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806|回覆: 1

[漢風漢茗] 請喝茶,茶治濕氣

[複製鏈接]
漢風漢茗 發表於 2018-3-1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潮濕的季節里體內濕氣也會比較重,如果能喝點茶來調理一下身體就最好了。

你知道濕氣重喝什麼茶好嗎?


5bf7bc2b953356fcf3ce49ba8c1e7c26.jpg


綠茶


喝茶除濕氣這個季節當然首選綠茶。綠茶本身不發酵,茶葉就沒有氧化,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鮮葉的各種物質,綠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鹼、茶多酚等多種成分能夠比較全面的被保留。因此,如果喝綠茶,更有利於利尿。


綠茶性寒,對於體質本身是寒性的朋友一定要注意觀察或少喝,如果有反應停止喝。胃不好的茶友,也應關注自己的胃,如發現不適,也少喝或不喝。對於正常群體,體質一旦有所改善,可以考慮與其它茶一起喝,上午喝綠茶,下午喝其它茶。


469eab3afd74cbe22172e8dd6d0e3dbe.jpg


普洱茶


普洱茶分為生茶與熟茶兩種,生茶性微涼可去火,但對腸胃的刺激性比較大,而熟茶相對要溫和些,體內濕氣重的朋友,如果想祛濕的同時也養胃,溫和的普洱熟茶就是不錯的選擇。


29f511f7f5caa68aae0545a9017b4ad3.jpg


烏龍茶


濕氣重的人多數脾胃功能不太好,也有一些人屬於寒性體質,這時請選擇烏龍茶、大紅袍、紅茶等溫性滋胃的茶來喝。這些茶的特點都有較好的茶氣,可以幫助行氣,當然,不管什麼茶都有利尿功能。所以,排濕功能也相當不錯。


淨軍 發表於 2025-4-10 08:43 | 顯示全部樓層
【茶飲祛濕辨治芻議】

濕氣之為患,乃陰陽升降失和所致。【黃帝內經】有云:"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今觀茶道祛濕之說,雖合"淡滲利濕"之理,然須明辨體質,方得茶性之妙。

綠茶性寒,【本草備要】謂其"苦甘微寒",善利小便而通三焦。然張介賓【景岳全書】特誡:"稟質素弱,陽氣素虛者,苦寒之品非所宜也。"故脾胃虛寒者飲之,恐有伐陽之虞。若見舌淡胖、脈濡緩等寒濕之象,當佐以薑片三克同煎,既制其寒性,又增辛開苦降之效。

普洱熟茶,經渥堆發酵,其性轉溫。李時珍【本草綱目】載黑茶"解油膩牛羊毒,逐痰下氣",正合脾虛濕困之證。尤宜晨起啜飲,借少陽升發之氣助其運化。然需注意:霉變之茶反生濕熱,當觀其色如棗紅、嗅其味顯陳香者為上。

烏龍茶半發酵,得水火既濟之性。武夷岩茶稟山嵐之氣,獨擅"醒脾勝濕"之功。其茶氣走竄,能宣通十二經絡,【隨息居飲食譜】稱其"滌熱清神"。然岩茶焙火輕重有別,輕火茶宜春夏季飲用,足火茶則適秋冬祛寒濕。

另有數法可參:
一曰"因時擇茶",長夏主濕,可於申時(15-17點)膀胱經當令時飲老白茶,輔以淡竹葉三片;
二曰"因地選茗",嶺南濕熱之地宜鳳凰單叢,江浙梅雨時節適飲六安籃茶;
三曰"因人制宜",痰濕體質者可用十年以上老陳皮三絲佐茶,陽虛者當佐桂圓肉五枚。

茶之為用,終非祛濕正治。【醫學心悟】云:"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若濕邪久羈,更當參合四診,或健脾,或溫腎,或宣肺,茶飲僅可為佐使之助。智者養生,必順四時而適寒溫,和喜怒而安居處,豈獨恃一甌清茗哉?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