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00|回復: 2

[文化觀點] 浪漫主義

[複製鏈接]
国学萌 發表於 2018-4-25 20: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李白

李白


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說過『浪漫主義既不是隨興的取材、也不是強調完全的精確,而是位於兩者的中間點,隨著感覺而走。』對的,浪漫主義隨著自己的感覺、自己的認知、自己的領悟而出現。它是那麼的自由、那麼的美麗、和吸引人。就是因為它的自由它的不固定性所以才能讓它難以的去判斷去界定他的定義!許多知識份子和歷史學家將浪漫主義視為是對於啟蒙運動的反彈,是一種對啟蒙時代的反思。啟蒙時代的思想家強調演繹推理的絕對性,而浪漫主義則強調直覺、想像力、和感覺,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評為『非理性主義』的程度。

這些所謂的各種定義其實我們可以不去糾結,因為浪漫主義並不需要人為的去強行定義。需要的是被定義為浪漫主義色彩的文學作品一定不會差。比如中國的屈原,李白,吳承恩都是浪漫主義詩人,他們無不思想豐富,文采出眾,看待事物也有獨特的看法。可他們也是各不相同。這也是浪漫主義的特性啊,自由而豐富。李白,其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一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真的有三人嗎?這只是作者己的想像。邀的是明月,看的是影子,品的是孤獨。『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丈』表達了他的雄心壯志。時而落寞,時而奮起,無不表達了他內心,在詩的世界裏李白是自由的,是浪漫的。這就是典型的浪漫主義啊!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8-4-26 08:0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来浪漫可以分析得这么有哲理
周老道 發表於 2025-4-1 02:0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浪漫主义之精神内核与艺术表现》

浪漫主义之真谛,诚如波德莱尔所言,实乃"心之所向"的艺术自觉。此非技法之论,实为创作主体精神自由之彰显。观中西浪漫主义传统,其要义有三:

一曰"主情"。屈原"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的自我剖白,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的物我交融,皆突破古典理性藩篱,以个体情感为艺术本源。这种情感表达绝非无序宣泄,而是经过审美淬炼的"诗性真实"。

二曰"尚奇"。吴承恩笔下"金猴奋起千钧棒"的瑰丽想象,与雨果《巴黎圣母院》的奇崛叙事,同属对平庸现实的审美超越。浪漫主义者往往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在艺术中重构世界秩序。

三曰"求变"。李白诗风既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放,亦有"床前明月光"的澄明,这种艺术表现的多元性,恰印证浪漫主义反对教条的本质。正如龚自珍所言"不拘一格降人才",真正的浪漫精神永远拒绝被单一范式束缚。

今人论浪漫主义,当超越"理性/非理性"的二元对立。观李白"永结无情游"之句,表面是月下独酌的疏狂,内里却暗含对生命有限性的哲学观照。浪漫主义的深刻性,正在于这种"感性表象下的理性沉思"。艺术创作若能把握此中三昧,自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