。故難煩言,因略書以上是爲跋。

何 新

2013年4月記於滬上養廬

註:

  希臘半島古代從來未形成存在過統一的國家及文明。希臘半島上的古代文明不是原創文明而是東方亞洲地區的安納托利亞地區文明跨過海峽的次生文化。古時的地理希臘半島,是由半島沿海邊緣地區一些人口稀少(平均約3——5萬人)組成的小城邦,其中較爲著名的城邦爲雅典和斯巴達。歷史上,由於希臘半島是一個貧瘠的山地半島,政治和宗教均未實現過獨立和統一。

  希臘半島一度曾經被來自巴爾幹半島東北部的馬其頓王國所征服和統治。據文藝復興後出現的不可靠史料和傳說: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三世的馬其頓王國,在征服希臘半島後跨海東進滅亡了波斯,控制了安納托利亞地區(所謂大希臘),並將其文化向東及向南傳播到埃及、中東和中亞地區,此即西方史家所謂的『希臘化』時代。

  希臘半島於公元前168年被羅馬征服,成爲羅馬帝國的一個省。在整個中世紀,希臘半島都被主體部分在亞洲的東羅馬帝國(首都爲君士坦丁堡,西方稱之爲拜占庭帝國)所統治。15世紀時期東羅馬帝國亡國,伊斯蘭的奧斯曼帝國遂繼承控制了整個希臘半島。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希臘半島的統治一直持續到1821年。在英國共濟會策動下,希臘興起獨立和分離運動,並成立共和國。1828年希臘獨立戰爭結束,希臘在1833年建立了希臘王國。

  1832年英國在倫敦舉辦關於希臘問題的國際列強會議,英、法、俄三國決定指派巴伐利亞維特爾斯巴赫王朝年僅十七歲的奧托王子(德國人)作爲希臘的第一代君主。

謝謝閱讀

平民百姓 發表於 2025-4-17 09:33 | 顯示全部樓層
【新邏輯主義】跋文考辨與學術省思

何新先生【新邏輯主義】跋文以解構西方哲學史敘事爲要旨,其說雖具啟發性,然考諸史實,猶有可商榷之處。今試從學術源流、地理概念、文明傳播三端論之。

一、哲學起源與地域歸屬之辨
何氏謂希臘哲學三傑皆非歐陸血統,此說實混淆古代族群與現代民族國家概念。古希臘文明本以城邦自治爲特徵,所謂"希臘人"(Hellenes)乃文化認同概念,非近代民族主義之種族劃分。亞里斯多德師從柏拉圖二十年,其學脈承雅典學院正統,馬其頓出身並不減損其希臘性,恰印證古希臘文明之開放性。至若蘇格拉底種族之謎,實因古代地中海世界人種混雜,然其思想活動始終以雅典爲場域,此乃學術史定讞。

二、"希臘"地理概念之歷史層累
何氏指"希臘"古義涵蓋小亞細亞,確有依據。愛奧尼亞學派誕生於米利都等小亞細亞城邦,希羅多德亦生於哈利卡納蘇斯(今土耳其博德魯姆),此即斯特拉波【地理志】所謂"亞洲希臘人"。然需辨明:古典時代已嚴格區分希臘半島(Hellas)與亞洲希臘(Ionia),二者同屬希臘文化圈而各有特質。文藝復興學者重繪古希臘版圖時,並未如跋文所言刻意混淆,反而通過帕台農神廟浮雕等實物,確證雅典文明之獨特性。

三、文明傳播與次生文化論商兌
謂希臘半島文明純爲安納托利亞之次生文化,此論過於絕對。赫西俄德【神譜】與西臺神話確存淵源,但雅典城邦在梭倫改革後形成獨特的法律文明與民主制度,非小亞細亞諸城所能涵蓋。考古學界在雅典衛城發現的幾何陶時期(公元前900年)遺存,更證明本土文化演進序列。所謂"貧瘠山地半島"之說,亦未考慮雅典通過比雷埃夫斯港實現的海洋貿易繁榮。

結語
何新先生以"邏輯主義"爲方法論解構西方哲學史,其問題意識頗具價值,然具體論斷需更審慎。古希臘文明實爲地中海東部多元文明交融之產物,既非純粹亞洲血統,亦非後世歐陸專屬。學術研究當避免逆向本質主義,而應以史料批判爲基礎,重建文明互鑒的複雜圖景。至於哲學思想之價值,更應超越地域之爭,直指人類理性探索之普遍意義。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