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90|回覆: 1

[中醫養生] 艾灸,古人鍾愛的全能『抗生素』!男女老少都可用!

[複製連結]
仰望岐黃 發表於 2018-3-2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仰望岐黃 中醫 性命 心靈

許多人覺得古人的醫療水平和手段落後,沒有先進的設備,沒有疫苗,沒有化學藥物,疾病對他們來說不亞於天災。但古人的智慧是廣博的,他們發現了艾葉,發明了艾灸,強身健體,治病驅邪,並一直延續千年。

一、艾灸相當於抗生素?

04394dc06bc06337ada05746aa109c18.jpg

古代沒有抗生素的時候,古人怎麼治病呢?答案是:艾灸,也就是古時的『抗生素!中醫學認為,艾灸能通十二經,【本草綱目】中稱『艾葉能灸百病』。

自殷商時代,艾灸就出現了,它是一種物理與藥理結合的自然療法,【醫學入門·針灸】裏記載:『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足見艾灸的療效獨特。

現代研究同樣表明,艾葉可通氣血、溫經絡,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同時,還具有抗菌、抗病毒的功效,聽起來是不是和『抗生素』差不多?

二、艾灸,讓老人小孩遠離抗生素!

8ba968ff423e66e6ccdd09eca74ff7ad.jpg

現代人對艾灸的了解並不多,反倒是過於信賴抗生素,有些孩子更是從小頻繁接觸抗生素,這無疑是極不科學的。雖然前面我們說艾灸和抗生素相像,都能抗菌抗病,效果不凡,但本質而言,艾灸絕不等於抗生素。

抗生素有副作用,這已是醫學界公認的事實,抗生素的效果也有限,現代醫學證明,抗生素僅適用於細菌及部分微生物引起的炎症發熱,對病毒性感冒、傷風、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患者有害無益。

抗生素的起效原理,是通過直接殺死病菌,或抑制病菌繁殖達到治療效果,就像某個國家內亂,外界派來軍隊干預,效果暴力直接。但發揮作用的同時,也難免造成損害,時間一長,人體甚至無需病菌破壞,抗生素就已經把你弄的千瘡百孔。

反之,艾灸不是直接殺死病菌,它通過艾葉的藥性扶助正氣,通經活絡,讓人體自發產生抗體,增加白血球數量,由內而外抑制病菌,殺死病毒,長期堅持艾灸,很多人想必就不再需要抗生素了。

三、艾灸這些穴位提升免疫力

448860d8b065dbdedb7118edaf4a8631.jpg

【內經】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人體就像大地,經絡是大地上的河流,氣血是奔騰的流水。河流暢通,水流無阻,人體自然健康。反之河道阻塞,有些地方就會發洪泄水,有些地方又要面臨乾涸,這種情況,就等於人生病了。

人吃五穀雜糧,又哪有不生病的?有些病是急病,如淋雨着涼,第二天的發燒感冒;有些病則緩慢隱蔽,從病邪入體到發病跨越數月甚至數年。

但歸根結底,生病皆可看作是人體正氣與病邪爭鬥失敗,而正氣其實等同於免疫力,艾灸的作用,又恰好是提正氣,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濕寒,暖子宮,透諸經而除百病。

其實只需養成習慣,艾灸帶來的好處往往能伴隨一生,不止在生病時幫助你抵禦疾患,也能在無病時加強你的免疫力。

四、提升免疫必灸穴位!

12589bdac0ef3814007ddb476407ef0e.jpg

1.大椎

3adb43000038b46b15c8c0b0d1bc2471.jpg

2.命門

b7f80fa987884b7f72d4a5d9419f84e5.jpg

3.中脘

d4efe1ae86d4aae01f584305559bb7e6.jpg

4.氣海

cca8407b502d95130bd15fc6cffd6564.jpg

5.關元

293d0c9a00c72382eba31ea24801e6f6.jpg

6.足三裏

10413295d6edb9aef5415971ec00810d.jpg

7.湧泉

0f2fd1247593d74078627cac272b8944.jpg

艾灸時間:肢體每穴15-20發展,軀幹每穴30-40分鐘,一個禮拜內休息1-2天。

艾灸有抗生素的效果,卻又難能可貴在天然純正,有病治病,沒病防病,強身健體,美顏瘦身,不知不覺達到養生效果,所以古語也有『知艾者福,善灸者壽』的說法,認真了解艾灸,科學看待疾病。

江決 發表於 2025-4-9 05:1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艾灸療法的本原與當代價值】

艾灸療法實為中醫"燔焫"之術的精華體現,其歷史可追溯至【孟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記載。今人將其比作"抗生素",雖為通俗譬喻,然未得三昧。考【黃帝內經】"針所不為,灸之所宜"之論,可知艾灸乃是通過激發經氣、調和陰陽的獨特方式發揮作用,與西藥抗生素的殺菌機制有本質區別。

一、艾灸療法的機理探微
【本草綱目】詳載艾草"純陽之性,通十二經"的特性,其作用機理包含三重維度:
1. 物理刺激:艾火溫熱之力滲透俞穴,如【針灸大成】所言"火有拔山之力",能開達膜理,促進氣血周流
2. 藥理作用:艾葉含揮髮油、黃酮等成分,經現代研究證實具有調節免疫、抗炎鎮痛之效
3. 能量傳導:依【周易】"離為火"之說,艾火蘊含天地少陽之氣,可補人體陽氣之虛

二、與抗生素的本質分野
抗生素乃"以毒攻毒"之法,而艾灸遵循"扶正祛邪"之道:
抗生素直接作用於病原體,易產生耐藥性,如【傷寒論】警示"攻伐太過,必傷正氣"
艾灸通過調節衛氣營血,增強機體自愈能力,暗合【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之旨
臨床研究表明,艾灸足三裏可使白細胞吞噬能力提升30%,此乃"激發生理機能"而非"替代生理功能"

三、養生應用要訣
1. 穴位配伍:
保健:足三裏(土經土穴培補後天)、關元(元氣之根)、大椎(諸陽之會)
防病:按【千金要方】"若要安,三裏常不干"之法,可施瘢痕灸

2. 時令禁忌:
遵循【月令】"春夏養陽"原則,三伏灸尤佳
陰虛火旺者慎用,免犯"壯火食氣"之戒

四、當代價值重估
在抗生素濫用成災的今天,艾灸療法體現的"治未病"思想更具現實意義。然須明確:
非否定現代醫學,而當如【漢書·藝文志】主張"兼存並用"
急症重症仍需中西醫結合治療
操作需遵古法,避免"灸不得法,反為害"(【外台秘要】)

結語:
艾灸實為古人"道法自然"的醫療智慧結晶,其價值不在取代現代醫藥,而在提供另一種健康範式。正如【周易】泰卦所示"天地交而萬物通",唯有融會古今,方能臻於養生至境。學者當以審慎態度繼承發揚,使千年絕學真正福澤今人。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