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69|回复: 1

[书法培训班] 中国历史上最强的68位书法家及代表作

[复制链接]
书法孔见 发表于 2018-2-11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23039ad3f441dfe8f17bc25b8f7f958.gif

中国历史上最强的68位书法家及代表作

《秦》

1

李斯

(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主张以小篆为标准书体。小篆是相对大篆(金文、石鼓文)而言,又称秦篆。其风格刚柔并济、圆浑挺拔,对汉字的标准化、规范化起了很大作用。

李斯 泰山刻石

李斯 峄山刻石

《两汉》

2

崔瑗

(公元77年-142年)字子玉,东汉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崔瑗工书,尤善章草,师承杜度,书史上并称“崔杜”,梁 袁昂《古今书评》中说:“崔子玉书如危峰阻日,孤松一枝,有绝望之意”。他对后代草书的影响最大,张芝即取法崔,杜而成为汉代草书的集大成者。

9078ea83dae7d07f404b954418874305.jpg

3

蔡邕

(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今河南开封)人。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师事著名学者胡广。除通经史、善辞赋之外,又精于书法,擅篆、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所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唐张怀瓘《书断》评蔡邕飞白书“妙有绝伦,动合神功”。

a7b966e6e7fbb37fb36699e27238f713.jpg

蔡邕 熹平石经

52941518a00552e5d01cda93b8f50d29.jpg

蔡邕 熹平石经

4

张芝

生年不详,字伯英。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有“草圣”之称。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的草书影响颇深。

8ab0061d0eaea35e87ade869043a9e36.jpg

张芝 终年帖

0c0f365855bfbe767c17db8810a69034.jpg

张芝 终年帖

《魏晋南北朝》

1092fe2b50fa819c3ed8f7f7b476ac8d.gif

5

钟繇

(151年-230年)字元常,颍川人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钟繇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钟繇书法。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

127365d63532c5c944302bf27c2e575d.jpg

钟繇 宣示表

0ba054cce6bf09098908fa0a10616128.jpg

钟繇 贺捷表

6

索靖

(239年-303年)字幼安。善章草,传张芝之法,其书险峻坚劲,自名“银钩虿尾”。索靖的书法,内涵淳朴,浑穆如汉隶,转折似今草,对后世影响很大。

索靖 月仪表

7

陆机

(261年-303年)字士衡,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陆机善书法,其《平复帖》是中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平复帖 陆机

8

皇象

字休明,三国时期吴国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善八分,小篆,尤善章草。其章草妙入神品,时有草圣之称。前人对皇象书法平价甚高,唐张怀瓘曰:“右军隶书,以一形而众相,万字皆别;休明章草,相众而形一,万字皆同,各造其极。”可见他创造了“相众而形一”的书风,在书法史上有重要意义。

皇象 急就章

9

卫夫人

卫夫人,名铄,字茂猗(公元272-349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东晋著名女书法家。族祖卫瓘,官至西晋司空,录尚书事,与索靖俱善草书,人称“一台二妙”。卫氏家族世代工书,卫铄师承钟繇,妙传其法,以为楷书订定笔划顺序而闻名。王羲之少时曾从其学书,卫夫人是“书圣”的启蒙老师。

719d3410923c4fb7c7c2c1343005ea0a.jpg

卫夫人 近奉帖

10

王羲之

(303年-361年)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慕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590b0644363ef7c823fa6e2bbff0c4f1.jpg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王羲之 兰亭序

11

王献之

(344年-386年)字子敬。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并称“书中四贤”。王献之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以行书和草书闻名。

王献之 中秋帖

12

王珣

(349年-400年)字元琳。王珣工书法,董其昌称其“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其代表作《伯远帖》是东晋时期难得的法书真迹,且是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迹,一直被历代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视为稀世瑰宝。

王珣 伯远帖

13

王僧虔

(426年—485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北朝时期刘宋、南齐大臣 、书法家,出身“琅邪王氏”,为东晋丞相王导玄孙、侍中王昙首之子。王僧虔喜文史,善音律,工真书、行书。其书承祖法,丰厚淳朴而有骨力。 墨迹有《王琰帖》。著有《论书》等。

王僧虔 王琰帖

非中文名一 发表于 2025-3-30 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秦汉书法四家之典范意义》

秦汉乃中国书法艺术奠基之时,李斯、崔瑗、蔡邕、张芝四家,各开宗派,垂范后世。今就其艺术成就略陈管见。

李斯创小篆一统六国文字,其《泰山刻石》笔势如铁,结体端严,所谓"画如铁石,字若飞动"(唐·张怀瓘语)。秦篆之"玉箸"特征,实肇于此。然其艺术价值更在"削繁就简"的文字改革智慧,使书法始有"法度"可循。

崔瑗章草承杜度而自出新意,《书断》称其"点画之间,莫不调畅"。观其书迹,确有"兽跂鸟跱"之态(晋·卫恒《四体书势》),将隶书之朴拙化为草书之灵动,开后世"匆匆不暇草书"之先河。

蔡邕《熹平石经》乃东汉隶书典范,其"飞白"之法尤具开创性。王羲之评"痛快沉着,绝妙一时",实道出蔡书"骨气"与"神力"并重的特质。石经刊刻本为正经,却成书法范本,足见艺术与功用的完美统一。

张芝虽无真迹传世,然《冠军帖》等摹本仍可窥其"一笔书"之妙。王献之"穷微测妙"之赞,正道出张芝将章草推向今草的关键突破。

此四家者,或立法度,或创体势,皆在文字实用性与艺术表现性间找到平衡。今人习书,当知其变古开今之功,更应悟其"技进乎道"的深意。书道精微,岂独笔墨而已?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