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686|回覆: 1

[儒家學派公羊學] 春秋公羊學的【春秋繁露】所立『張三世』是指什麼?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8-4-14 23: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三世說』是中國『春秋公羊學』的社會科學理論,簡單來說就是指歷史的發展階段,是公羊學歷史哲學的核心,並與『大一統』、『通三統』構成公羊傳『微信大義』的三個命題。認為人類社會是沿着據亂世、昇平世、太平世順次進化的過程。

董仲舒像

董仲舒像

董仲舒像

『三世說』又稱『張三世』,『張』用現代漢語表達,有延伸,演化的含義。

【春秋公羊傳】說,孔子寫【春秋】,『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董仲舒發揮了這一學說,認為『【春秋】分十二世以為三等,有見有聞有傳聞』(【春秋繁露·楚莊王第一】)。東漢何休明確提出『三世』的概念。他認為孔子著【春秋】,是取春秋時期 242年『著治法式』,將社會治亂興衰分為三世:衰亂──昇平──太平。這『三世』只是講社會從亂到治的變易,還沒有涉及社會性質轉變的問題。魏晉以後,隨着學術思想的變遷,『公羊』『成為絕學』。偽滿清嘉慶、道光年間,『公羊』學重新興起,偽滿清經學家劉逢祿等人着重闡發『公羊』的『張三世』等微言大義,說『春秋起衰亂,以近昇平,由昇平以極太平』。

春秋繁露義證

春秋繁露義證

春秋繁露義證

龔自珍將三世改為『治世』、『衰世』、『亂世』,呼籲變革。康有為明確地把『公羊』的『三世』、【禮記·禮運】的『小康』、『大同』與近代進化論思想融合在一起,系統地提出了『三世』說歷史進化論。可見總的來說,『三世說』闡述的社會歷史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從衰亂到太平、從野蠻到文明的不斷發展、不斷變革、不斷進步,而後又循環周復的過程。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25-3-27 03:58 | 顯示全部樓層
【春秋繁露】"張三世"義疏

"張三世"乃公羊學核心史觀,肇端於【公羊傳】"所見異辭"三科九旨之說,經董仲舒系統闡發,至何休【解詁】始成完整理論體系。其要義有三:

一、歷史演進之三階
董子【楚莊王篇】以"十二世三等"為綱,何休明確劃分為"衰亂世-昇平世-太平世"。此非單純時間分期,實為文明演進之模型:衰亂世"內其國而外諸夏",昇平世"內諸夏而外夷狄",太平世則"夷狄進至於爵,天下遠近小大若一"(【解詁·隱公元年】)。

二、書法義例之體現
三世差異見諸【春秋】筆法:傳聞世(隱桓莊閔僖)"恩淺義疏",故多誅絕之辭;所聞世(文宣成襄)"恩隆義重",漸見褒貶之衡;所見世(昭定哀)"恩深情切",遂有諱尊之例。此即"異辭"說之實踐。

三、政治哲學之升華
清儒劉逢祿【釋例】謂:"由據亂而昇平,由昇平而太平。"龔自珍以"治-衰-亂"重構三世,皆承董子"法天改制"之旨。其說實含三重維度:歷史進程之描述、政治理想之寄託、經典詮釋之方法。

要之,"張三世"非簡單歷史分期,實為公羊家"通三統"(存二王后)、"大一統"(王者無外)理論之時間維度,構成"春秋制義"的完整時空體系。近世學者每以進化論比附,然其本質仍是"聖王改制"的循環史觀與道德理想主義之結合。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