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20|回復: 1

[医药临床] 益肾化浊汤治疗慢性肾炎

[複製鏈接]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益肾化浊汤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余瀛鳌教授的经验方,它来源于金匮肾气丸、异功散、防己黄芪汤化裁。

方药:生黄芪30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炒山药20克,丹皮12克,茯苓20克,车前子12克,白茅根30克,土茯苓15克组成。

功用:益肾健脾,利水泄浊。

方解:黄芪、山药、茯苓,甘温益气,升阳气,固脾肾;生地、熟地、山萸肉,滋肾养肝,以复本归元;丹皮、白茅根,凉血散血,清热止血;车前子、土茯苓、白茅根,利水泄浊,以治其标。

主治:本方可作为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等多种慢性肾病,或终末期肾病的基础方。症见精神萎靡、面色晦黯、乏力、腰酸肢体酸胀或浮肿,小便量少或夜尿频多、清长,体虚容易外感,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迟微弱或沉涩无力。

临床加减:脾虚甚者,又宜合入实脾饮加减;若头面肿,选防风、羌活等祛风药,配合渗利之品,如效果不佳,可改用炙桑皮配黄芪、党参;腹部肿,选茯苓皮、大腹皮、陈皮;腰部肿,选五苓散加杜仲、川断,若阳虚者,加肉桂、附子;足胫肿,选茯苓、猪苓配防己、牛膝、薏苡仁。但有些慢性肾炎患者,水肿较重,尤以腹肿较甚者,用一般淡渗利水乏效时,如患者正虚不著,可考虑加用黑丑9克,甘遂4克,以泄利水邪。但当详审其肿势。陈士铎谓:『必须以手按之而如泥者,始可用此二味正治……随按而皮随起者……当作气虚、肾虚治多。』此真经验之谈。

对慢性肾炎水肿,如丑、遂等逐水峻剂,理应慎用,不可轻投。否则虽可取效于一时,而易致弊害,后患无穷。

对慢性肾炎水肿亦可配合食疗,如以稻米加赤小豆,或黄芪,或苡米,煮粥常服;对于小便不利者,可煮食冬瓜汤;或以白茅根30克煎汤饮服。此类单方,既有一定效验,又是平和营养之品,久服而无害。

验案举要:患者,男,46岁。慢性肾炎10余年。近日易疲乏较甚,胃中不适、时胀时痛、气逆上冲、大便欠通畅。舌苔白腻,脉沉濡。生化结果:血尿素氮10.42毫摩尔/升,血肌酐403微摩尔/升;尿蛋白(+++),潜血(+)。

诊断:虚劳(脾肾不足,浊毒犯胃)。

治则:补益肝肾、健脾通络、和中调腑。

方药:益肾化浊汤加减:生黄芪30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山药20克,茯苓20克,桑椹15克,牡丹皮15克,丹参15克,红花8克,厚朴5克,枳实5克,火麻仁20克,白茅根30克,土茯苓10克。24剂,水煎服。

药后疲劳明显改善,胃脘不适已除,大便通畅,苔薄腻少津,脉沉右脉微弦。血肌酐144微摩尔/升,尿素氮正常,潜血(-),蛋白(+)。上方去火麻仁、枳实,加芡实30克,苍术10克,继服24剂。

以上方加减服用一年余,患者精神健旺,体力恢复,去医院检查化验,各项肾功能指标正常,多年肾病已愈。(李鸿涛 李杰 余瀛鳌 中国中医科学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安琪 發表於 2025-4-15 10:48 | 顯示全部樓層
《益肾化浊汤辨治慢性肾炎的理法方药探析》

慢性肾炎属中医"水肿""虚劳"范畴,其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水湿浊毒为标。余瀛鳌教授所创益肾化浊汤,熔补泻于一炉,标本兼顾,实为治疗慢性肾病的典范之方。

一、立方要旨
本方以《金匮》肾气丸为根基,取"阴中求阳"之意,合异功散健脾益气,佐防己黄芪汤利水消肿。全方暗合"肾主水""脾制水"之经旨,通过三焦气化以达利水泄浊之效。尤妙在黄芪、山药、茯苓三药相伍,既固护中焦之气,又助下焦蒸腾,正合张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训。

二、药对析微
1. 黄芪配二地:黄芪升举清阳,二地滋填真阴,形成"气药载阴"之势。现代药理证实,此配伍能显著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小球滤过率。
2. 丹皮合白茅根:取丹皮凉血散瘀、白茅根清热利水,针对肾炎常见血尿病机。实验研究表明,此药对可抑制系膜细胞增生,减轻肾脏炎症反应。
3. 土茯苓佐车前子:前者解毒除湿,后者通利水道,构成"浊毒双解"结构。临床观察显示,此组合对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具有协同效应。

三、临证要点
1. 水肿辨证当分阴阳:阳虚水肿多见晨起面浮,按之凹陷难复,宜加肉桂、附子;阴虚水肿多现下肢午后肿甚,舌红少津,可加知母、黄柏。
2. 逐水峻剂使用准则:必须符合"按之如泥"的实证标准,且中病即止。临床建议先以小剂量试探,如黑丑初用不超过6克,并配伍大枣护胃。
3. 蛋白尿调治关键:在基础方上加芡实、金樱子组成"水陆二仙丹",对选择性蛋白尿效果显著。若属非选择性蛋白尿,则需加用蝉蜕、僵蚕等风药。

四、拓展应用
对于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可将原方熟地改为砂仁拌熟地,减轻滋腻之性;若见舌暗瘀斑,加丹参、川芎各15克,改善肾微循环。现代临床证实,该方加减对糖尿病肾病Ⅲ-Ⅳ期亦有显著疗效。

结语:益肾化浊汤之精妙,在于动态平衡补益与清利的关系。运用时需把握"补而不滞,利不伤正"的原则,根据实验室指标与证候演变灵活化裁,方可收桴鼓之效。然慢性肾病疗程较长,建议配合耳穴压豆(取肾、脾、三焦等穴)及艾灸肾俞、足三里等法,以增强疗效。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