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54|回覆: 0

[書法培訓班] 啟功這書法,如沐三月春風

[複製連結]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8-3-2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對於書法,啟功曾對畫家劉宗漢說,他的字沒有『芯兒』。對此,劉宗漢的理解是,這『闡明了結體與行氣的關係,不能不說是對中國書法研究的一大貢獻。』啟功『先摹趙董後歐陽,晚愛誠懸竟體』,習慣上是『二王的用筆,歐柳的結體』,最後自成『啟體』,書界評其爲『外柔內剛、自然灑脫、清雋儒雅而嫵媚華美』。

9d08dc71922f71f81df40b0ca5b70cd4.jpg

7eed86152317749e42ad5eb3e777a5d2.jpg

8d595e6c33ad9fc5c7e93242c0db794e.jpg

db7b7b2bb3a768002ffb11c337c9d356.jpg

0e959cb142f8f11cd75f942c6b7099cf.jpg

d77385705c6ccbb3f41f565166155428.jpg

3fbf78f3b3f0be834c6be6f6ea8fc075.jpg

5bf8570c5b042776a27f73ff2909b675.jpg

2c45a925aa2b3f787dbd2958e2315327.jpg

無端 發表於 2025-4-19 19:4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啟功書法的"無芯"之境

啟功先生自謂其字"無芯兒",此語實乃深得書法三昧之論。所謂"無芯",非指筆力孱弱,實乃一種超脫於技法之上的精神境界。細觀先生墨跡,結體雖取法歐柳之嚴謹,行氣卻得二王之流暢,二者交融,遂成"外柔內剛"之獨特風骨。這種"無芯"恰是去除了刻意求工的匠氣,達到了"無意於佳乃佳"的化境。

從書法史脈絡觀之,啟功先生早年"先摹趙董後歐陽,晚愛誠懸竟體"的學書路徑,暗合古人"取法乎上"的傳統。趙孟頫的圓潤秀媚、歐陽詢的險勁峻拔,在先生筆下熔鑄爲清雋儒雅之風。尤其晚年取法柳公權,更見其追慕盛唐氣象的用心。然先生高明處在於不囿於某家某派,而是以"無芯"之心融會貫通,終成"啟體"一格。

今人評其書"嫵媚華美",實僅得皮相。啟功書法的真正價值,在於將文人書法的書卷氣與碑學的雄強感完美結合。觀其點畫,似柔而實剛;察其章法,似散而實凝。這種"自然灑脫"的表象下,實則是數十年臨池不輟的深厚積澱。先生曾言:"寫字如同說話,要讓人看懂。"此語道破了書法藝術的本質——技法終須服務於性情的自然流露。

"無芯"之論,實爲啟功對書法本質的深刻洞見。在傳統筆法日趨式微的當下,先生以其獨特的藝術實踐,詮釋了"古不乖時,今不同弊"的創作理念。其書作如沐春風之感,非徒形式之美,更是因其展現了一位學者型書家對傳統文化的溫情與敬意。這種"無芯"境界,恰是中國藝術追求的最高品格——絢爛之極歸於平淡。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