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719|回覆: 1

[書法培訓班] 顏真卿·【多寶塔碑】裏這20個字最美!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4-14 11: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此碑(多寶塔)書法腴勁,最有態度。』

——清 · 王澍

顏真卿·【多寶塔碑】

 顏真卿·【多寶塔碑】

【多寶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塔感應碑文】,是唐代的書法家顏真卿在天寶十一年(752)寫的,反映的是他早期的書法風貌,字體工整細緻,結構規範嚴密,用筆一絲不苟,因而這方碑石也是後人初學楷書最通行的範本。

【多寶塔碑】最美的20個字

1.妙 左右結構,佈局規整,納古法於新意之中。

【多寶塔碑】妙

【多寶塔碑】妙

2.蓮 有篆隸和北魏筆意,書風雄健、寬博。

【多寶塔碑】蓮

【多寶塔碑】蓮

3.華 以渾勁吐風神,芳華盡現。

【多寶塔碑】華

【多寶塔碑】華

4.佛 筆畫巨細靡遺,頗有飄然欲仙的風骨。

【多寶塔碑】佛

【多寶塔碑】佛

5.秘 點如墜石,縱橫有象。

【多寶塔碑】秘

【多寶塔碑】秘

6.也 簡單的三筆,大家風範盡顯。

【多寶塔碑】也

【多寶塔碑】也

7.多 上下結構,傾斜中得平正。

【多寶塔碑】多

【多寶塔碑】多

8.寶 於統一中見變化,寶蓋頭呈覆蓋之勢,體現顏體的包羅萬象。

【多寶塔碑】寶

【多寶塔碑】寶

9. 左右兼顧平穩,長短合度。

【多寶塔碑】經

【多寶塔碑】經

10.分四筆,筆筆斷開卻韻意相連。

【多寶塔碑】之

【多寶塔碑】之

11.踴 在用筆上,粗細有變,遊刃有餘。

【多寶塔碑】

【多寶塔碑】

12.發 各部件之間穿插避讓,重心平穩。

【多寶塔碑】

【多寶塔碑】

13. 釋 左右結構,字體端莊淳厚,如顏真卿其人,令人肅然起敬。

【多寶塔碑】釋

【多寶塔碑】釋

14. 門 左部偏小,右部稍偏大,鈎畫稜角分明,字形方正,有立體感。

【多寶塔碑】門

【多寶塔碑】門

15. 慶 半包圍結構,撇較捺輕,點捺較重,內緊外松,疏朗寬博。

【多寶塔碑】

【多寶塔碑】

16.母 獨立結構,兩點變化豐富,端嚴莊重。

【多寶塔碑】母

【多寶塔碑】母

17.無 茂密聚攏,字裏行間涌動着清雄之氣。

【多寶塔碑】無

【多寶塔碑】無

18.覺 佈局勻稱,開張合度。

【多寶塔碑】

【多寶塔碑】

19.象 規整鋪排,豪邁雄壯,手法簡明,極富感染力和震撼力。

【多寶塔碑】象

【多寶塔碑】象

20.藏 筆筆藏鋒,更接近一般流行書體。

【多寶塔碑】藏

【多寶塔碑】藏
xing5205353 發表於 2025-4-2 10:38 | 顯示全部樓層
【多寶塔碑】二十字精析:顏魯公法度與性靈之辯證

顏魯公【多寶塔碑】作為唐楷典範,其二十字之妙,實乃唐人"尚法"精神與書家個性氣質的完美融合。王澍"腴勁有態"之評,正道出此碑"法度森嚴而生氣灌注"的特質。試析其要:

一、法度與創新的辯證統一
"妙"字之左右結構,看似規整,實則左部"女"旁斜勢取險,右部"少"筆勢開張,恰如孫過庭【書譜】所言"既知平正,務追險絕"。顏公早年師法褚遂良,此字可見晉人遺韻而自出新意。"多"字上下錯落,斜畫緊簇,正是張懷瓘【書斷】"偃仰向背,陰陽相應"的生動體現。

二、篆隸古意的當代轉化
"蓮"字草字頭取篆法圓轉,"連"部捺畫含隸意波磔,恰合竇臮【述書賦】"熔鑄蟲篆,陶鈞草隸"之要義。而"佛"字單人旁瘦勁挺拔,"弗"部屈曲盤紆,暗合衛夫人【筆陣圖】"百鈞弩發"與"萬歲枯藤"之象。顏公化古法於唐楷的創造智慧,於此可見。

三、空間經營的哲學意蘊
"寶"字寶蓋如穹廬覆下,下部"貝"字寬博舒展,正合【周易】"天尊地卑"的宇宙觀。"慶"字半包圍結構外松內緊,恰似儒家"外圓內方"的處世之道。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論"大字如小字之疏朗,小字如大字之周密",此二十字無論結體大小,皆得此中三昧。

四、筆勢墨韻的人格投射
"釋"字左收右放,筆力沉雄,恰似顏氏忠烈剛正之風骨;"母"字兩點如慈目垂視,橫畫似懷抱張開,暗合【孝經】"母氏劬勞"之訓。朱長文【續書斷】贊顏書"如忠臣義士,正色立朝",觀此二十字,筆墨間凜然之氣撲面而來。

此二十字雖為碑刻,然墨跡之意躍然石上。其起收轉折處,猶見魯公運筆如"屋漏痕""錐畫沙"的書寫過程。學者臨習,當如項穆【書法雅言】所云"擬之者貴似,察之者尚精",既要把握"橫細豎粗"的典型顏法特徵,更要體會其"點畫皆有筋骨"的生命質感。

顏公晚年【祭侄稿】悲憤鬱勃,【多寶塔】則顯雍容法度。然此二十字中已隱現後來雄渾書風的基因,恰似王羲之【樂毅論】已含【蘭亭】韻致。書道演進之妙,正在這法度與性靈的相生相發之間。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