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42|回覆: 1

[書法培訓班] 乾貨!行書入門要領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3-2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行書書法相對於楷書來說,在書寫速度和用筆上都有所不同,書寫速度加快,用筆也不像楷書那樣筆筆逆鋒,筆筆回鋒收筆。但是,行書也有行書的特點和規律,學習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133d2cbe6b44fc28fb755ecfafbf11d0.jpg

c7ff46f4c1a6c9660c278935a85e77db.jpg

1、書體流暢。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楷書的書寫,草書的慢寫。

2、筆法簡潔。行書的筆法相對於楷書來說,其特點表現在運筆過程中的簡潔性、快捷性,但並不是說寫行書就是隨意性。行書的書寫是建立在楷書基本功的基礎上而來的。也有人認為,不寫楷書直接學習行書,筆者認為沒有嚴格要求。

3、章法自如。這裏說的章法既有整篇也有單字的章法。整篇來說,可以根據需要調整字的大小,單字結體也可以調整筆畫大小,這些就是行書的自如性的特點。

4、可變可省。可變,即是可以變化之意,在連續出現幾個相同字形或偏旁時,可以改變為不同的寫法。可省就是某些偏旁可以省略寫法,但必須符合規律要求。

5、點畫連號。在行書中最為常見的就是點畫的連帶,通過這些連帶,使行書顯得更加行雲流水。

6、方圓交替。行書以圓筆改變了楷書的方筆,但也有方筆,進而實現方圓交替,使字的內涵更加豐富多變。

80be6a1f94d4aa562e8fd47dbd71acfd.jpg

86bb3eac7a71caaec4cb11a498ea7f6d.jpg

行書筆法的特點:

1、中鋒為主。在行書書寫中,中鋒用筆仍然是主要部分,這樣的效果使書法更加飽滿、入木三分。

2、藏鋒為重。有時用在起筆上,但更多時用在收筆處,比如橫畫的收筆,使字更加穩重,消除了漂浮之感。

3、尖筆起筆。大多數情況下,都使切筆的方法,形成尖筆效果,更容易體現行書『自如』的特點。這其中也包括頓筆、提筆、壓筆、按筆等多種筆法。

4、使轉連貫。行書在遇到需要使轉時,它的筆勢必須是連貫的、一致的,要求書寫者要有較好的筆控和駕馭能力,不能出現『斷氣』、』斷筆『等現象。

c9850a80000d67de4e12c006462f817e.jpg

a7a8872fd0f1423269472bf7955d203b.jpg

學習行書應當把握好以下幾個要點,否則會影響學習效果。

1、要掌握好行書的基本筆法。筆法是構成書寫的主要因素,學習行書首先要從簡單的筆法開始,在提、按、起、落、收、轉等各個筆法上多下功夫,掌握要領,打牢基礎。

2、熟悉點畫的書寫規律。行書的點畫很多,但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儘量多記、多練,為進一步書寫提供能力。

3、多看多畫。多看就是多看帖,看古人是怎麼寫的,包括點畫、結體、字形等,加深記憶性的概念。多畫就是在初學階段,不要急於提筆書寫,而是用手指對着字帖畫,養成書寫習慣。

4、加強對使轉的單獨訓練。使轉是行書最大的一個特點,從某種意義上說,使轉就是行書書法的靈魂。要特別注意對毛筆的駕馭和控制能力,讓使轉保持連續性和氣息的統一性。

湯紂 發表於 2025-4-14 10:18 | 顯示全部樓層
【行書筆法要義闡微】

行書之為體,實乃書法藝術中至為精妙者。其介於楷草之間,得楷之骨而取草之勢,誠如孫過庭【書譜】所言"草不兼真,殆於專謹;真不通草,殊非翰札"。今就行書要旨,分疏如下:

一、筆法三昧
1. 中側互用:米南宮"八面出鋒"之說,正道出行書用筆玄機。中鋒取質,側鋒取勢,二者相濟,方得"沉着痛快"之妙。觀【蘭亭序】"之"字轉折處,可見中側轉換之精微。

2. 使轉方圓:黃庭堅謂"心能轉腕,手能轉筆",行書使轉當如折釵股,圓中寓方。智永【真草千字文】行書部分,橫畫收筆多作頓挫,豎畫則順勢而下,方圓之變,存乎一心。

二、結字要訣
1. 虛實相生:董其昌【畫禪室隨筆】云:"作書最忌位置等勻",行書尤重疏密之變。如顏真卿【祭侄稿】"荼毒"二字,左密右疏,險絕中見平衡。

2. 連斷有致:點畫連帶當如"行雲流水",然過則失之繚亂。王鐸行書雖連綿不絕,然每字主筆必見頓挫,此所謂"筆斷意連"之妙。

三、臨池心法
1. 讀帖九觀:先察章法佈局,次觀字勢呼應,再味筆鋒出入。趙孟頫日臨【蘭亭】一通,非徒摹形,實為得古人筆意。

2. 遞進三階:初學當以【聖教序】立骨,繼習米芾得勢,後追王鐸求變。蘇東坡"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之境,當循此漸進。

四、避忌舉要
1. 忌浮滑:行書雖尚流暢,然筆力須貫注。文徵明八十作行書猶"筆筆送到",足見沉着之要。

2. 忌做作:傅山"寧拙毋巧"之誡,尤當銘記。何紹基行書回腕執筆,看似笨拙,反得天真爛漫之趣。

結語:行書之道,要在"從心所欲不逾矩"。學者當以楷法築基,參以草意,假以歲月,自可臻於"瀟灑流落,翰逸神飛"之境。昔人云"匆匆不暇草書",吾則謂"從容方能行書",蓋欲速則不達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