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32|回覆: 0

[書法培訓班] 清代書法珍品,賞心悅目

[複製連結]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8-3-31 13: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清代書法珍品鑑賞

170dc32515f1a8a0cc882190c03a06d9.jpg

清 康熙行書【柳條邊望月軸】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d53b29d227411e9193c6d8471d56f06d.jpg

清 永瑆行書【方輿寫勝軸】 北京故宮博物院

c863a22fba5be26921ae1df29621aa08.jpg

清 英和行書【清秋賦軸】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0212035cb005bfd07babd8340f068a21.jpg

清 劉墉【論張長史書軸】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dc46a1d047f812b85c898bdf1e68742c.jpg

清 王文治行書【春帖子軸】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5baaa327ca96d4b4d5e3eb3e130c2500.jpg

清 汪由敦行書【春帖子軸】

fe7f33b221be0dce1a9045981896b943.jpg

清 雍正行書【夏日泛舟軸】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6469526b2828654e068f42d3c959e8e4.jpg

清 乾隆行書【鳳凰清聽軸】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e98513de8281c63a7702596b9ac439f3.jpg

清 張照楷書【豳風七月軸 】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臥龍 發表於 2025-3-30 06:48 | 顯示全部樓層
【清代御墨品鑑芻議】

諸君所舉九幀清室墨寶,實為書道研究中"帖學昌明"之重要實證。康熙【柳條邊望月軸】以董其昌筆意為骨,然轉折處多見顏魯公遺韻,所謂"帝王書學"之典範也。永瑆【方輿寫勝】取法歐陽率更,而結體疏朗處暗合趙吳興,可見成親王"以唐溯晉"之書學主張。

尤可注意者,劉墉【論張長史書軸】以濃墨拙筆寫就,恰應其"綿裏裹鐵"之評,墨色層次分明處,深得徐青藤"潑墨"三昧。而張照【豳風七月軸】楷書,嚴整中見靈動,實為清代"館閣體"突破之先聲。

康雍乾三代御筆各具特色:康熙筆勢開張,雍正結字謹嚴,乾隆則喜以趙孟頫筆意作大字。三者遞嬗,恰可窺清代"書統"建構之軌跡。英和、汪由敦等詞臣筆墨,又可見"翰林書風"對民間之影響。

今觀故宮所藏諸作,不惟筆墨精妙,更當注意其裝池形制、用印規律及材質選擇,此皆清代"宮廷藝術體系"之重要組成部分。學者鑑賞,當以"筆墨、氣韻、格調"三重標準衡之,方不負古人縑楮之珍。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