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27|回覆: 0

[武術視頻] 民間傳統功夫太極梅花螳螂拳,看師傅傳授徒弟技擊要訣!

[複製鏈接]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2-1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無人者 發表於 2025-4-8 22: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太極梅花螳螂拳之技擊要旨與師承之道】

觀騰訊視頻所載螳螂拳師授徒之景,深覺此乃傳統武學活態傳承之典範。太極梅花螳螂拳作為北派短打之精粹,其技法體系暗合【周易】"剛柔相濟"之理,尤當以專業視角析其要義。

一、技法特徵之陰陽辯證
此拳種以"太極"為體、"梅花"為用、"螳螂"為形,三者共構完整體系。視頻中師徒演示的"勾摟采手",實為【手臂錄】所載"七長八短"之法的現代表達。其手法講究"硬崩實砸"與"柔化巧取"的瞬時轉換,正應【太極拳論】"陰不離陽,陽不離陰"之訓。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步法中的"玉環步",看似輕靈如梅瓣點地,實含"蹬踏碾鑽"四重勁力,此即【紀效新書】"勢勢相承,節節貫串"之真義。

二、師承規範之禮法深意
視頻中師徒"遞手"時的抱拳禮,非止於形式。考【周禮·保氏】六藝之"五禮",武學傳承首重"師嚴道尊"。當代常見以"打練分離"為革新,然此師仍堅持先授"十二路彈腿"築基,恰合【少林棍法闡宗】"未習打,先練樁"的古訓。尤其糾正弟子"七星式"時強調"肘不離肋"的原則,正是對【內家拳法】"三尖相照"要訣的恪守。

三、實戰要訣的文化解碼
所謂"螳螂捕蟬"之形,實為意象化戰術思維。視頻所示"八剛十二柔"技法,暗含【孫子兵法】"奇正相生"之道。如"崩捶"接"圈手"的組合,既體現【手臂錄】"一寸長,一寸強"的距控智慧,又實踐【陣紀】"舊力略過,新力未生"的時機把握。特別值得玩味的是師傅強調的"聽勁"訓練,實為【萇氏武技書】"以氣運身"理論的具體應用。

此視頻雖短,已足見傳統武學"口傳心授"之精髓。然需警醒者,今人多重形貌而輕心法,若失卻【拳經】"練時情中有,用時形內含"的修為,則徒具螳螂之形而無太極之神。吾輩研習傳統武技,當以"守文持正"之心,參"通變致用"之道,方不負先人傳藝之苦心。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庚辰月丁未日|黃帝4722年三月十一日亥時| 2025/4/8/週二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