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96|回復: 1

[中医理论] 这个药能取代六味地黄丸?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黄 發表於 2018-4-15 13: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六味地黄丸都打着仲景的旗号纵横四海了,附子理中丸却仍然在大众中默默无闻。什么时候附子理中丸能取代六味地黄丸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的保健药了,中国人的身体素质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人参阴中之阳,地黄阴中之阴,虽同为阴药,尚有阴阳之别。以参合术姜草之理中,与地黄合山药山萸之六味相比,一为阳中有阴,一为纯阴无阳,同以补益来论,其实际的适应面是有本质的差别的。

吃附子理中丸就像睡火炕,吃六味地黄丸就像睡凉炕。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但大多数平常人还是睡火炕舒服,体格不行没办法。

f4a271995e1102def4e4511d36afbe95.jpg

这里讨论的是一个普遍适应性问题,不是个体的特殊性问题。即使个体存在差异,农村好像也没太听说因个体差异非得睡凉炕不可的。

同理,理中与六味的大众适应性也和火炕凉炕的适应性差不多。

就像吃饭,中国人无论在家吃还是下饭店,凉菜与热菜的比例通常是热多凉少,这是现实。即使夏天人主要也是吃热菜,凉菜通常只是配菜,冬天吃凉菜的不是没有,但确实不多。

到吃药一下就翻过来了,好像只能吃凉的,不能吃热的,其实这种选择大多来自医学的误导,就像现在鼓吹的全民每天喝牛奶一样,是利益集团的操纵,并不是大众身体的真实需要。

无论四季过于寒凉的饮食对人都是有损害的,何况长期坚持吃一种偏于阴性的药物。

474817578d93b57244506dbf94b2c8e8.jpg

坚持艾灸扶阳、好身体:

1

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也是来源于张仲景的肾气丸的方子,是宋朝儿科医学家钱乙把张仲景的肾气丸中的桂枝、附子去掉,剩下六味药,专门用来治疗小儿五迟的(见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所谓五迟,主要是指因为肾阴、肾精不足,而造成的发育迟缓。

后来人们把这个方子,广泛应用于肾阴虚的治疗中,效果非常好,非常安全,可以长期服用。

试想,连小儿都可以服用的药,成年人吃,当然安全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症的话,吃起来当然安全,如果不对症,吃了还安全吗?

问题就在于此。

d0ddeb2f5acc0f779a9767845da0d3a0.jpg

前面已经讲了,肾气丸本来就是一个滋阴填精的方子,只不过其中加了一些温阳通经的药进行反佐而已。

钱乙把温阳的桂枝附子去掉了,方子用于滋阴更加无疑。

前人有言,说肾气丸是温阳的,钱乙去掉了两味温阳药,就变成了滋阴的方子了。这个说法显然是医理不精。

宋元以来几百年的历史已经证明,六味地黄丸是个非常好的方子,滋阴效果好,又适合长期服用,应该说是个好方子。

但是,这个方子现在已经到了该退场的时候了。

古代的人,阴虚阳虚都有,现代的人,近二三十年以来,阴虚的已经极少见到,都是阳虚体质。

六味地黄丸,作为一个滋阴的方子,针对的是阴虚体质。现在阴虚体质已经不见了,所以六味地黄丸早已失去了用武之地。

六味地黄丸,现在已经成为应该淘汰的药物了。可惜现在六味地黄丸买得还一直很好,很多人都在吃。

为什么?因为现在的中医还没有认识到阴虚体质已经不存在了这个基本事实,把很多有热象燥象的人,都误诊为阴虚,而开具六味地黄丸。

事实证明,大多数人服用六味地黄丸之后,都没有疗效,甚至病情更加厉害。

7b3f621d040981497bbf1ee5ec325f3f.jpg

黄精、枸杞、桑葚入肾补精:

六味地黄丸是钱乙整理出来的一个方子,但后来又出现了很多同一原理的方子,比如知柏地黄丸,用于阴虚火旺;比如杞菊地黄丸,用于肝肾阴虚而现眼睛红肿干涩;等等。

现在,地黄丸系列,大致有几十个品种,洋洋大观。这些中成药,目前都是各药店的主打商品。

当然,也不能说这些药一点作用都没有。有一个患者给我说,他前阵子上火,眼睛干涩,就到药店买了点杞菊地黄丸,吃了就好了。

其实,根据我的诊断,他眼睛干涩,实际是肝郁化热,肝火上炎所致,应该疏肝清热,方用柴胡剂,并加枸杞菊花之类即可。

但他吃杞菊地黄丸竟然收效,显然是其中的枸杞菊花起作用了。

所以,这些药物,现在虽然没有了严密对症的病情了,但对一些轻来轻去的小毛病,倒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这只是微不足道的『功劳』,比起他药不对症造成的危害来,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再次强调一下,现在早就没有阴虚体质了,地黄丸系列的药物早就没有对症的病机了。

所以,大家生病,也绝对不要再吃地黄丸系列的中成药来滋阴了。

2

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也是张仲景的方子。仲景伤寒论中,回阳救逆基本都用四逆汤系列,可见四逆汤的温阳效果是绝对的好,不容置疑的。

我们来对比一下四逆汤和附子理中丸的组成。

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

附子理中丸:附子,干姜,炙甘草,白术,人参(现在都用党参了)。

可见,附子理中丸中,是包含了四逆汤的成分的,另外还加了健脾化湿的白术和健脾补气的人参,所以,治疗效果应该比四逆汤还有广泛。

当然,四逆汤药味少力道专,且是汤剂,汤者荡也,故力大,可用于危急重症而回阳救逆。附子理中丸虽然含有四逆汤成分,但是丸药,丸者缓也,量少力衰,所以用于慢性病,温阳散寒。

但不管怎么说,附子理中丸是真正的温阳方剂。无论脾阳虚还是肾阳虚,附子理中丸都是绝佳的选择。

事实上,在温阳方面,附子理中丸的疗效,远远好于现在很多中医动辄就开的金匮肾气丸!

所以,阳虚的患者,温阳散寒,一定要吃附子理中丸,不要吃金匮肾气丸了。张景岳的流毒,该肃清了。

现在人的体质,多数都是阳虚,虽然有些人呈现虚火,但不宜清,只宜温里。

7eb25e9e3bbc98cff9ccd9b50733757c.jpg

当然,以温治虚火,剂量很重要,剂量不够,虚火更旺,加大剂量,才能收功。

我事先说了,服药后肯定会出现痘痘增加、大便更干等等热像更重的情况,不要担心不要放弃,坚持吃,火越大越加量,坚持下去就会好起来。

他们后来告诉我,跑遍海口市,都很难买到那么多附子理中丸,因为南方这个药很少买,即使有,也不肯卖那么多给他们。后来他们是托亲戚从外地邮寄过去的。

可见,温阳的方法,治疗阳虚,不管有没有虚火,都是可以的。

当然,如果配合其他方法,虚火还是可以控制,不至于增加的。但这就

比较复杂,要么用多种成药配合,要么用汤药进行加减才能做到。

可惜的是,现在的附子质量往往都不行,再加上炮制方法不对,人为造成药效差毒性强等现实。即使是国营知名大药店的附子,也难幸免。这真是现代国人的一大悲哀。

不过,即便如此,附子理中丸仍然是温阳散寒的好方子。

宇悠久久 發表於 2025-4-1 18:5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六味地黄丸与附子理中丸之辨》
(文/国学堂主)

今观此论,实涉中医补益之大要,然其间阴阳消长之理,犹待明辨。六味地黄丸与附子理中丸,一者滋阴,一者扶阳,本为互补之剂,非取代之系。今试以三端析之:

一、源流本义之辨
六味地黄丸脱胎于仲景肾气丸,钱乙去桂附而专主小儿五迟之证,此乃"损有余以就不足"的裁方智慧。其组方严谨,三补三泻,滋肾阴而兼泻虚火,确为"阴中求静"之典范。然今人谓其"纯阴无阳",实未察茯苓、泽泻之渗利,正合"阴中有阳"之机。附子理中丸则本于《伤寒论》理中汤加附子,乃太阴虚寒之正方,其"睡火炕"之喻虽妙,然"姜附燥烈"之性,岂宜妄投于舌红少津者?二者本各有所主,犹舟车之异途,强分高下,反失古贤制方本意。

二、时代体质之变
今人谓现代体质多阳虚,此论须慎察。夫空调冷饮之伤阳,与熬夜焦虑之耗阴,实并见于当世。笔者临证所见,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者十居七八,纯虚者百无一二。六味地黄丸之滥用,固属时弊;然若矫枉过正,举国皆服附子理中,则"壮火食气"之患必起。昔张景岳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阴阳互根之理,岂可偏废?至若"农村无睡凉炕"之喻,更须知北地燥寒与南国湿热,地理不同则养生异法,未可一概而论。

三、用药之道
真正的医道,不在方药之争,而在辨证之精。六味地黄丸之弊,非方之过,乃人之误。今人但见腰膝酸软便谓肾虚,不辨舌脉而妄投滋补,此犹"盲者执烛,照人不照己"。附子理中丸若推广不当,恐再生"以火济火"之祸。昔叶天士治虚损,必察"胃喜为补";徐灵胎更直言"人参杀人无过",皆警示后人:药无高下,适者为珍。

结语:六味地黄丸无需退场,附子理中丸亦不必取而代之。医道之要,在明阴阳消长之机,审个体虚实之异。若欲国民体质提升,当教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而非执一药以应万病。譬如饮食,热菜固多,然凉拌苦瓜解暑、姜枣茶暖中,各得其宜,方为养生正道。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