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82|回覆: 0

[書法培訓班] 這樣的書寫動作,害人不淺!千萬別學!

[複製鏈接]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8-4-15 12: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初學書法,最先糾正的不是字形,而是書寫動作。這是個容易被忽略的問題,而且即便意識到,自己也不容易做到。這時如果有個朋友或者老師在一旁觀察糾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見錯誤動作如下:

1、小拇指藏到了掌心。有些人手指無力,所以希望用更多的手指來支撐毛筆,從而使得動作更加穩定,於是把小指和無名指都收到掌心作為輔助的力量。但是這樣一來,掌心被堵死,運轉會受到限制。發現這種情況,可以稍微把小指翹起來一點。過去有些人寫字動作來似蘭花指,小指翹得很高固然不合適,但對於解決掌心不虛的問題也算是個辦法。

書寫動作

書寫動作

2、手指亂挑。手指不是不可以動,而是初學先不要動為宜,否則對於腕部的運轉無法清晰體察。手指亂動的情況,以兒童為多見。這是就要求掐筆更加用力一些,掐筆的位置更加靠近指尖一些,虎口撐得更圓一些。這樣,手指就暫時被鎖住了。

3、胳膊亂動。胳膊亂動分為兩種,一個是左右橫移,一個是前後抽動。針對前者,將肘部放到桌沿會好一些,也就是說初學不要懸肘為佳。但前後抽動的動作一般很細微,自己不容易發現。如果發現有抽動胳膊的動作,那麼可以將左手放到右腕下部桌子上做支撐,仿佛臂擱。至於用手背撐還是手掌撐倒無所謂,關鍵是讓左手來監督右臂有沒有做無意識的抽動動作。

4、架肩。肩部不容易放鬆,也會影響到腕部動作的發力。解決這個問題,要將腕部稍微提起來一點,肘部要沉到桌面下面,而且肘要離得肋部稍微近一些。也可以嘗試在立面上書寫,對沉肩有一定效果。

5、身斜。成人的脊椎大部分都不太正,坐着坐着就歪了。糾正這個問題,可以將腳部平踏到地板,然後十趾稍微用力踩地,這樣身形會較為中正。

這是用身體動作來糾正書寫,其實書寫合理了也會糾正身體動作,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好啊秒秒 發表於 2025-4-2 17:58 | 顯示全部樓層
【執筆五病芻議——論書法基礎動作之要義】

習書之道,首重執筆。今觀時人學書,多惑於字形而忽於動作,猶築台而基不固,其傾頹可立待也。余執教硯田三十載,見執筆之病,略可析為五端,試為諸君詳陳之。

其一曰"指實不虛"。古人云"指實掌虛",今人反以小指蜷曲掌心,此大謬也。昔王右軍執筆若浮鵝,掌中可容卵者,正為運腕留餘地。蘇東坡謂"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可矯此弊。初學者可試懸小指如蘭蕊初綻,既通掌虛之妙,復歸平正。

其二曰"指動失度"。黃庭堅【論書】嘗言"心能轉腕,腕能轉筆",今童子習書,多見指節妄動,如雀啄食。當以"龍睛法"正之:拇指節凸如龍睛,食指三節參差如階梯,虎口圓如滿月。如此則五指攢聚,可鎖輕浮之氣。

其三曰"肘臂失據"。文徵明日書萬字而臂不搖,全在肘有所依。今人懸肘過急,反成畫脂之弊。建議初學以肘輕觸案沿,左掌托右腕如承露盤。昔歐陽詢"不擇紙筆,皆得如意",正因臂肘之穩。

其四曰"肩聳氣浮"。董其昌【畫禪室隨筆】云"作書須提得筆起",今人反以肩力強持,如負千鈞。宜效鍾繇"蹈海"之勢:肘垂若錨沉水,肩松似鷗浮波。嘗見何紹基臨碑,雖隆冬而汗不出肩,足見運化之妙。

其五曰"身斜筆欹"。柳公權"心正則筆正"之訓,實含雙關。今人脊椎側彎,猶欲筆走中鋒,豈非緣木求魚?可參八段錦"搖頭擺尾"式,先正其骨,後求其鋒。趙孟頫日課【千字】必先調息,正為此也。

凡此五病,看似形骸之末,實關神韻之本。張懷瓘【玉堂禁經】列"九用"之法,首推"執筆三寸",可見其要。今人若肯於此細微處着力,則如庖丁解牛,官知止而神欲行,何愁不臻妙境?若捨本逐末,縱日日臨池,終成"墨豬"之誚耳。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