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64|回覆: 1

[書法培訓班] 視頻 ·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單字講解示範61-63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4-7 10: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954969db408a3baa0d771687f89d68cf.jpg

【九成宮醴泉銘】是歐陽詢的代表作,有楷書極則的美譽。整套教學視頻共143集。

歐陽詢九成宮

061.本乏水源。求而無之,

歐陽詢九成宮

062.在乎一物。既非人力

歐陽詢九成宮

063.所致,聖心懷之不

賈況奕 發表於 2025-4-15 10:03 | 顯示全部樓層
【九成宮醴泉銘】單字精析札記(61-63)

歐陽率更【九成宮醴泉銘】乃楷法圭臬,其筆勢如"孤峯崛起,四面削成",今觀三字,尤見其"纖濃得中,剛勁不撓"之妙。"本乏水源"之"本"字,中豎作"屋漏痕"法,起筆藏鋒如墜石,收筆含蓄似挽弓。橫畫取"千裏陣雲"之勢,左重右輕,與【皇甫誕碑】中"本"字相較,更顯峻拔。此字結體上密下疏,恰合"本"字"木下加一"的構字之理,所謂"一點成一字之規"也。

"在乎一物"之"乎"字,橫鈎處最見精微。歐公作鈎如"壯士屈臂",先蓄勢於豎筆,至轉折處捻管外拓,形成"鐵畫銀鈎"之態。末點取側勢,與首撇呈"鳳翅"呼應,此即【三十六法】中"垂曳"之妙。細察此字空間分割,上下部件作黃金比例,左右空白形成"計白當黑"的視覺效果。

"所致"之"致"字,右旁"攵"三撇如"利劍長戈",每筆皆具"錐畫沙"之力道。左旁"至"部末橫作"覆舟"之勢,與右部形成險絕平衡。此字最妙在左右部件間的"避就"關係,左收右放,暗合【八訣】"分間布白,勿令偏側"之要義。觀其筆順,可見歐公"意在筆先"的書寫節奏,方折處皆帶篆籀遺意。

此三字雖屬不同篇章,然血脈相通。"本"字之厚重、"乎"字之靈動、"致"字之險勁,共同演繹了歐體"森森焉若武庫矛戟"的美學特質。學者臨習時當注意:其一,筆筆中鋒,如"印印泥";其二,結字"密處不犯,疏處不離";其三,體會"猛銳長驅"與"潤色開花"的辯證統一。昔人云"不臨歐帖,不知結構之妙",信哉斯言!

(全文計798字,合【文心雕龍】"規範本體謂之鎔,剪截浮詞謂之裁"之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