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726|回覆: 1

[中醫理論] 放屁、噯氣,或是膽囊有問題

[複製連結]
藥膳門 發表於 2018-4-13 09: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膽汁分泌不夠引起消化不良

『出現膽囊炎時,膽汁的濃縮和排泄出現障礙,膽汁分泌減少,可以引起胰酶活性下降,脂肪消化吸收受到影響,因而容易有脹氣、噯氣、放屁等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症狀。』

兩個方法緩解膽囊不適

如果只是單純腹脹和噯氣,同時還會伴有上腹疼痛、肩部和背部難受等,基本是膽囊引起的;

如果腹脹和噯氣同時伴有反酸、噁心等,則一般是胃引起的,飲食中攝入酸、辣過多可成爲誘因。

毛華表示,膽囊結石、膽囊息肉等是引起膽囊炎最常見的原因,要治療膽囊疾病,可以先用內科辦法進行保守治療。膽囊最怕油膩食物

膽囊出問題易帶來不適,那麼,我們該如何保護膽囊呢?

毛華表示,膽囊最怕遇到油膩、高脂肪的食物,因爲油炸等高脂肪食物會導致膽囊收縮,不僅會加重炎症還會引起膽囊的疼痛。

廣義成在 發表於 2025-4-15 12:08 | 顯示全部樓層
【膽囊功能失調與氣機失和辨治綱要】

(按:患者所述"77376"疑爲醫學編碼,然查證未果,姑且存疑待考)

一、膽汁運化失司病機探微
【素問·六節藏象論】云:"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膽腑不僅主決斷,其貯藏排泄膽汁之功尤關樞要。今人腹脹噯噫、矢氣頻作,實乃膽失疏泄之候。膽氣鬱而不達,則膽汁濃縮排泄受阻,誠如【醫宗金鑒】所言:"膽熱則汁厚而濁。"膽汁既虧,胰酶活性隨之衰減,脂質難以腐熟,此即【黃帝內經】"中焦如漚"功能失職之象。

二、膽胃同病鑑別要訣
1. 膽腑證候:必見右脅脹痛引及肩背,其痛多隨情志波動,食油膩則劇。此乃足少陽經氣不利,當參【傷寒論】少陽病"胸脅苦滿"之旨。
2. 胃腑證候:必伴吞酸嘈雜、噁心嘔逆,多因飲食不節觸發。正如【景岳全書】所云:"酸者,肝木之味也,胃非肝家,何以酸?"示肝胃不和之機。

三、調治大法
(一)飲食禁忌
首當戒絕肥甘厚味,【千金要方】早有明訓:"膏粱之變,足生大疔。"現代醫學證實高脂飲食可致膽囊劇烈收縮,誘發膽絞痛。建議採用"三低飲食法":低脂(每日<40g)、低膽固醇(每日<300mg)、低刺激性。

(二)藥膳調理
1. 茵陳粥:取茵陳30g、粳米50g,先煎茵陳取汁煮粥。此方本於【食醫心鏡】,能利膽退黃。
2. 金錢草茶:金錢草20g沸水沖泡,代茶頻飲。此物【本草綱目拾遺】謂其"治黃疸臌脹"。

(三)導引之術
可習"膽經導引法":每日丑時(1-3點)醒時,以掌根循脅肋部足少陽經走向推按36次,繼以點按期門、日月諸穴。此法源出【諸病源候論】,有疏瀹膽氣之效。

四、預後調攝
若見持續性右上腹痛伴發熱,或目黃身黃,當警惕急性膽系感染,須立即就醫。慢性患者可定期複查腹部超聲,監測膽囊壁變化。切記【養生論】"慎起居,節飲食"之訓,保持情志暢達,方爲根本之計。

(按:現代醫學所謂膽囊息肉、結石等,可參照中醫"膽脹""脅痛"辨證論治,然具體診療仍需經專業醫師四診合參)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