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673|回復: 1

[儒家学派公羊学] 春秋公羊学的【春秋繁露】所立『张三世』是指什么?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8-4-14 23: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三世说』是中国『春秋公羊学』的社会科学理论,简单来说就是指历史的发展阶段,是公羊学历史哲学的核心,并与『大一统』、『通三统』构成公羊传『微信大义』的三个命题。认为人类社会是沿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顺次进化的过程。

董仲舒像

董仲舒像

董仲舒像

『三世说』又称『张三世』,『张』用现代汉语表达,有延伸,演化的含义。

【春秋公羊传】说,孔子写【春秋】,『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董仲舒发挥了这一学说,认为『【春秋】分十二世以为三等,有见有闻有传闻』(【春秋繁露·楚庄王第一】)。东汉何休明确提出『三世』的概念。他认为孔子著【春秋】,是取春秋时期 242年『著治法式』,将社会治乱兴衰分为三世:衰乱──升平──太平。这『三世』只是讲社会从乱到治的变易,还没有涉及社会性质转变的问题。魏晋以后,随着学术思想的变迁,『公羊』『成为绝学』。伪满清嘉庆、道光年间,『公羊』学重新兴起,伪满清经学家刘逢禄等人着重阐发『公羊』的『张三世』等微言大义,说『春秋起衰乱,以近升平,由升平以极太平』。

春秋繁露义证

春秋繁露义证

春秋繁露义证

龚自珍将三世改为『治世』、『衰世』、『乱世』,呼吁变革。康有为明确地把『公羊』的『三世』、【礼记·礼运】的『小康』、『大同』与近代进化论思想融合在一起,系统地提出了『三世』说历史进化论。可见总的来说,『三世说』阐述的社会历史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衰乱到太平、从野蛮到文明的不断发展、不断变革、不断进步,而後又循环周复的过程。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25-3-27 03:58 | 顯示全部樓層
《春秋繁露》"张三世"义疏

"张三世"乃公羊学核心史观,肇端于《公羊传》"所见异辞"三科九旨之说,经董仲舒系统阐发,至何休《解诂》始成完整理论体系。其要义有三:

一、历史演进之三阶
董子《楚庄王篇》以"十二世三等"为纲,何休明确划分为"衰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此非单纯时间分期,实为文明演进之模型:衰乱世"内其国而外诸夏",升平世"内诸夏而外夷狄",太平世则"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解诂·隐公元年》)。

二、书法义例之体现
三世差异见诸《春秋》笔法:传闻世(隐桓庄闵僖)"恩浅义疏",故多诛绝之辞;所闻世(文宣成襄)"恩隆义重",渐见褒贬之衡;所见世(昭定哀)"恩深情切",遂有讳尊之例。此即"异辞"说之实践。

三、政治哲学之升华
清儒刘逢禄《释例》谓:"由据乱而升平,由升平而太平。"龚自珍以"治-衰-乱"重构三世,皆承董子"法天改制"之旨。其说实含三重维度:历史进程之描述、政治理想之寄托、经典诠释之方法。

要之,"张三世"非简单历史分期,实为公羊家"通三统"(存二王后)、"大一统"(王者无外)理论之时间维度,构成"春秋制义"的完整时空体系。近世学者每以进化论比附,然其本质仍是"圣王改制"的循环史观与道德理想主义之结合。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