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87|回覆: 0

[書法培訓班] 『晉韻』的極致 鍾繇

[複製鏈接]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8-3-2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a8aaf0f886354da9762ea4623aab829c.jpg

鍾繇

三國魏書家,字元常。穎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人。或作許昌人。歷官侍中尚書僕射,封東武亭侯。魏初為大理,遷相國。文帝即位,改廷尉,進封崇高鄉侯,轉平陽鄉侯。明帝時封定陵侯,遷太傅。人稱『鐘太傅』,卒諡成侯。工書法,書學曹喜、劉德昇、蔡邕。其正楷書法獨步當時,自言精思學書三十年。所作秀美典雅,幽深無際。

他所處的正是隸楷錯變的時代,正如元袁裒【總論書家】所謂:『漢魏以降,書雖不同,大抵皆有分隸餘風,故其體質高古。』因此在他的真書中也帶有濃厚的隸意。他的小楷體勢微扁,行間茂密,點畫厚重,筆法清勁,醇古簡靜,富有一種自然質樸的意味。唐朝張懷瓘【書斷】評曰:『真書古雅,道合神明,則元常第一。』又云:『元常真書絕妙,乃過於師,剛柔備焉。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餘,秦漢以來一人而已。』鍾繇在書法上是下過苦功的,嘗自稱:『吾精思書學三十年,坐與入語,以指就座邊數步之地書之,臥則書於寢具,具為之穿。』可見其矢志專一的學習態度。有一次,他在當時一個著名書家韋誕家中看見一篇蔡邕論筆法的文章,苦求不得,至於捶胸吐血,曹操即以五靈丹救之。及誕死後,繇陰發其冢,始得之,書遂大進,可見他對藝術的執著追求。

d6bd864c6c0ba3325b3c3ba4b99b6566.jpg

【宣示表】 故宮博物院藏

後人將其與王羲之並稱『鐘王』。梁武帝【古今書人優劣評】云:『繇書如雲鵠游天,群鴻戲海,行間茂密,實亦難過。』虞世南云:『鐘太傅師資德昇,馳騖曹、蔡,仿學而致一體,真楷獨得精妍。其傳世書作真跡已無存。【書法正傳】云:『鍾繇書法,高古純樸,超妙入神。』。唐張懷瓘【書斷】云:『太傅雖習曹、蔡隸法,藝過於師,青出於藍,獨探神妙。』又云:『真書古雅,道合神明,則元常第一。』又云:『元常真書絕妙,乃過於師,剛柔備焉。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餘,泰漢以來,一人而已。雖古之善政遺愛結於人心,未足多也。草書則衛索之下,隸行入神品,八分草書入妙品。』鄭元祜云:『元常【薦季直表】,其法度與【戎輅表】無少異,漢季楷法全是隸,其古雅可見,於後二王為翰墨宗匠,顧豈能外此哉!』宋以來法帖中所刻【宣示表】、【賀捷表】、【薦季直表】、【力命表】、【墓田帖】等,都出於後人臨摹。

40c849007466180a731f5d1ba692c882.jpg

賀捷表 郁岡齋帖本

魏晉韻致——淺談鍾繇書法藝術

將中國書法按史學的角度進行一番縱向梳理,我們發現,以書體的演變和進化作為主線,漢末的時候,雖然隸書作為主體,但是受當時實用的需求,從隸書分化成了楷書和章草兩條線向下延伸。這種書體衍化我們或許可以把它稱為書體的一種進化。當時的書法,更多的是以實用為目的。只是當代,我們發現了它們的藝術性。自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文字——甲骨文的出現到篆、隸、楷、草、行各種書體的完備這一書法史的進化,我覺得社會實用的要求是其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藝術往往是在實用的基礎上建立起來,並為實用所服務,而最後,再慢慢與實用分開的。而在書法史上,書體衍化完成後,其藝術性也隨之顯現。縱觀中國書法史,每個歷史時期基本都有主要的發展書體。如秦之篆,漢之隸,魏晉之小楷和行草,唐之楷,宋之行草,而清代則在篆和行草等書體都有重要的發展。每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有各不相同的書法特色,又如晉尚韻、唐尚法、宋尚意、明清尚態。

唐代的時候,各種書體已經基本完成了其進化。楷書、行書和行草書或許就因為其實用性強烈而成為了各古代書家的必修課。自鍾繇起至清代,書法史上湧現的每個大家,基本上都是集楷、行於一身的。而小楷更是作為每個書家的強項在藝術領域開花結果。『不精小楷者,無以成大家』說得就是這個道理。小楷成為文人墨客把玩、品味兼具手札、奏章,抄寫經卷的最具實用性和欣賞性的書體。較之其它書體,小楷因其『小』,筆畫精細,如何在蠅頭小字上體現出大世界,則是每個小楷練習者所需要思考的問題。『唐尚法』,唐楷法度嚴謹,筆畫精到,確實是楷書的一座高峰。唐楷雖然也有人將其作為小楷書寫,但更多的還是作為中楷、大楷展現。而『晉尚韻』,晉的楷書,當時更多的是小楷,較之唐楷,晉小楷在書法史上更具有文人品格和文化品格。其表現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書家的素養、學識和藝術技巧。我一直都認為,小楷,是最能夠表現藝術家心性的一種書體。

不管是那種書體,各個時代的代表大家都有各自鮮明的藝術個性,魏鍾繇隸意朴茂,晉二王淡遠空靈,唐楷法度森嚴,元趙孟頫在二王遺風尋求柔媚,明王寵、黃道周上溯魏晉散淡奇逸。這似乎是一種回歸,幾千年的小楷書法慢慢發展,然後又重新上溯,歸根結底大部分書家還是從鐘王的身上取法,然後再建立自己的風範。

書體的融合屢見不鮮。篆與隸的融和,篆、隸、魏碑與行草書的融和等等。於小楷書法融和以隸、行草之意亦是不鮮。然而站在今人的角度看,後代的書家將小楷融以古意,都有一種刻意的追求。當然掩飾得妙,這種刻意也會成為自然。為什麼小楷融以隸、行草之意會古呢?這種做法從何人開始?這些依然是從鐘王身上取法的。

鐘王——鍾繇、王羲之。對於王羲之,家喻戶曉的名字,即使沒有涉及到書法領域的孩童,也有知曉的。然而鍾繇,沒有踏足書法領域的人,是比較少聽到這個名字的,甚至我發現有一部分人,學習書法幾年有餘,在唐楷上磨了幾年功夫,卻還不知道有鍾繇這個人。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能與『書聖』王羲之並稱為『鐘王』,鍾繇自然也不是一般人物。

鍾繇(151一230),字元常,三國魏大臣、書法家。穎川長社(屬今河南長葛)人。明帝時進太傅,封定陵侯,人稱鐘太傅。諡成侯。鍾繇書法學習曹喜、蔡邕、劉德昇。他博取眾長,擅長隸書、楷書、行書。對書法的章法和結體有深入周密的研究。其書法的藝術特點是:巧趣精細,茂密幽深,自然天成,無雕琢氣。其楷書筆法和結體上帶有濃厚的隸書氣息,風格古樸,被歷代奉為楷模。被北宋【宣和書譜】譽為備盡法度,為正書之祖。鍾繇與東漢張芝,東晉王羲之、王獻之合稱為書中四賢;又同王羲之並稱鐘王。鍾繇書法真跡未傳下來,主要書法代表有『五表』——【薦季直表】、【宣示表】、【賀捷表】、【力命表】、【調元表】和【墓田丙舍帖】等。

如果說鍾繇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是不為過的。甚至可以說,鍾繇是楷書的開山鼻祖。我國幾千年的楷書藝術,正是從他開始的。楷書在他手裡發展、成熟。『五表』中的【宣示表】,被尊為『正書之祖』,足可見其地位,故其書法藝術價值之高,是不言而喻的。

鍾繇小楷最大的特點是『古』而『活』。小楷的最高境界莫過於此。小楷要寫出『古』意,字體必須往上靠,點畫結體儘量帶些分書意味。除此之外,漢字結構是否受到偏旁部首的影響也是它有無古意一個重要標誌。也就是說,寫小楷如果拋棄偏旁概念,反楷法而行之,也能加強字體的古拙趣味,鍾繇小楷,正是如此。由於鍾繇生活在隸書普遍使用的時代,寫慣了隸書。因此,當他創新寫楷書時,總還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在其中運用一些隸書的筆法與結體,使楷書質樸而顯古意。而那個時代,還有一條主線是章草。所以鍾繇的小楷裡面除了隸書意外,還融入了一些章草筆意。這樣使得小楷顯得靈動了。而不是呆板。憨而不板,這是鍾繇的境界。

我第一次接觸鍾繇的時候,是從他的【薦季直表】開始的。當時我算是一個書法的門外漢。看到那個帖子,覺得寫得很奇怪。字形似乎很鬆散,結構也不甚完美,扁扁的字型,並不覺得漂亮。可是隨着學習的推進,我現在總是固執地認為,從藝術審美的角度來看,【薦季直表】絕對是一流的,是可以直追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的。雖然好幾個版本的『天下第一真書』中都沒有【薦季直表】的身影,但這並不影響它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1cc7811a4dc444a176de72b5d88c5f04.jpg

27129f79032802ab9d060c0b97aca15c.jpg

8fe78f2c7856c23b3d15d50562d002c8.jpg

08b3c4254b6b3bc10079c0b47e3062da.jpg

【薦季直表】日本宇野雪村氏藏宋拓本

鍾繇書於魏黃初二年(221),楷書,書時鐘繇已七十高齡。此表內容為推薦舊臣關內侯季直的表奏。原墨跡本傳於1860年英法聯軍焚掠圓明園時為一英兵所劫。後輾轉落入一收藏家手中,又被小偷竊去埋入地下,挖出時已腐爛。明代刻入【真賞齋帖】,清代刻入【三希堂】,列諸篇之首。

此帖或為唐人根據原本所摹,或為偽托,但應屬『偽好物』。由於它具有鍾書的基本特徵和很高的藝術價值,故得到書界的重視和高度評價。如陸行直說:『繇【薦季直表】高古純樸,超妙入神,無晉唐插花美女之態。』王世貞認為,在此帖顯世之後,『天下之學鍾者,不再知有【淳化閣】』(指【淳化閣】所載鍾繇諸刻帖)。此帖筆畫、結字都極其自然,章法錯落。梁武帝等所說『雲鶴游天』,『群鴻戲海』以及『行間茂密』等於此帖表現最為鮮明。鍾繇所創造的『鐘體』,同王羲之的『王體』是我國書法史上兩個歷久不衰的藝術典型,影響極其深遠。

【薦季直表】是鍾繇的書法中最不成熟的楷書作品。而我認為在鍾繇的書法中,【薦季直表】最『古』,最『活』。『活』即自然,最重要的是要避免作一些規律化的書寫。鍾繇的高人之處在於他在結體上並不刻意地過分追求,往往一任自然,因字賦形。其字型偏扁,橫長豎短,橫細豎粗。其筆畫帶有濃重的隸書味道。例如其中的『素』、『老』等,其長橫的收筆用的就是隸書的筆法。並且,在整個字帖中,幾乎所有的轉折都是圓轉的。這就是從隸書和篆書中取法而來的。圓潤並且飽滿豐富。其偏旁很多都採用章草的筆意為之,例如其中的『復』(『復』繁體),把雙人旁用草法為之。很多字看起來似乎很鬆散,其實形散意連。其中的『間』(『間』繁體),看起來似乎沒有兩個筆畫是相連接的,但是其筆意卻是緊密相連的,因此整個字是凝聚的,是不失法度的。有『疏可走馬』之態,虛實相生,古意盎然。這也體現了魏晉意趣。把字的結體處理成比較『呆』、『憨』、『笨』的形。這種結體恰好是魏晉小楷乃至魏晉書法的整體氣格——高古、靜穆、平和、沖淡。

6dca43dc86d7e3ea3f527bb41bea52aa.jpg
c50ffc024aaf06b401c6a7b16a76f0c2.jpg

0e9145b552930e5ef36090bcfe34b203.jpg

鍾繇【薦季直表】墨跡照片和真賞齋本

及其他刻本和王壯弘先生和鍾繇【薦季直表】墨跡照片的發現在章法上,鍾書全篇力避『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後齊平』,因而有一種質樸自然之美,這當即是古人所評『鍾書天然第一』的原因之一,也正是明、清兩代頗耗『功夫』的『館閣體』終不及之的重要原因。

較之【薦季直表】,被尊為『正書之祖』的【宣示表】就少了很多古意了。不管是結體還是筆法,都要成熟得多,都基本脫離了隸書的影響,成為真正的楷書結體和筆法了。顯示出成熟的楷書體態和氣息,因此被尊為楷書藝術之不祧之祖。這也是不為過的。但我卻也不因此而覺得【宣示表】的藝術成就要高於【薦季直表】。觀鍾繇小楷時,領會其中的『天然』氣息,也就是『拙』味,至關重要。也許就是因為【宣示表】的成熟,導致了其『天然』成分減少。就像一個人,成年了,就失卻了孩童時的純真一般。

明末傅山就提出『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定真率毋安排』的書法審美標準。朱屺瞻老先生在【癖斯屬畫譚】中說:『拙樸最難,拙近天真,朴近自然,能拙樸,則渾厚不流為夸侈、強烈不流為滯膩』,天真即直率、自然、不做無『雕飾』痕,近於兒童的天性,所以有人稱『樸拙』為稚拙。【薦季直表】完美地詮釋了這種審美標準。

5d03debde4eddc33366dbec1945c5010.jpg

還示表

寧拙毋巧.並非真拙,並不是拙劣。二十要去尋找丑中的『妍』,但這是一種真正的藝術的『妍』,而不是市井氣十足的妍媚。至於行筆生疏拙劣,不知書法為何物的那種外行的拙,則本不在其論。南北朝書法家王僧虔在【筆意贊】中說道:『書之妙道,神採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從鍾繇的拙中讀出其神采以後,便可領略到其拙之美了。

從學習的角度看,如果從技法的角度切入,把握和鐘的整體,並不算難。當然還是比唐楷要難的。因為唐楷有一定的規律性,只要你掌握了其中的規律,按着規律寫,總不會錯。而鍾書,就是沒有規律可尋。很多都是需要靠自己去思考,去發揮。要讓別人看出你是學鐘的,不難。但要『悟』出其中清和簡遠的氣韻,蕭遠恬然之雅氣,決非易事。品鍾繇之小楷,如吟一首首優美的田園詩,溟和着疏朗、儒雅、靜穆的情調。甚至讓你,帶着虔誠,去臨摹,去品味。

現代人學書法,往往帶着一顆急功近利的心,往往從唐楷入手,然後學習行草。能真正平靜下心情寫小楷的人有下降的趨勢。而從實用出發,能真正學習鍾繇小楷的人也少了。但是,我相信,某一天,人們真正將中國書法,一路看下來。鍾繇還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還是一顆璀璨的明星閃耀着光芒。鍾繇,在我的心目中,就是『晉尚韻』的最好詮釋,就是魏晉『韻』的極致!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