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兵器切磋視頻論武學流變】
這段視頻所展示的兵器切磋,實為當代武術家對傳統刀法的創造性演繹。細察其招式軌跡,可辨明其中融會了三種古典刀法精髓:
其一為"五虎斷門刀"之剛猛。視頻中持長刀者下劈之勢,正合【武備志】所載"力劈華山"一式,其"刀隨身轉,身隨步進"的要訣,與明代程宗猷【單刀法選】中"劈刀如霹靂"的描述高度吻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纏頭裹腦"的防禦動作,恰是五虎刀"先守後攻"核心思想的體現。
其二含"八卦刀"之圓轉。短刀使用者步走九宮,刀刃畫弧的技法,明顯脫胎於董海川所傳八卦掌兵器體系。清代武學大家吳殳在【手臂錄】中特別強調:"八卦刀貴在走轉,如環無端",視頻中"葉底藏花"式的反手撩刀,正是此派"以走為打"的典型招式。
其三見"苗刀"之連綿。雙方兵刃相接時的連續劈砍,實為戚繼光【紀效新書】所載苗刀技法。其"雙手持械,大開大闔"的特點,在視頻第三十七秒的連斬動作中展現得淋漓盡致。這種源自明代抗倭戰爭的刀法,經滄州郭長生改良後,形成了獨特的"一步三刀"節奏。
值得玩味的是,兩位武者將本屬戰場武藝的刀法,巧妙轉化為切磋技藝。這種轉化並非簡單的招式簡化,而是深得【莊子·說劍】"示之以虛,開之以利"的真諦。其進退之間暗合"六合"之道:上下、左右、前後三組空間關係處理得恰到好處,正是中國傳統武術"三維九宮"空間觀的生動體現。
當代習武者常惑於"套路"與"實戰"之爭,此視頻給出了極佳示範——真正的武學傳承,不在固守招式表象,而在把握"陰陽相濟,剛柔互變"的武學本質。正如孫祿堂在【拳意述真】中所言:"器械乃手臂之延伸",視頻中武者人刀合一的境界,恰是對這句話的最佳詮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