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96|回覆: 2

[家庭教育方法] 不管你貧窮還是富貴,一定要培養孩子這6種能力

[複製連結]
學霸 發表於 2018-4-19 10: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社會上並不缺少有才華的『窮人』,可大多數人卻能力有限,如果想要孩子將來在社會上立足,那麼不管貧窮還是富貴,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這六種能力!

  01

  沒有眼力,不辨高低

  眼力不等同於眼界,它是一個人閱歷深淺的直觀體現。

  人所獲取的80%信息來自於眼睛,眼力好,觀察力強會使孩子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上占據很大的優勢。因爲人的眼力與注意力、記憶力、分析力、鑑別能力有關聯。

  孩子看得多,就會想得多、記得多;孩子看得深,會想得深、記得深。所以,訓練孩子眼力的過程,也是提升孩子智慧的過程。

445a8cb4d165b4bba513b9d09b4e2174.jpg

  02

  語言表達能力

  好好說話,是用愛的語言表達,而真正地學會說話,就是學會掌握一種直達人心的力量,最能體現人的情商和修養。

  你會不會說話,你修養是怎樣的,這個是裝不出來的,即使可以矇混過關一兩次,也總有一天會露出馬腳。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很大程度上是表達不清造成的。和孩子聊天,父母表示孩子支支吾吾說了很久,沒聽明白他在說什麼,也沒辦法繼續聊天,結局是不理解對方在表達什麼,矛盾激化後發生爭吵。

  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父母需要注意:

  父母要教孩子儘可能把信息完整地表達出來,讓別人明白意思。

  自我介紹和回答問題是最好的訓練方法。與孩子說話時父母最好不要用方言,否則他們的普通話會變得不倫不類。不用『懶』、『笨』、『冷漠』這樣的字眼來形容別人,儘量做到『用事實說話,不帶任何評價』。

620018ccf7113eb3a9c0408b63b3357d.jpg

  03

  學會應變,不做死腦筋

  只有隨時調整自己,才能使自己始終處於主動地位。

  應變能力是考驗孩子在遇到陌生環境或是事情的時候,是否還能夠從容地應對。

  那麼,家長要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應變能力呢?

  生活中多給孩子設置從小到大的困境,比如一些野營訓練、空間逃生遊戲。孩子在參加有挑戰性的活動中,會通過思考、動手實踐來解決眼前困境。

  必要時,家長也要在身邊正確地引導和提示。如看到火災的場面,爸爸要教孩子一些正確的應變對策,引導孩子思考的同時教會他們自救的技能,你會發現孩子在觀察模仿,解決問題中逐漸增強自身能力。

294ce89f6ed1f3da1c3bf963b7d9f05c.jpg

  04

  抗壓能力

  抗壓能力並不意味著承受心理壓力。

  很多父母認爲越是學習不好的孩子,就越應該給他壓力。極少父母知道持續過大的壓力對孩子是一種沉重的精神負擔。

  因爲,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有很強大的抗壓能力的。承受壓力往往非常痛苦,過大壓力會引起煩惱、焦慮、憤怒、悲傷、嫉妒、冷漠、暴躁等不良心理,甚至失眠、頭痛、噁心、抑鬱。

  所以,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不如教會他們如何紓解壓力。

  告訴孩子:當他感覺焦慮的時候,一定要釋放內心的壓力,找個僻靜的地方,對遠方吶喊。

  運動鍛鍊是最好的解壓方式,如網球、羽毛球、足球、籃球等球類運動最適合卸下內心的憤怒。

3ea4f3b7c03af0b20d7aaf42886a083c.jpg

  05

  適應能力,遵循自然

  有的孩子怕生,無法很快融入新環境。

  簡言之,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培養的是各方面的綜合素質。當孩子具備了生活自理能力、心理調適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溝通合作能力、自制能力等,適應能力自然就很強了。

b256ad09960af0c8f4ef379c9be6f8e7.jpg

  06

  自我管理,管人先管己

  一個有良好自我形象的孩子常常感覺自己是受到歡迎的,因爲他們充滿自信,能積極大膽地做事。自我形象差的孩子常常感覺自己不令人滿意、自卑膽怯、怕做錯事。

  自我形象一旦形成,不易改變。其最直觀的反饋是在別人眼裡的形象好壞。

  要注意孩子服飾打扮,服飾是一個人精神面貌的體現。

  首先,讓孩子學習審美。父母應該從小注重孩子的美學教育,教孩子色彩搭配,比如裝飾物、款式、色澤、面料,根據自己的喜好挑選服裝。

  其次,穿衣要得體,應以自然、樸素、大方、美觀爲原則,不要過分追求奇裝異服。最後,培養孩子的道德情感。看好書,關心別人,都是培養孩子氣質很好的途徑。

  成功的家庭教育往往能培養孩子更優秀的素質,相比普通的家庭教育,成功家庭教育培養出來的優秀孩子都具備這六大能力!

沙舟 發表於 2025-3-28 22: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童蒙養正六藝之道】

蒙學之要,首在養正。今觀世之教子者,或溺愛失度,或苛責過甚,皆未得中道。余以爲童子六藝之教,當以"明眸""達辭"爲先。

一曰練目。昔人云"目擊道存",非獨謂見物,實乃觀理。【周易】有"觀卦",王弼注曰"觀我生,觀其生",童子目明則心慧。可效法文彥博灌水浮球之智,導其察物於微。譬如觀蟻遷而知雨至,此非記問之學,實乃格物之功。

二曰修辭。【禮記】云"安定辭",言有物而行有恆也。今之童子多訥於言而敏於屏,豈非捨本逐末?當教以"三緘"之道:一緘浮誇,二緘惡語,三緘妄言。昔張良納履而得【太公兵法】,正見言辭樞機之要。家長宜效法孟母"刀斷機杼"之教,以事明理,不以空言。

至若其餘四藝,容後續論。要之,養正之道,當如園丁育苗,既不可揠苗助長,亦不可任其蔓生。昔陸九淵教人"發明本心",朱熹主"格物致知",二程重"主敬存誠",皆可爲法。今人教子,貴在得中,過猶不及,此之謂也。
曹音步 發表於 2025-4-8 11:2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童蒙養正六藝之道】

(一)眼力之教,實爲觀物之智
【周易】有云:"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童子眼力之訓,非止於視物明察,實乃格物致知之始。昔張衡造渾天儀,先有"仰觀天象"之功;沈括著【夢溪筆談】,皆自"格物"中來。今人當教童子三觀之法:一觀形貌,二察紋理,三究機理。如觀落葉而知秋,察蟻穴而預雨,此古人所謂"一葉知秋"的觀物智慧。曾國藩家訓云:"讀書須先認其貌,後記其神",正此之謂。

(二)言語之道,關乎心術之正
【禮記】載:"言必先信,行必中正。"言語表達實爲心術之鏡。孔子教學首重"言語"科,非爲巧言令色,乃求"辭達而已矣"。今訓童子言語,當遵四要:一要言之有物,如【論語】"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二要聲氣平和,效法程門立雪之誠;三要邏輯井然,若孟子辯才之序;四要心存敬畏,記取"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之戒。王陽明教童子"歌詩習禮",正是養其心而正其言。

(三)應變之才,本於通權達變
【易經】"窮則變,變則通"之理,實爲處世樞機。昔諸葛亮"草船借箭",乃通變之典範。訓童子應變,當如朱熹所言"循序漸進":先識常理,後曉變通。可設九連環以啟智,演孔明鎖以開慧。司馬光破缸救人,非莽撞之舉,實權衡輕重後的當機立斷。家長當記【菜根譚】"處世讓一步爲高"之訓,教童子知進退存亡之道。

(四)抗壓之能,根在養氣守中
孟子"養浩然之氣",實爲抗壓之本。童子抗壓訓練,非加壓而貴疏導。當如蘇軾"猝然臨之而不驚"的修養,其要在三:一者"知止",【大學】云"知止而後有定";二者"守中",效法顏回"不遷怒"之德;三者"明理",記取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訓。王夫之言"習勤可以銷妄念",正道出勞動養心的真諦。

(五)[補遺二藝以成六德]
另需增補"持恆之毅"與"審勢之明"二藝。持恆當效愚公移山之志,審勢須具管仲治國之智。如此六藝兼備,方合【周禮】"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的古訓。

結語:
童蒙養正,非爲功利計,實乃樹人根本。張載【正蒙】云:"養其蒙使正者,聖人之功也。"家長當以"隨風潛入夜"的潤物之功,行"養正於蒙"的聖賢之教。切記【顏氏家訓】"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的教誨,使童子六藝漸染,終成明德至善之才。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