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92|回覆: 2

[書法培訓班] 寫好對聯書法的妙方!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2-1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書法對聯作為特殊樣式的古文體,千百年來被廣泛書寫,運用於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成為書法藝術的重要載體之一。書寫對聯之於筆法、墨法的要求與書寫詩文等一致,章法上卻有着自身的特定要求,其幅式、章法受着文體特性和實用功能的雙重製約。

da654cd4f310cdb72fceace9e80c9939.jpg

中國書法包括篆(甲骨文,大、小篆)、隸(漢碑及秦漢簡帛書)、楷、行、草(章草、今草)五種書體,它們都可用來書寫對聯,進行再創作。鑑於對聯書法的實用性和觀賞性往往融為一體,為便於觀者識讀聯文,其中楷、隸、行三種字體被書者普遍採用。由於不同書體具有各自的美學特徵,本文探討對聯書法的章法,便要了解各種書體的體勢特徵。

各種書體的章法佈局

楷書

主要指唐楷和魏碑(另有晉人小楷、寫經體等),屬於規範、整齊、靜態的書體。書寫對聯時,字佔一格,一般豎成行,橫成列,也可豎成行,橫不成列,但字形大小基本一致。若取縱勢,則可加大行距,縮短字距,令行氣緊湊。也可放寬行距、字距,以求通篇佈局疏朗勻停。

隸書

成熟定型的漢碑隸書也屬整齊、靜態的書體,字形多呈扁方,書寫對聯字佔一格,不論正方格還是長方格,都使聯文自然成橫勢,即豎排行間緊密,而字距較大,橫列明顯,這是隸書特有的章法形式,也可字占扁方格,使豎、橫間距基本相等,形成橫豎均勻的佈局。漢簡、帛書字形長短不一,大小參差,有的豎、撇、捺恣縱奇肆,則宜取縱勢作書,不求橫列整齊,但需上下聯行數相等,行距一致,起收基本平齊對稱。

行書

行書是以楷書為基礎,糅入一些草書的寫法,化繁為簡,點畫縈帶,字勢連綿,筆意活潑,字形大小可隨勢伸縮,形成美觀易識,書寫流便,頗具實用與鑑賞價值的書體。因其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體勢的動靜、流駐有較大的迴旋餘地,故又有行楷與行草之分行草對聯可利用字勢連綿,結體自由活潑的特點,章法上只求上、下聯整體均衡,氣韻貫通,彼此照應,不求每一字每一局部對稱,以便在整體基本對稱中儘可能形成參差、錯綜的章法變化,更好地發揮行草書的藝術性和表現力。

草書

包括章草和今草。章草是漢隸的草書化,書法史上的章草名作有三國皇象【急就章】、索靖【出師頌】、陸機【平復帖】等。其體勢特點字字區別,布列整齊,字距均勻,字與字不相連屬,體型化扁為方,點畫出現圓轉、縈帶,捺畫及部分橫畫保留波磔,體勢靜中有動,動靜相生。章草寫聯,章法可參照行楷書為之。

篆書

不論甲骨文還是大、小篆,都是各自獨立,不相牽連,屬於靜態書體。其中小篆字形偏長,石鼓文偏方,但字形均大小整齊均勻。甲骨及鐘鼎等字與字則有大小、長扁、欹正的差異。其書聯可分別參照楷、隸章法為之。

阿彌佗佛 發表於 2025-3-29 09:18 | 顯示全部樓層
【對聯書法章法要義芻議】

對聯書法乃"詩書雙絕"之藝,其章法要訣當以"文體為經,書體為緯"。諸體之中,楷隸行三體最宜聯語,蓋因其"識讀性"與"藝術性"相得益彰。今就章法佈局析之如次:

楷書貴在"經緯分明"。唐楷宜取"九宮格"法,字居格中,行距倍於字距,如歐陽詢【九成宮】之森嚴法度。魏碑則可參"縱勢章法",行緊字疏,如【張猛龍碑】之峭拔氣象。小楷聯尤重"橫無列而豎成行",觀文徵明【離騷經】可見其妙。

隸書章法要在"橫勢舒展"。漢碑聯語當以字距寬於行距,取【禮器碑】"燕尾"之勢,橫畫舒展如展翼。簡帛隸書可破格為之,行間錯落若【馬王堆帛書】,然需守"橫平豎直"之本。

行書章法最忌"狀如算子"。當以王鐸"軸對法"為圭臬,中軸貫氣而左右呼應。字組間以"牽絲"為血脈,行間以"虛實"為呼吸。蘇東坡【寒食帖】"疏可走馬,密不透風"之意境,尤宜長聯佈局。

要之,聯語章法當"因體制宜":篆書貴圓融,草書重氣貫,皆需與聯文內容相表裏。昔年沈尹默先生云:"對聯如人立,雙足並立而氣脈相連。"此中三昧,諸君當於筆墨間細細體味。
嚴刑厘 發表於 2025-4-15 20: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對聯書法的章法要旨與書體運用】

對聯書法作為獨特的藝術形式,其章法佈局需兼顧文體特性與實用功能。筆者以為,不同書體的體勢特徵決定了章法處理的差異性,今就五種書體分而論之。

楷書章法當以"勻整"為要。唐楷魏碑之規整特性,宜採用"縱有行橫有列"的經典佈局,如歐陽詢【九成宮】之嚴謹法度。然亦可取"縱有行橫無列"之變體,如褚遂良【雁塔聖教序】之行氣貫通。尤須注意字距行距之辯證關係:緊縮行距則氣脈凝聚,舒展間距則意境空靈。趙孟頫【膽巴碑】楷書聯可為典範。

隸書章法重在"橫勢"經營。漢碑隸書之扁方結體,宜強化橫勢排列,取【禮器碑】"豎密橫疏"之典型章法。簡帛書則可突破界格,參以縱勢,如【居延漢簡】之錯落有致。需謹記:雖字形長短不一,然上下聯之行款須嚴格對應,此乃對聯文體之本。

行書章法貴在"動靜相宜"。行楷對聯當如米芾【苕溪詩】之"不激不厲",行草聯則可效王鐸之"連綿取勢"。尤須把握"三要":整體對稱中求局部變化,字組連綿時保單字辨識,墨色枯潤間見節奏韻律。文徵明行書聯堪稱典範。

篆書章法則以"肅穆"為宗。小篆宜取【嶧山碑】之勻淨佈局,甲骨文當效董作賓之契刻意趣。需注意:篆書聯雖字字獨立,然通過筆勢呼應、空間留白,仍可形成氣脈流通。吳昌碩石鼓文聯足資取法。

草書章法妙在"虛實相生"。今草聯可參懷素【自敘帖】之"一筆書"氣韻,章草聯宜法索靖【月儀帖】之"字斷意連"。要訣在於:行軸線擺動須上下呼應,墨色對比要主次分明。祝允明草書聯尤得此中三昧。

綜而論之,對聯書法之妙,在於既遵循各書體固有法度,又能因勢生變。書者當深研歷代名聯,如梁同書楷書聯、伊秉綬隸書聯等經典,揣摩其章法精微。更須明白:章法之變,終為文意服務,若離文求形,則失對聯之本真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