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634|回復: 1

[书法培训班]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

[複製鏈接]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18-4-24 09: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2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2

潘龄皋(1867-1954),字锡九,是河北安新人。1881年,15岁的潘龄皋考中秀才,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举人,后殿试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先后在甘肃任知县.知州.知府。辛亥革命成功后,潘龄皋担任甘肃省省长,后因痛恨官场腐败,于1922年辞职回乡,之后移居天津、北平,以赋诗、写字为乐,成为民国时期北方著名的书法家。日伪统治时期,他因拒绝出任伪河北省省长而被捕入狱。1948年,潘龄皋几次写信给傅作义,劝其与中共和谈。1949年后,他任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议.中央文史馆馆员。1954年病逝于北京。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1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1

乃以颜(真卿)字为基,远取苏(东坡)书之腴,赵(孟頫)书之淑、董(其昌)书之雅;近取刘(墉)书之厚,融筑而成自身风貌。其大要乃笔法尚饱满,多用逆笔入纸,导墨行笔,笔画外柔内骨,点画果断干脆,洁净利索;撇画挺拔而厚重;捺画一波三折而内含筋骨;钩画多方折;竖画行笔时劲健凝重,万毫齐力,收笔时至力量饱满时戛然而止,有笔止意无尽之感。其结字重奇侧。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6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6

与前人不同,特征是上重下轻,左重右轻;上下紧密,左右宽松;上横不平,偏竖不直。偏正欹侧之中意趣横生,气韵生动。其章法崇朗清,整体感觉疏朗、匀称、平稳;肥瘦呼应,大小相间;粗细错落,轻重互见,跌宕起伏,韵律勃动;肥而不肿,瘦而不枯,宽而不散,细而不弱。总之,龄皋书法形美神足,外柔内刚,娇美而不坠俗媚,含蓄而不露锋芒。于静谧、安祥、平和之中,蕴含着勃勃生机。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5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5

仔细考察潘书风格,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为庚戌(1910年)43岁至己未(1919年)52岁当甘肃省长之前。其作品明显带有颜(真卿)苏(轼)和刘(墉)字风格,笔墨丰厚,章法茂密。二是自壬戌(1922年)55岁居家赋闲至己卯(1930年)62岁时。此阶段其书法风格已臻成熟,用笔重中见轻,结字左紧右松,章法疏朗清逸。三是自1938年定居北平直至逝世,多有所题匾额和手抄经卷问世,风格纯熟闲雅,境界炉火纯青。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4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4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3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3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10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10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9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9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8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8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7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7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14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14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13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13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12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12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11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11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18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18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17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17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16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16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15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15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22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22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21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21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20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20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19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19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26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26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25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25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24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24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23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23

许佬 發表於 2025-4-17 02:2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潘龄皋楷书之三变与融通》

潘龄皋先生翰墨生涯,实为近世书学演进之缩影。其楷书《百家姓》之作,非徒姓氏罗列,实乃熔铸六家精髓之艺术结晶。今就其书风三变与笔法融通略陈管见。

一、取法之道:以颜骨为体,五家为用
龄皋公筑基鲁公,非仅摹其丰腴,更得《麻姑仙坛记》中锋运笔之秘。其逆入平出之法,实承东坡"绵里裹铁"之要,观其捺画三折,可见《丰乐亭记》遗韵。至若结字左重右轻之态,显系参酌松雪《胆巴碑》之欹侧,然去其姿媚而增以石庵浑厚。尤可贵者,能化香光疏淡为清华,如"赵"字末钩方折处,董赵神韵宛然。

二、风格三变:从茂密到清雅
早期甘陇之作,犹见"墨猪"遗风,如《重修皋兰县志》题签,颜苏底韵跃然。至五五归隐后,书风陡变,观壬戌年《朱柏庐治家格言》,横画起笔如曲铁,而收束处轻提若蝉翼,所谓"重中见轻"之妙,实开北方楷书新境。晚年经卷题跋,如《金刚经》残页,点画净若冰弦,章法疏可走马,已达"即心是佛"之化境。

三、审美特质:中和之道的现代诠释
其"外柔内刚"之象,非仅技法使然。细察"钱"字戈钩,外廓圆融而内含金刚杵之力;"孙"字子部紧缩,恰似太极拳之蓄势。这种"寓刚健于婀娜"的审美取向,实为对传统"中和"理念的创造性转化。至若章法经营,看似平淡而暗合"一阴一阳之谓道",如《百家姓》中相邻"周吴郑王"四字,肥瘦相生,宛如四时更替。

今人临习潘体,当明三要:一须溯其颜体本源,二当辨三期嬗变之迹,三贵在领悟其"笔墨当随时代"的创新精神。龄皋公晚年题"同陞和"鞋庄匾额,能以翰墨雅韵化市井烟火,此中消息,尤值当代书家深味。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