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02|回覆: 1

[書法培訓班] 董其昌的代表作,盡得書中之妙

[複製鏈接]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8-4-14 10: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思翁、香光居士等,上海人。自幼習書,數十年不輟,初宗顏真卿、虞世南,後上追魏晉,以二王本,中年以後則歸於米趙。最終從傳統中脫化而出,獨化蹊徑,卓然成家。晚年崇尚平淡自然的書風,對後世的書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董其昌【答客難】

董其昌【答客難】

董其昌【答客難】

董其昌【答客難】

董其昌此卷書體自然,平淡中求奇秀,用筆圓潤精妙。雖多用圓筆,但筋骨內含,得蘇軾書法之妙諦。全篇注重章法,字距密,行距疏,與平淡率真的書風相和諧。善於在平淡中求變化,行、楷、草相間,一任自然,用墨濃淡自由,濃者多大字粗筆,淡者則小字細筆,使全篇形成了生動的韻律。

董其昌【答客難】

董其昌【答客難】

這件作品書寫輕鬆自如,平淡中蘊奇秀,用筆圓潤精妙,法存筆端,真正是瀟灑出塵、遊刃有餘。在書寫上,他行筆輕捷,轉折自如,用筆精到,沒有拙滯之筆;用墨也非常講究,枯濕濃淡,盡得其妙。

董其昌【答客難】

董其昌【答客難】

而在章法上,字距密,行距疏,布局疏朗勻稱,與平淡率真的書風相和諧,具有清潤虛靈、古淡散逸之美。由此可見,董其昌善於在平淡中求變化、於灑脫中求雅逸,正合他『漸老漸熟,反歸平淡』之意。

董其昌【答客難】

董其昌【答客難】

『難』是西漢東方朔首創的一種古文體。據【漢書】本傳,東方朔向武帝上書,『陳農戰強國之計』,遭到冷遇,他便作【答客難】,用來自我安慰。文中假設有客話難東方朔,譏他官微位卑而務修聖人之道不止,他進行答辯。先說武帝時與戰國時士人處境不同,遭遇自然而異;進而說修身是士人本分,不能因時而異;最後說士人的境遇因時而異自古而然。全篇帶有詼諧的特點,發泄了他懷才不遇的牢騷情緒。

董其昌【答客難】

董其昌【答客難】

董其昌的書寫能結合自己的個性,力追帖學風神。此作行中兼楷,用筆有顏真卿的率意,體勢有米芾的欹側,布局得趙孟頫之風神,輕捷自如而風華自足,反映出一種人格風範。

董其昌【答客難】

董其昌【答客難】

董其昌【答客難】

董其昌【答客難】

董其昌【答客難】

董其昌【答客難】

董其昌力追古法,體現了自然秀雅的書法風格,創造出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氣象。品讀這件作品,有如清風拂面,令人心氣爽然。

董其昌【答客難】

董其昌【答客難】

從作品中,我們能感受到董其昌所具有的聰慧和機巧。康有為評價董其昌書法『如休糧道士』。要知『休糧道士』的遠離塵世、嫻靜安詳、不動聲色也是一種美。這種美雖然不同於剛毅之美,卻也是一種難得的境界。

董其昌【答客難】

董其昌【答客難】

董其昌【答客難】

董其昌【答客難】

董其昌【答客難】

董其昌【答客難】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25-3-28 05:48 | 顯示全部樓層
【董其昌書藝三昧:平淡天真中的晉唐法度】

董其昌【臨顏真卿爭座位帖卷】堪稱晚明書學"集古出新"的典範。此卷以顏魯公雄渾筆意為骨,融米南宮"八面出鋒"之勢,更參以趙松雪精微體勢,三者化合之妙,恰如王澍【論書剩語】所云:"思翁妙在能合,神在能離。"卷中"圓勁秀逸"四字可概其要:起收處暗藏隸書波磔遺意,中段行筆則見【蘭亭】"一拓直下"之法,而字勢欹側又得【韭花帖】三昧。

細觀其墨法,非徒"濃淡相間"而已。大字用墨如董源山水之積墨法,層層滲化仍見筆蹤;小字則似倪瓚折帶皴,枯潤相生。尤可貴者,行間疏可走馬處,恰是"計白當黑"的晉人格局,與楊凝式【神仙起居法】一脈相承。

其章法之妙,實為"以奇為正"的生動詮釋。表面看似"字密行疏"的常規布局,實則通過字組節奏(如"再拜"二字連綿)、體勢錯落(楷草相間)形成空間韻律。這種"不齊之齊"的構成理念,較之趙孟頫【赤壁賦】的勻整,更得魏晉尺牘真趣。

董氏自謂"書家以險絕為奇,此竅惟魯公、楊少師得之",此卷正是對"奇正相生"古法的現代詮釋。在晚明尚奇書風中,董其昌以"絢爛之極歸於平淡"的審美自覺,為帖學傳統開闢新境,其意義不亞於趙孟頫之於元代書壇的復古革新。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